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雅忱 《经济地理》2020,40(2):227-232
在梳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分别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路径和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①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118和258项,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常德市、吉首市和邵阳市等。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传承和保护困难,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和非遗开发主体矛盾等发展问题。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非遗旅游发展布局,活化非遗项目,丰富旅游开发模式和打造非遗品牌项目等保护和开发路径;开展非遗主体旅游规划,挖掘非遗潜在价值,分类开发有序推进和注重产权保护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认知和开发,尤其是对于其旅游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目前旅游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梳理,然后探讨了其资源价值与旅游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和资源生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合理利用其价值已形成一股热潮.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一方面,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害或破坏.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其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又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旅游开发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台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和保护上还不够深入有效。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台州应积极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求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的价值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是目前非遗保护行之有效的途径,街津口赫哲族乡在这方面有着较成熟的开发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但其因明显的行政法律保护模式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性的忽视而备受诟病。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寻求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王雪  杨存栋 《经济论坛》2011,(12):144-146
在文化旅游的热潮下,非物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高、类型丰富、分布广,目前适合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有五种,本文具体分析了文学类、艺术类、技艺类、民生类、体育游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以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提出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雪 《经济论坛》2010,(11):124-126
世界范围内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危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势所趋,旅游开发也成为保护的一种途径。内蒙古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价值大,可以进行旅游开发。本文在系统考察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