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创作的更高境界--兼谈建筑作品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性 这是建筑创作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因此,任何牺牲适用性而采用的设计手法均是不可取的或是得不偿失的。当前,在建筑创作中,为夺标而标新立异,不惜舍弃部分建筑功能单纯追求造型、外观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完全错误的或设计不成熟的表现。因此,一个成熟的建筑师,一个杰出的建筑创作,必须完满地解决建筑适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峰 《南方建筑》2005,35(3):68-70
西扎的建筑作品和精神对于中国的建筑师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他近年的两个代表作品,探讨他的设计思想与建筑手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先分析了高技派建筑作品的的特点,然后指出高技建筑向生态高技方向发展的趋势,通过福斯特、罗杰斯、皮亚诺、格雷姆肖和赫尔佐格等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师的设计作品的分析,从建筑的气候观、适宜技术、形式三个方面总结了生态高技建筑的主要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生态高技建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吴耀东 《华中建筑》1994,12(3):66-66
日本建筑界的新动向吴耀东说新动向,是从现时点来说,但并不是说所有薪的东西都是好的。日本建筑界的新动向,就先从自己身边的事谈起。新动向之一是日本建筑师向中国的运动,这同时也是中国建筑界的新动向。80年代,日本的大成建设、熊谷组、日本设计、黑川纪章等便在...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上大学,以做建筑师为目的,看看自己是否具备做建筑师所需的本领。那么,我们最先教他们的应该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说明:站在他们面前的人,不会询问自己已知答案的问题。做建筑就要向自己发问、在老师的帮助下寻找答案、去其糟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而再,再而三。一个好设计的力量源于我们自身,本于我们以理性和感情洞察世界的能力。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既是感观性的 (sensuous),又是敏锐的。在还没听过建筑这个词之前,我们就已经感受过它了。理解建筑的根本在于我们的建筑体验:我们自己的房间、我们的家、我们的街道…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多元化的日本建筑界,活跃着一批新生代建筑师,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设计来表达对如何应用现代技术文明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选样一个课题的关注。本文作者所介绍的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者在文中简要介绍了隈研吾“消解”建筑观产生、发展的演变历程,并通过列举主要设计作品,对其设计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与评价。现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大师设计小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阿尔托和J.斯特林在不同年代为威尼斯双年展设计过作品,本文简要伸缩两位大师为1991年威尼斯双年展书亭和1956年威尼斯双年展设计的芬兰馆所作的设计,旨在展现大师科在斗室大的建筑中所表现的追求完善,精益求精、反复推敲的获业精神,这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初学者。  相似文献   

8.
王寅 《中州建设》2003,(4):40-40
“2002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都市营造”,原本应该成为双年展主体的中国建筑师的参展作品,却恰恰是其中最弱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0,(4):185-200
彭礼孝:《城市·环境·设计》杂志关注中国建筑师和中国建筑的发展,一直以来想做一个主题叫本土设计。我们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挑了两个著名的建筑师——北京的崔恺和深圳的孟建民,对本土设计做一个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自述 各个国家的建筑师在各自不同的环境里总会思考一些特别的问题。如今,我们生活在拥有世界最大建设量的中国,却没能看见可与之相匹配的原创建筑作品登上世界舞台,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界一直在呼吁:建筑要回归传统。而实际上,大家都在回归符号,一批批仿古建筑似乎成了回归代表。而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与现代的使用要求是有冲突的,比如高层或小高层建筑做成江南  相似文献   

12.
浅谈建筑地域性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曦 《华中建筑》2011,29(1):15-17
几千年来,文明都是以地域的形式产生和发展的,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地域性也无疑是其先天的属性.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经历了原始建筑--风土建筑--风雅建筑的演变,被逐渐地去地域化和普世化.然而在风雅建筑时期,一些建筑师从超越原始先民的更深层和更多元化的出发点去关注建筑的地域性,形成了各自迥异的作品,揭开了建筑...  相似文献   

13.
李颖 《百年建筑》2005,(8):34-35
中华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本来具有独特的东方血统,但目前在存量、增量都如此巨大的城市建筑物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座具有现代东方风格的建筑物,它们多半还是由国外大师设计的。如何拾回我们遗失的传统建筑文化并发扬光大,由中华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举办的“情感建筑与文化回归研讨会”于2005年7月15日下午在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别墅召开。会上邀请了一些知名建筑师、房地产开发商和专业媒体,共同探讨中国住宅建设中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情感建筑的发展、住宅产业发展与文化回归、生态建筑等问题,借以引起行业及社会对建筑文化回归的重视和对中国现代民族建筑风格的思考,并进行合理的兼容。  相似文献   

14.
杨茜 《绿色建筑》2012,(5):59-60
伴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现代木结构建筑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并且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实际建筑中。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木结构建筑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这主要是由木结构建筑自身具有的诸多优点所决定的。在国内进行木结构建筑推广,不但能满足人们日渐提升的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非常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刘兴  张振宇 《华中建筑》2010,28(9):12-14
拓扑学给当今建筑界带来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建筑设计体系的冲击。该文从拓扑学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拓扑学的性质及其核心问题同胚变换,阐明了拓扑形变对建筑形态设计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说明这种变换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璟璟 《华中建筑》2009,27(5):234-235
该文阐述了Autocad Revit Architecture软件的应用特点以及它所提供的虚拟化的建构实践。将该软件应用在建筑学教学中,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建构化的设计视野,从而弥补当前建筑学教学中存在的建筑建构教学欠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钢 《华中建筑》2001,19(2):12-13
文章较深刻地剖析了文化与建筑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现代与建筑特色的创必须从层次的文化背景去探索,并总结了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的三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新虹桥花园|浦东世纪大道绿地中的小溪流|延中绿地| 绿地中的木道地址:上海市新乐路45号电话:021-54041435 邮编:200031E-mail: ylsjy@shlandscape.comhppt://www.shlandscape.com当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来临时,APEC成员国首脑会聚上海,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如此美丽的新上海:壮阔的世纪大道、缤纷的延中绿地,完全可以与典雅精致的香榭丽大街媲美;黄浦江畔静谧的滨江公园、苏州河畔那迷人的林荫;与塞纳河畔悠闲浪漫的情调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科技馆内,那神秘的热带雨林,则是把一个浩瀚…  相似文献   

20.
市场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商业建筑,除去商业建筑的一般特点之外,市场建筑有其自身规律.以下通过一些工程实例,对谈类建筑的平面布置方式,消防设计难点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