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功效疏肝理气解郁,为治疗肝气郁滞证的经典方剂。《谦斋医学讲稿》认为:“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川l芎理气活血,为臣药;陈皮、枳壳行气导滞,芍药养血柔肝止痛,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等肝气郁滞之证。近年来,笔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多种胃脘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论治准绳》,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芍药、枳壳、炙甘草组成,功用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结证。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醒后不易入睡,重者彻夜不眠,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笔者导师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不寐,效果良好。1验案一女,78岁,2014年3月6日因失眠20余年就诊。患者20余年  相似文献   

3.
柴胡疏肝散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联玲 《山西中医》2004,20(1):40-40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在《伤寒论》四逆散的基础上去枳实,加陈皮、川芎、枳壳、香附而成。笔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由肝郁气滞引起的多种病证,疗效颇佳,确有异病同治之功,兹介绍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由醋炒陈皮、柴胡、川芎、麸炒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组成,临床主要用于肝气郁滞证。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擅条达肝气而散郁结,为君药;香附微苦辛平,入肝经,长于疏肝理气,并能行气止痛,川芎味辛气温,人肝胆经,功擅行气活血、开郁止痛,二药助柴胡疏肝理气、行气止痛,为臣药;陈皮理气和胃,枳壳行气止痛、疏肝理脾,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疏肝散证治体会长治市中医研究所(046000)柴根旺,王春芝,杭庆平,王俊明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由四逆散加川芎、香附,枳实易枳壳而成。临床治疗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或脘腹疼痛,泄痢下重等病。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疗效显...  相似文献   

6.
柴胡疏肝散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芳 《国医论坛》2004,19(2):15-16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金书》,由四逆散衍化而来,药物有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陈皮、甘草等。该方最早主要用于治疗胸胁疼痛、寒热往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柴胡疏肝散早已不拘泥于原来的治疗范围,许多医家从临床中总结经验,将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如胃炎、胆囊  相似文献   

7.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在《伤寒论》四逆散的基础上加陈皮、川芎、香附而成,为疏肝理气,和血止痛之良方,主治肝气郁结证。现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笔者临证运用该方加减常收异病同治之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杜凯 《国医论坛》2001,16(5):55-56
1 辨证论治1 .1 辨证分型治疗由于反流性食管炎 ( RE)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复杂、各地地域与气候相差较大、饮食起居各异、临床收集的病例数以及分型依据不同、证型规范化标准缺乏等原因 ,各家报道对 RE的辨证分型存在较大差异。据笔者对 5年来近 30篇相关论文统计显示 ,主要以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虚胃热、肝郁化热四型为多。刘同亭等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老年人RE分 4型 ,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香附、枳壳、砂仁、沉香、芍药、陈皮、川芎、甘草 ) ;肝胃郁热型治以疏肝清胃、化郁泄热 ,方用化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陈皮、白芍、枳壳、香附、川芎、甘草、郁金等)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95.24%.结论 柴胡疏肝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作陈·散阵》,为调肝理脾之名方。原方由柴胡、陈皮、香附、川芎、枳壳、芍药、甘草组成,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  相似文献   

11.
吕妍 《天津中医药》2020,37(9):1053-1056
柴胡疏肝散为《伤寒论》四逆散之变方,出自《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方。全方由柴胡、陈皮、川芎、枳壳、芍药、香附、甘草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其方原治"外邪未解而兼气逆胁痛者",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肝胆、脾胃、抑郁症等疾病。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切口疝、皮肤黑变病、甲状腺结节、滤泡性结膜炎等杂病,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郁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我院收治的属肝郁证的绝经前后诸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口服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结果:在病位上,绝经前后诸证肝郁证患者证素分布以肝、胞宫、心神、肾为主;实证分布以气滞、痰、湿、热、阳亢、血瘀为主;虚证分布以阴虚、血虚、气虚为主。治疗组患者证素积分改善情况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郁证患者中,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郁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方法:47例服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川芎、枳壳、香附、陈皮、厚朴、白芍、半夏、三棱、莪术、瓜蒌皮、甘草)。结果:总有效率93.62%。结论: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维强  杨海泉 《新中医》2003,35(8):37-3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柴胡疏肝散加味(处方:柴胡、香附、枳壳、川芎、白芍、甘草、陈皮、合欢花)治疗。结果:治愈19例,显效29例,有效l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8%。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柴胡疏肝散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举隅江都市中医院(225200)谈文峰,丁倩关键词心系疾病,柴胡疏肝散,中医药治疗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陈皮、香附、枳壳、川芎、芍药、甘草组成。原治肝气郁结、气郁血滞所致胸胁疼痛,寒热往来诸症。笔者发现其疏肝解...  相似文献   

16.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在《伤寒论》四逆散基础上加陈皮,香附、川芎而成。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淤止痛。主治:肝气郁结淤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疾病,笔者用此方治疗痛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香附、川芎、白芍、枳壳、陈皮组成,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等症。笔者多年来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不寐、郁证、心悸等疾病,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柴胡疏肝汤即《景岳全书》所载“柴胡疏肝散”改煮散为汤剂。原方由柴胡、白芍、枳壳、陈皮、川芎、香附、炙甘草7味药组成,主治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等。多年来,笔者用柴胡疏肝汤加味治疗痛胀病证获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柴胡疏肝散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兰玉 《新中医》2004,36(8):70-71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香附、川芎、白芍、枳壳、陈皮组成,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等症。笔者用柴胡疏肝散易为汤剂,用于其他病症的治疗,每获佳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滞证。梅建强教授为河北省名中医,从医三十余载,精研典籍,临床思路开阔,秉承"随证化裁"的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