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止移动后经导管行肠内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在腹胀缓解后予口服supportan治疗。结果18例患者鼻肠减压管均顺利插入预定位置,在术后2d至1周内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经导管肠内造影,18例患者均有阳性征象;15例患者口服supportan2周后营养情况改善。结论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估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8月221例入院诊断为单纯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n=111)、鼻胃管(n= 110)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示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治愈率、有效率及中转手术率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置管成功。与鼻胃管相比,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腹胀腹痛等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增加。可提高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并降低中转手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引导下经鼻插入鼻 肠梗阻导管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X线引导下应用传统法(76例)或导丝导管交换法(135例)经鼻插入鼻 肠梗阻导管引流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患者211例(KPS 20 ~ 60分,中位40分),统计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率、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与疗效关系。鼻 肠梗阻导管采用库利艾特公司生产的四腔双球囊导管,管径为16 F/18 F。结果   总技术成功率100%,传统法和导丝导管交换法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85.5%(65/76)和100%(135/13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高位小肠、低位小肠和结直肠梗阻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8%(46/48),92.9%(117/126)和83.8%(31/37)。随访4 ~ 245 d(平均138 d),总临床治愈率27.5%(58/211),肿瘤性与粘连性梗阻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2.7%(42/194)和94.1%(16/1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小肠和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2.7%(20/157)和59.5%(22/3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咽部不适或疼痛99.1%(199/211)、导管阻塞23.2%(49/211)、导管脱落1.9%(4/211)、 导管断裂0.1%(2/211)、肠出血0.1%(2/211)、肠穿孔0.1%(1/211),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7%,涉及咽部剧痛、肠出血、肠穿孔、导管断裂;无与死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X引导下经鼻 肠梗阻导管插入引流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以及结肠直肠恶性狭窄支架置入前的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减压深拔技术在常减压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绣程 《中外能源》2009,14(8):75-79
为解决减压渣油后路问题,九江分公司实行减压深拔技术。减压装置拔出率主要受减压塔进料段的油气分压与温度、减压塔内的结焦、进料段雾沫夹带量的影响。减压炉炉管采用逐级扩径的设计.采取转油线本身也吸收部分热胀量的方案,使用1.0MPa蒸汽抽空器,减压塔采用槽式液体分布器及规整填料技术,减四线油南泵抽出后送入减压炉入口循环.操作时,保持塔顶高真空度,提高闪蒸段温度,减压炉炉管适当注汽,减压塔底渣油温度控制在359—362℃.洗涤油流量控制在55~60t/h。实行减压深拨后,装置能耗无大幅变化.产生经济效益达1111.78万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导丝成襻技术在动脉小角度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微导丝成U襻,同时回拉导管及导丝,当微导丝头进入目标血管,继续同时缓慢回拉微导丝及微导管,使微导丝进入足够长度,随后将微导管缓慢送入目标血管。结果应用该项技术21例,成功18例,并顺利完成了插管,成功率达到86%,无并发症。结论常规方法超选小角度动脉插管失败后,使用微导丝成襻技术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经鼻及经肛肠梗阻导管在胃肠癌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胃肠癌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联合应用经鼻及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 10例患者均通过联合经鼻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良好。护理过程中,送管顺利,导管引流通畅,无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可以联合采用经鼻及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过程中实施细微的导管动态跟踪护理及通畅的引流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术(SWIM)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53例,根据治疗方案最终选择,分为观察组(n=32,给予SWIM术)和对照组(n=21,给予单纯支架机械取栓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标准评价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1 周神经功能情况,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术后90 d预后。 结果 观察组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为(70.12±24.16)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5.57±30.41) min(P<0.05);术后1周 NIHSS评分为(3.30±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76±0.97)分(P<0.05);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3.8%(30/32)、81.3%(26/32),明显高于对照组66.7%(14/21)、47.6%(10/2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 F Navien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良好,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调频电机在常减压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变频调速器控制电机和机泵的转速 ,从而实现用转速调节法调节液态介质的流量 ,达到降低电能消耗 ,减少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小扰动理论及其在电厂热经济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晶  张春发  田红景 《节能技术》2006,24(3):250-252
热力系统分析理论是热力系统性能监测和热经济性诊断的有效工具。依状态空间法将小扰动理论引入热力系统分析中,借助于矩阵性能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耗差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汽轮机在线监测数据,其计算精度高,适于工程实际应用,对机组性能监测和运行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在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对54例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治疗并进行随访。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是采用球囊接力的方式通过肠梗阻的阻塞段和采用反复回拉肠梗阻导管的方式疏通粘连的肠道。术后第1,3,6个月及之后每半年进行随访并收集相关的临床和影像数据。结果 54例患者肠梗阻导管均成功放置,放置深度为越过屈氏韧带20 cm以上。54例中47例肠梗阻导管成功通过阻塞段进入结肠内,梗阻段通过率为87.0%。拔管后50例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4例患者由于小肠重度梗阻,导管无法缓解肠梗阻症状,遂行外科肠粘连松解术。影像随访3~38个月,造影复查显示48例对比剂进过小肠通畅,未见明显肠梗阻现象。临床随访6~45个月,2例肿瘤术后患者再发现肠梗阻表现。54例中6例患者在术后8~1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所致的全身衰竭;48例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 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是一种简单和有效的治疗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介入动脉栓塞后对小肠肌电活动的影响,为小肠病变栓塞治疗后监测肠管存活和指导临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只正常家兔,分别经小肠动脉注射PVA(350~550μm)2、6mg和生理盐水2 ml,分为2 mg组(10只),6 mg组(5只)和对照组(5只).利用微导管动脉栓塞技术,以基本电节律为观察指标,研究各组动脉栓塞后24 h小肠肌电活动的改变.结果2 mg组小肠动脉PVA栓塞前后慢波频率和波幅分别为(17.83±0.55)次/min、(0.1641±0.0043)mV和(11.59±0.23)次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研究阐述非手术无创性X线下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新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93例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9例实施X线下松解小肠粘连,还纳肠袢间疝等方法,对照组44例实施住院保守治疗,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病程、X线表现等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组49例,治愈40例,治愈率81.6%,平均住院0.3 d,治疗平均用时3.3 h;对照组44例,治愈37例,治愈率84.1%,平均住院时间7.636 d,治疗平均用时183.26 h;结论 X线下小肠粘连松解术、肠袢间疝还纳术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的效果优于住院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eparate支架置入术在姑息性治疗不能手术的胃肠道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34例患者采用经口置入Separate支架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胃十二指肠梗阻.梗阻的原因分别是胃癌11例、胰腺癌12例、转移性肿瘤3例、胆道肿瘤6例和十二指肠癌2例.透视下分别将Separate支架的外层带膜支架和内层裸支架同轴重叠释放在狭窄病变处.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7%,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3例患者胃肠道梗阻症状缓解或消失,在Separate支架置入后,患者进食能力评分平均从3.8提高到1.2.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  相似文献   

15.
张玉锋 《工业加热》2015,(2):130-133
【摘要】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大网膜转移癌所致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恶性肠梗阻提供参考。方法 115例因大网膜转移癌患者存在腹痛、腹胀、无排气排便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腹部增强CT明确腹膜转移结节、腹部立位X线平片证实存在肠管扩张、肠内积气伴或不伴有液平等肠梗阻表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腹水情况,随机分为动脉灌注化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行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和内科姑息治疗。比较两组肠梗阻缓解时间、腹水消退情况、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时间,并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腹胀及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恢复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 = 3.22、5.60、3.81,P < 0.05),肠道通畅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t = 9.05,P < 0.01),腹水改善情况(75.0%)明显较对照组(33.3%)好(χ2 = 11.35,P < 0.01)。动脉灌注化疗组肠梗阻治疗有效率为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χ2 = 14.55,P < 0.01);动脉灌注化疗组生存时间(5.3 ± 1.2)个月,较对照组的(2.8 ± 0.9)个月显著延长(P < 0.01)。动脉灌注化疗组27例(46.6%)发生腹泻,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较小。结论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大网膜转移癌所致肠梗阻疗效较好,能够在短期内缓解肠梗阻症状,不良反应少,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腔球囊导管顶端封堵健侧宫角液体加压再通法联合导丝再通术在单侧输卵管梗阻中的应用。方法 对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筛选出单侧输卵管梗阻者50例,尝试用导管顶端封堵健侧宫角液体加压法再通输卵管,观察再通与子宫形态间的关系,此法不能再通的患者进一步应用导丝再通术并观察再通率。结果 50例患者中,33例宫角至宫颈内口的距离小于导管进入子宫内的长度,且宫角的宽度小于导管的直径,导管顶端封堵宫角严密,19例输卵管再通,14例因梗阻严重未能再通。17例宫角至宫颈内口的距离大于导管进入子宫内的长度,且宮角的宽度大于导管的直径,导管顶端不能封堵宫角再通失败。未疏通的31例患者联合导丝再通术后22例输卵管复通。结论 导管顶端封堵健侧宮角液体加压法能使部分输卵管再通,其与子宫形态关系密切,联合导丝再通术能明显提高单侧输卵管梗阻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