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00-3402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术后出现的病症情况进行记录。134例患者中术后感染37例(27.00%),1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胰腺炎9例、消化道出血4例、肝内胆管穿孔2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胆道手术史、术前有胆囊炎、术后无抗菌药物使用是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将上诉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后结果显示:糖尿病、胆道手术史、术前有胆囊炎、术前无抗菌药物使用是导致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胆道手术史、术前有胆囊炎、术后无抗菌药物使用是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94-3296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出12个因素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重指数、手术时间、BMI、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机是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术前要重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早期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86例,其中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68例患者未发生术后感染,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结果经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和T型引流管留置数量、术前Alb水平为影响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的直接影响因素为年龄、合并糖尿病和T型引流管留置数量、术前Alb水平,临床动态监测生化指标并加强相应感染预防性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7月腹部手术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对影响腹部手术术后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评价腹部手术术后感染的腹部手术室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2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64%,其中呼吸道感染40.91%,泌尿道感染占20.45%,手术部位感染占16.36%,消化道感染占13.64%,生殖道感染占6.82%,其他1.82%,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基础病、切口感染情况为腹部手术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Ⅰ类手术间、择期腹部手术、抗生素使用等因素为腹部手术术后医院感染保护性因素。结论:为降低腹部手术术后感染,应提高腹部手术室环境洁净度,提高手术人员手的无菌程度、操作熟练程度及腹部手术质量,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手术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41)与非肺部感染组(n=79)。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合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分析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肺部相关疾病、吸烟支数≥400支/年、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术中失血量≥200 ml、手术时间≥3 h、术后需转入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长为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要高度重视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积极制定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例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医院感染,67例患者未发生感染,探讨分析影响脊柱骨折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5 d、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植入物为影响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5 d、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植入物,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术前评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留置各种管道护理能预防控制术后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7.
肝癌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9例肝癌肝部分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术后排气时间等20项变量对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并发感染25例(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术前肠道准备方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前采用口服药物+灌肠方式进行肠道准备,术后感染发生率低;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感染发生成正相关,即手术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越早,术后感染发生率越低。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对恒定的情况下,严格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缩短手术时间及促进术后早期排气排便,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早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的137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早期胆系感染分为感染组(n=25)与非感染组(n=112)。采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实验室指标、梗阻情况、支架置入及围术期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早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术前疼痛、肿瘤类型分布、实验室指标、支架特征、支架类型、术后功能状态评分(PS)、围术期用药、术前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术中使用球囊等因素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感染组中合并糖尿病、胆结石、高危梗阻、支架远端超过十二指肠乳头患者所占比重及术前功能状态评分(PS)、梗阻长度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位梗阻、术前PS评分、梗阻长度均是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早期胆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对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开展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时,需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患者予以高度重视,尽可能降低术后发生早期胆系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谱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1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集胆汁进行细菌培养,①分析胆汁细菌培养结果;②统计术后感染情况;③分析术后感染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关系;④将术后患者分为未感染组与感染组,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结石种类、合并基础性疾病种类、胆汁细菌培养结果、肝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资料;⑤分析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150例胆汁标本中共132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88. 00%,其中23例检测出2种细菌,共155株细菌,分布归属于16个菌属,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59. 35%),革兰阳性菌63株(40. 65%),细菌构成比最高的3类分别为大肠埃希杆菌属,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②术后共61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40. 67%,感染部位涉及胆道、切口、腹腔与肺部,其中32例合并1种感染、15例合并2种感染、12例合并3种感染、3例合并4种感染,总计感染109例次。③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及腹腔感染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间存在关联性(P0. 05)。④术后感染与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种类、胆汁细菌培养结果、肝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存在关联性(P0. 05)。⑤合并基础性疾病≥2种、胆汁细菌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3 h是造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高,合并基础性疾病≥2种、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手术时间≥3 h是造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胆汁细菌培养阳性与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及腹部感染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近6年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普通外科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经过术前检查、确诊,再次手术采用了切除肝左外叶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35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经过术后临床观察,临床治愈3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病死率3.0%.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发生率21.2%,包括切口感染、胆汁外漏、肝内胆管小结石残留等.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和独立性危险因素,就相关因素给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择期肠瘘患者资料,其中8例(13. 33%)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并命名为发生组,其余52例未发生感染患者命名为未发生组。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治疗史、营养措施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史、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保暖措施、术后营养指数预测、术后营养开始时间为影响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术中保温措施、术后营养指数预测、术后营养开始时间为影响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受糖尿病、术中保温措施、术后营养指数预测及术后营养开始时间威胁,应动态监测血糖、术中体温并尽早结合营养指数预测值实施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腭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基本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腭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患儿16例(18.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手术次数、单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使用抗生素是影响腭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白蛋白、术后疼痛是影响腭裂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腭裂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受年龄、术前白蛋白及术后疼痛的影响,需要通过加强术前评估、给予充足营养、提高凝血功能、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叶枫  吴瑾  余燕子 《医学临床研究》2016,(10):1955-1957
[目的]分析宫腔镜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3150例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单因素筛选与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宫腔镜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2例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2%(32/3150),感染类型主要为子宫肌炎(37.50%)、盆腔炎(28.12%),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分别占60.98%、31.71%和7.32%.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炎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等级、合并慢性疾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炎症、手术时间越长、手术等级越高(Ⅳ级)、合并慢性疾病是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合并炎症、手术时间越长、手术等级越高、合并慢性疾病可增加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需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7年7月我院肝胆外科70例行P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32例,观察感染组患者感染发生部位分布及细菌培养类型,收集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等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D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呼吸道、切口、泌尿系统和深静脉导管,引起患者感染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组患者在术前TB、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术后胰瘘及术后胃排空延迟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高TB、糖尿病、术后低白蛋白、术后胰瘘等为PD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高胆红素血症、术前糖尿病、术后低白蛋白、术后胰瘘等是PD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根据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规范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记录和收集患者的信息和相关资料,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6. 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污染手术、手术时间长、接台手术、手术有参观人员、空气质量不达标为导致患者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手术过程中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只有明确导致感染发生的原因,才能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手术的患者3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63例颅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有9例(2. 48%),其中表浅切口感染1例(11. 11%),器官/腔隙感染8例(88. 8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区引流管留置时间、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区引流管留置时间、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从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夏旺宁  唐彪 《大医生》2023,(5):101-104
目的 研究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分为感染组(13例)和非感染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患者中膈下感染人数为5例,占比为5.56%,肝断面感染人数为8例,占比为8.89%;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0岁、术前白蛋白(ALB)水平<35 g/L者、术野冲洗水量<2 L者、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者占比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ALB水平<35 g/L、术野冲洗水量<2 L、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是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风险较高,高龄、术前ALB水平低、术野冲洗水量少、术后抗菌用药方案不合理等均为导致肝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可通过术中增加术野冲洗水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2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院内感染28例,未发生院内感染184例。查阅两组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确定影响术后院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合并基础性疾病、手术时间过长、并发胰肠炎或胆囊炎、抗菌药物使用、术中损伤性操作为影响胆囊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胆囊结石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概率较高,危险因素诸多且复杂,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术前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护士手术操作考核与术后巡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8583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8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103例。统计感染部位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8583例老年手术麻醉患者中,48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 59%。其中呼吸道感染331例,占68. 96%;其次为手术部位感染91例,占18. 96%。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方式、麻醉时间、一次性过滤器、手术方式、使用呼吸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基础疾病等是老年手术麻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老年手术麻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麻醉方式、麻醉时间、一次性过滤器、手术方式、使用呼吸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老年髋部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老年髋部手术患者358例为研究对象,目标性监测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状况,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术后患者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9. 5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44. 12%;感染时间以1~3月份感染率最高,占44. 12%。共分离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7株,革兰氏阳性菌13株,真菌1株。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全麻、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尿管插管次数、操作人员手卫生、病房环境、抗菌药物术前预防使用、住院时间是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易感高危人群筛查、环境监测与分析,明确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利于降低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