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丘桂秀  张战廷 《四川建筑》2009,39(3):227-227,230
结合国内外资料,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详细介绍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对结构在罕遇地震和风载作用下的精准数值模拟与性能化设计提出了更高需求.结构工程中的混凝土属于准脆性材料,试验表明混凝土具有显著的受压软化、受拉软化、剪切软化和捏拢效应等特性.针对上述特性,概述了结构工程数值模拟中常用的6种混凝土数值模型,包括非线性弹性模型、脆性裂缝模型、弹塑性裂缝模型、...  相似文献   

3.
杨祖泉  郭在林 《山西建筑》2006,32(1):338-339
分析了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复杂性,介绍了运用神经网络建立混凝土本构模型的基本方法,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人们准确全面地分析需要设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混凝土本构理论的发展概况,并对混凝土本构理论进行了简单评述,指出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最基本、最关键的研究,要使结构的精细化设计成为可能,就应该认识混凝土的本构本质,对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弹塑性耦合疲劳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宋玉普 《混凝土》2003,(1):7-9,15
考虑到混凝土具有弹塑性耦合的性质,本文运用弹塑性理论在应变空间建立了一个能描述混凝土和刚度变化的塑性面,通过改变屈服阈值来分析混凝土在疲劳加载下的本构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混凝土在单轴及多轴单调加载和疲劳加载下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大量试验,测得了混凝土在单轴应力状态及在5种不同应力比下的双轴应力状态的应力-应变关系.论述了Jones-Nelson-Morgan模型的构成原理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首次将这个模型,用于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分析,结合混凝土的单轴试验结果,建立了混凝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材料的力学性能只为应变能的函数,使材料模型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复杂应力状态.利用广义虎克定律,将模型推广应用于混凝土双轴应力状态的本构关系分析,获得了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本构模型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时从基于经典力学基础上的本构模型到基于新兴力学理论的本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模型有很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将材料的强度特性分解为4个相互独立的因素,由4个材料参数分别描述,在主应力空间内的强度面连续光滑,存在连续的偏导数。将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作为屈服函数,以塑性剪应变作为硬化参数,将塑性剪应变与剪应力之间建立分段函数关系,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混凝土材料的三维弹塑性本构模型。本构模型中各参数意义明确,通过材料试验结果对本构模型的验证表明,所建立的三维弹塑性本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混凝土材料的三维变形与强度特性,进一步可用该材料模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多维非线性受力分析,为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损伤理论的腐蚀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有机物和微生物、强酸、无机盐对混凝土的腐蚀作用的试验,研究受腐蚀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关系变化规律。引入了混凝土随腐蚀介质和时间变化的参数,结合基于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提出了腐蚀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腐蚀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证明其优于普通混凝土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俊华  赵鸿铁  薛建阳  杨勇 《工业建筑》2005,35(1):69-70,81
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损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其损伤机理很少有人研究。将概率引入损伤的定义 ,首次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型钢混凝土粘结损伤本构模型 ;并用两个推出试验展现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损伤的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根据Darwin和Pecknold提出的"等效单轴应变"概念,在Elwi和Murry混凝土三维轴对称正交异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混凝土三维本构模型。在新的模型中,本构关系矩阵中的非对角元素取值,是根据模型与试验方差最小的原则确定,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的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符合较好,可以普遍用于钢筋混凝土二维、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3.
FRP约束混凝土力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约束方式、材料类型、铺层厚度、核心混凝土强度以及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FRP约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研究遵循内在的演进逻辑,研究方法包括试验统计法、理论研究法、数值分析法等。随着FRP材料性能的提升和新型FRP材料的出现,新理论、新方法被不断引入FRP约束混凝土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必将不断被应用于土木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塑性应变与非局部损伤作为内变量 ,引人耗散势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建立起一个能全面描述混凝土材料本构行为的非局部非弹性损伤本构方程 ,其单向拉伸与压缩状态下混凝土的计算结果及其绘出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 ,与实验结果是相当吻合 ,表明研究成果与实际材料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边界面模型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界面模型是目前少有的几个能描述混凝土在复杂的三轴循环荷载作用下性能的本构模型之一,它具有相对简单,应用方便的优点。为了验证该模型,本文根据现有的边界面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了现有的混凝土边界面模型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为预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残余抗拉强度,通过细观力学分析,研究了纤维对UHPC残余抗拉强度贡献机理,提出了考虑纤维埋深、分布和取向的UHPC细观本构模型。基于UHPC细观本构、受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UHPC梁受弯分析模型和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经与8个UHPC梁试件受弯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文中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UHPC梁受弯全过程响应和受弯承载力。基于基准试验梁的不同作用机制受弯贡献比例分析发现,纵筋配筋率从0增至2. 5%时,受拉区混凝土对受弯承载力贡献从89. 6%降至2. 4%;纤维率从0增至3%时,受拉区混凝土对受弯承载力贡献从0增至22. 1%。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低配筋UHPC结构,混凝土抗拉贡献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是混凝土结构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介绍了运用计算机建模来建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神经网络建立混凝土本构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混凝土的多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考虑到混凝土在受拉和受压荷载作用下的不同破坏机理,将应力张量分解成受拉和受压两部分,定义了塑性屈服函数,从而达到考虑混凝土塑性变形的目的.在连续损伤力学理论的框架内定义了相应的损伤变量,并分别给出了损伤准则,以描述材料的不同损伤过程.对混凝土的单/双轴受拉和单/双轴受压四种加载情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相关的试验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李申 《山西建筑》2009,35(13):89-90
从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混凝土本构关系发展的影响和在特定环境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新成果两个角度评析了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的发展,指出为了适应混凝土的复杂加载和破坏的特点,将多种模式组合,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统一模型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在提出了静力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损伤能释放率阀值进行PERZYNA粘性规则化以及引入粘弹性一损伤阻尼应力,建立了基于能量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统一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基本公式和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实现算法,并对KOYNA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了动力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建议统一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包括应变率效应在内的混凝土典型非线性行为,并可以直接在材料本构层次考虑阻尼的影响,同时其数值算法是稳定有效的,可以应用于大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