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和异常子宫出血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03月—2018年01月我院收治的680例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40例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治疗,分析组340例则执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复发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分析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分析组总有效率(97.94%)明显高于对照组(92.94%)(P0.05);③分析组复发率(0.59%)明显低于对照组(6.76%)(P0.05);④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3.82%)明显低于对照组(16.18%)(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确有较好效果,其优势体现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4年9月在本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并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43例均治疗成功,术后1 a复发率为16%,术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恢复良好。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联合应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和刮宫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60)。观察组实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和刮宫术治疗,对照组实行传统的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分析两组术后月经周期的改善情况,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月经量比对照组少,月经周期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出血复发率、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和刮宫术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施治,能够显著改善其月经情况,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促进术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0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42例,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92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1/46)低于对照组的15.22%(7/46),复发率4.35%(2/46)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曼月乐对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樟木头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进行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组采取放置曼月乐治疗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月经改善情况和复发率方面对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且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曼月乐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同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加刮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复发率以及妊娠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内、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失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2007年7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53例。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20.10~25.38 min,出血量35~45 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31例(58%),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分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曼月乐环宫内放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3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15)单纯采取宫腔镜下诊刮术,观察组(n=115)则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宫内置放曼月乐环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复发率是1.74%,与对照组的13.91%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61%,与对照组的11.3%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曼月乐环宫内放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根治性效果肯定,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2007年7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53例。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20.10~25.38min,出血量35~45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31例(58%),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分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选取许昌龙湖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 98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资料,从中选取采用刮宫术治疗的 49 例患者纳入刮宫组, 采用电切术治疗的 49 例患者纳入电切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统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 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 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月经量与激素水平的变化;随访 1 年统计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 结果:电切组手术用时长 于刮宫组,术中与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刮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电切组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 受性指标均优于刮宫组,月经量低于刮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 1 年,电切组患者子宫内膜息 肉复发率低于刮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更好,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更低,且手术方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11年收治的32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5~30分钟,平均18分钟,出血量约为10~30ml,平均为20ml。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应用宫腔镜电切技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良好,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和宫腔镜检査+诊刮术处理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开发区医院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参与研究,将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经期经量评分、月经期分别为(0.56±0.08)分、(3.84±0.57)d,对照组(2.05±0.12)分、(5.97±1.65)d;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8.33%,对照组2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5.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通过宫腔镜实施切除术治疗能够提升治愈率,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37例,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25.39±0.45)min,出血量(38.34±0.4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24例(65%),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9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给予宫腔镜电切术和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降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宫腔镜电切术,观察组予温针灸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观察两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 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的变化。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F-1、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子宫内膜厚度,下调血清IGF-1、VEGF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3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术后予LNG-IUS宫腔内放置,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统计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术后9个月、12个月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量均减少,且各时点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显著减少月经量,抑制子宫内膜息肉增长,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周期治疗,能更有效预防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接受宫腔镜电切术的 80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纳入观察组,另 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05 年 6 月至 2006 年 12 月接受传统治疗的 60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 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中失血量少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 间、术后 12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出院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 12 h 的 VAS 评分、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长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水中毒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贯穿子宫肌层 损伤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 1 年内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有助于减少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 息肉患者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正常率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减少复发,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