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期中的应用,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HSS量表评分、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术后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不同时期HSS评分均明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进程,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家庭式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家庭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1,2,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心理健康及角色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用药、定期检查、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中医家庭式护理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干预联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期护理干预联合CPM。观察2组锻炼依从性并比较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SF-36)。结果实验组锻炼依从性97. 92%高于对照组的77. 08%(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SS评分较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SF-36评分较高(P 0. 05)。结论分期护理干预联合CPM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状况以及干预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3个月骨关节炎(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7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后3、6个月大腿周径萎缩指数低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大腿周径萎缩指数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指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可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改善关节功能,快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配合运动指导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期护理联合运动指导,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复依从性、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饮食管理、心理管理、症状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6周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步行和上下楼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分期护理配合运动指导能够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康复依从性和病情管理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互联网+家庭赋能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延续护理中行常规健康宣教和随访指导,研究组延续护理中行互联网+家庭赋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居家康复信心、康复依从性,并评测术后不同节点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结果研究组患者康复信心、康复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不同节点研究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TKA后延续护理中实施互联网+家庭赋能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和依从性,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康复目标达标率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易罐联合四子散热敷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易罐联合四子散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易罐联合四子散热敷可减轻人工膝关节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住院尾号奇偶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膝关节HSS评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手术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康复锻炼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应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能够提升康复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录制护理教育视频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8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电视媒体、微信平台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实施微课视频教育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完全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院外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视频健康教育和管理,可以提高院外康复锻炼依从性,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92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度、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干预。评估2组术后3 d疼痛程度,观察2组术前、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减轻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促使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护理,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指导的康复护理。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3个月内两组患者的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降低,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平衡能力评分均升高, 且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出院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华英  陈亚蓉  张怡 《中国康复》2019,34(2):87-89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入组时、出院3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出院3个月后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入组时及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疤痕增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Harris评分逐渐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缓解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