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冬和天冬     
麦冬和天冬可以说是群芳中的一对堂兄弟,它们同属于百合科,又同是观赏和药用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又名麦门冬、大麦冬、土麦冬、沿阶草,是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木。根较粗,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叶丛生,线形,稍革质。花茎自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长约12厘米,具十几朵淡紫色或近白色小花,花期7—9月分。果圆形,大如豌豆,蓝黑晶亮如珍珠。麦冬原产于我国及日本,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资源调查,分类学研究,发现贵州有沿阶草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12种、黄精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8种.其中连药沿阶草Ophiopogon bockianus为贵州分布新记录种;短药沿阶草O.angustioliatus、连药沿阶草O.bockianus、长茎沿阶草O.chingii、褐鞘沿阶草O.dracaenoides、异药沿阶草O.heterandrus、异药沿阶草O.heterandrus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3.
矮生沿阶草适宜液肥配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矮生沿阶草的繁殖和推广,通过N、P、K 3因素不同配比施肥,研究不同NPK的配合施用对矮生沿阶草生长的影响。综合叶片生长速率、出叶速率、叶绿素含量、单位时间内新根发生数量、根系活力等测定结果认为,NPK适当配比才能促进其正常生长,处理N2P2K1、N2P2K2能较好地调节矮生沿阶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促进植株快速生长。适宜矮生沿阶草生长的专用肥配方为N、P2O5、K2O按照7:3:(8~8.5)配比。  相似文献   

4.
山麦冬 花商称之为“参三七”,是百合科山麦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叶深绿色,较厚实,根部有鳞茎,每个鳞茎有叶5~8片,长约20~35厘米。花莛从鳞茎中抽出,着花3~5朵,淡蓝紫色。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草地早熟禾与沿阶草作为古油松和古侧柏下垫面后,对古树土壤三大类微生物及生理类群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三大微生物数量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且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高于20-40cm;草地早熟禾与沿阶草的建植可增加古树0-40cm土层土壤三大微生物的数量,草地早熟禾的增加效果好于沿阶草。两种草坪草均增加了古树0-40cm土层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降低了古树0-40cm土层自生固氮菌的数量,同时可促进0-40cm土层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增加,但这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麦冬是良好的地被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冬,百合科麦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别名麦门冬。根状茎短粗,下端生有须根,须根中部的肉质块根膨大呈锤形,具地下匍匐茎,叶丛生,线形,梢革质。花莛自叶丛中抽出,其上着生总状花序。 麦冬是园林绿化的良好地被植物,它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忌阳光直射,耐旱,耐寒,耐瘠薄。一般可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为宜,几乎无病虫害,栽植、管理粗放,省工,省时,植株低矮,叶丛常绿,宜作花坛、花径,路边的镶边材  相似文献   

7.
麦冬采摘后的干燥工艺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综述了现有不同干燥工艺对麦冬药物特性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找出了适用于麦冬干燥的设备和麦冬干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麦冬干燥设备的发展趋势,为麦冬干燥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种苗处理对麦冬生长的影响及其控病效果,指导麦冬优质安全生产。以川麦冬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6种药剂3种种苗处理方式对麦冬种苗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炭疽病、根腐病的控病效果。结果表明木霉T23制剂、多抗霉素和噁霉灵处理种苗,可显著提高麦冬种苗成活率,促进麦冬分蘖、增加块根数、使块根伸长增粗,提高麦冬产量10%以上。对麦冬炭疽病以叶面喷施多抗霉素、噁霉灵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60.17%和58.25%;对麦冬根腐病以木霉T23、多抗霉素浸苗,或以噁霉灵、木霉T23灌根的效果均较好,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0.06%、65.17%、72.87%和70.14%。综上,木霉23制剂、多抗霉素和噁霉灵处理种苗,可有效控制炭疽病、根腐病为害,促进麦冬生长,提高麦冬产量,在麦冬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的观赏剑江沿阶草建植方法及为新品种合理栽培、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相同方法不同株行距建植剑江沿阶草草坪,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建植草坪的成坪时间、盖度、密度、质地、观赏性5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处理Ⅰ关联度(0.8929)与理想处理最为接近,综合性状优良,其次是处理Ⅱ(0.8232)综合性状表现居中,处理Ⅲ(0.6830)与理想处理相差最大。结果表明,处理Ⅰ(株行距14cm×14cm即49株丛/m~2)建坪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麦冬脯不仅像其他果、蔬脯一样甘甜适口,而且还具备其原料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止咳、防治肺虚的保健功效。麦冬脯加工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加工、销售麦冬脯不失为一条既新又稳的致富路。现将其加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图中所示植株似金边吊兰,又非吊兰,似银边沿阶草,实又不是。笔者所见有两种,很稀少。图所示金边兰,零星分布于云南某地,肉质宿根,与兰属植物无异处,无纺锤状突起。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动态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动态、产量及多糖的影响,以期为短葶山麦冬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定期采集短葶山麦冬样品,测定各器官生长量,采收时测定产量与多糖等含量。不同密度下的短葶山麦冬地上部生长发育规律相似,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发育趋势,地下部块根的生长均为“先快后缓”的生长趋势。种植密度小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先期生长发育均优于高密度。种植密度对多糖含量影响极小,不同种植密度间麦冬产量存在差异。种植密度对短葶山麦冬产量起重要作用,每丛6株、每hm2种植33万丛为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麦冬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及分子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莆田、泉州、福安等地及浙江崇寿、湖北襄樊、四川三台等地34个自然居群的麦冬类植物为试材,以80 条 10 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 分析,研究百合科植物麦冬及山麦冬不同自然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筛选出15条有效引物,共扩增获得 1566条DNA多态性带,通过聚类分析,构建DNA 分子系统树图,确定了其居群及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然种群间麦冬类植物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野生资源比栽培类型遗传多样性更大;不同自然居群间遗传差异与地理分布联系并不紧密,而与形态差异联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4.
谢建春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174-178
摘 要: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金属尾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采用根伸长实验研究禾本科和百合科杂草对重金属的耐性随着溶液浓度(耐性指数)的变化。实验设铜浓度为5mg/L、10mg/L、 20mg/L、 50mg/L、100mg/L,以植物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为测试指标,实验周期为14天。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铜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的铜则抑制植物的生长。当禾本科杂草紫羊茅和百合科杂草麦冬受到铜污染时,其耐性指数均有所下降。紫羊茅与麦冬相比,麦冬具有较强的抵御重金属的胁迫能力。因此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尾矿废弃地的植被重建中,麦冬可优先作为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15.
麦冬麦冬(Liriope spicata),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短粗,下有许多须根,须根中部生有纺锤形块根。叶丛生,线形。总状花序,小花淡红色,逐渐变为白色。浆果圆形、蓝黑色。花期7~8月,果熟期9~10月。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各地药圃多有种植。性喜温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移栽期对短葶山麦冬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短葶山麦冬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定期采集短葶山麦冬样品,测定各器官生长量,采收时测定产量与多糖、水浸出物等含量,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发育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的短葶山麦冬地上部生长发育规律相似,均呈“先升后降再缓升”的发育趋势,分蘖数则呈“先快后慢”的趋势。4月份移栽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发育均优于其他移栽期,此间移栽,植株生长迅速,有利于分蘖和块根形成,且增加了块根的发育时间。不同移栽期的产量差异显著,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产量逐渐下降,多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也随之下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适宜的移栽时期为4月初至5月初。  相似文献   

17.
7月20日,南京中山植物园禾草园内新增了众多观赏草品种。占地2公顷的禾草园内有红色的日本血草、银色的日本银草、深紫色的黑沿阶草、黄色的菲黄竹、黑色的龙草、蓝色的羊茅草等150多种来自国内外的禾本科植物。这些观赏草除了可供市民观赏,最重要的是可用于园林选种研究和物种留存、新物种开发等试验。据了解,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为节约水资源,在公园及街区绿地改造过程中,冷季型草坪的栽植面积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麦冬草和苔草,这样既能保证景观效果,也能做到低成本维护。麦冬草是百合科沿阶草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基生成丛,长10~50厘米,少数更长些。茎短、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1~1.5厘米,淡褐黄色;地下走茎细长,直径1~2毫米。总状花序长2~5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葶短于叶长;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苞片腋内,花梗长3~4毫米,花白色或淡紫色。种子球形,直径7~8毫米。花期5~8月,果期8~9月。  相似文献   

19.
沿阶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田美华  唐安军  宋松泉 《种子》2006,25(4):8-10
通过比较分析沿阶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率、发芽势、平均萌发时间和萌发指数,发现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其中20/30℃的变温更有利于萌发.种子经不同浓度的GA3或CaCl2处理后,其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均有较大的提高,以50 mg/L的GA3或1?Cl2处理效果最好,但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浓度来自70%甲醇溶液的麦冬块根提取物对2种产自日本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株MAFF305480和MAFF101002的菌丝生长及其接种诱发水稻幼苗稻瘟病发生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试验表明:含有麦冬块根提取物的原液1/10,1/20,1/40以及1/80浓度都能明显抑制稻瘟病菌小种菌株(MAFF305480和MAFF101002)菌丝生长, 抑制率均56.4%以上, 对接种诱发稻瘟病的水稻幼苗处理发现, 幼苗植株发病级数为明显下降, 抑制率均38.4%以上, 并且都随着处理浓度提高抑制效果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麦冬块根提取物中含有抑制稻瘟病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并且能直接抑制稻瘟病菌发生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