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料工业》2008,38(8)
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公司正在通过其在中国的首个并购项目,扩展无机颜料业务部在亚洲地区的业务。金卓化工有限公司曾是朗盛公司的合作伙伴,朗盛将并购其位于上海金山地区的两座氧化铁颜料生产设施,自2007年起朗盛就已租用了其中的一座。通过这一并购,朗盛在全球的无机颜料产能将提高5%。  相似文献   

2.
Tong Q 《国外塑料》2005,23(9):12-12
德国朗盛公司计划于2006年在中国开始生产高技术工程塑料.该公司CEO Axel Heitmann在上海宣称。Heitmann正希望在未来5年内提高该公司高性能聚合物销量达50%。该公司已投资500万欧元(610万美元)在上海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园建造一个工业橡胶产品研发中心,该中心计划在今年7月份开工。朗盛公司也将其技术支持中心从新加坡迁到上海。为了巩固其在中国轮胎市场的地位,朗盛公司正在寻求与中国东风电子和甲烷化学品公司合作以建造橡胶化学品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运作。  相似文献   

3.
6月26日,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公司正在通过其在中国的首个并购项目,扩展无机颜料业务部在亚洲地区的业务。金卓化工有限公司曾是朗盛公司的合作伙伴,朗盛将并购其位于上海金山地区的两座氧化铁颜料生产设施,自2007年起朗盛就已租用了其中的一座。通过这一并购,朗盛在全球的无机颜料产能将提高5%。  相似文献   

4.
《上海涂料》2012,50(12)
德国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近日荣获由国际企业研究基金会(CRF)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杰出雇主奖”。CRF是一家独专机构,致力于甄选在人力资源、领导力和战略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公司。朗盛凭借其出色的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在众多公司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13年度中国杰出雇主36强。朗盛在2009年度和2011年度也曾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5.
涂闽 《上海化工》2007,32(6):37-37
在中国广州举办的2007中国国际橡塑展上,朗盛公司半结晶产品、力施展聚合物(Lustran Polymers)、无机颜料和功能化学品等四个业务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产品向广大中国客户展示了其作为全球化学品供应商的强大实力。在其2E209号展台上,朗盛公司展示了一系列聚酰胺、聚酯、颜料和染料产品,以及围绕这些产品的领先技术和创新应用。当前的中国市场充满活力、发展迅速,对于朗盛为数众多的高质量产品和专业技术具有无限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6.
朗盛公司宣布将收购巴西Petroflex公司约70%的股份,收购价格暂定折合1.98亿欧元。朗盛公司将购得Petroflex公司股份还包括目前其大股东Braskem公司和Unipar公司所持股份。朗盛管理董事会主席贺德满(Axel C. Heitmann)博士表示,收购Petrofles公司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朗盛的产品线,还可以有效巩固其在巴西及其他拉美市场上的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塑料》2006,20(5):13-13
世界领先的化学集团德国朗盛公司(IANXESS)在亚太地区的利润将全面提高。“仅在今年就有3个新的生产项目在中国投入运营,”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朗盛公司董事会主席Dr.Heimmnn说道,“因此这会明显加强我们在中国的利润增长。”目前朗盛公司在亚太地区设有15个产品业务部。在中国、印度、泰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设有公司或工厂,亚太地区已成为朗盛公司的业务发展中心,公司在亚洲区域的业务主要有4部分:高性能化学品、高性能橡胶、工程塑料和化学中间体。  相似文献   

8.
《上海化工》2011,36(9):46-46
德国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公司最近宣布其位于中国青岛的一座全新的技术中心正式落成,该中心将帮助朗盛更好地为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饮料行业提供服务。技术中心由朗盛材料保护品业务部(MPP)及其饮料技术部门管理,旨在为客户提供分析、技术和咨询服务,并围绕朗盛旗舰产品维果灵(用作非酒精饮料和葡萄酒的杀菌剂)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现代塑料》2006,(4):120-120
朗盛(LANXESS)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品供应商,总部位于德国勒沃库森。在Chinaplas2006展会期间,朗盛将全面介绍其公司业务及结构,并强调中国市场对其业务所具有的战略性重要意义。通过向人们展示优质的产品及全面的专业技术,朗盛将主要介绍其在聚合物加工领域中所具备的专业技术。在W4H01展位上,朗盛将重点展示其各种橡胶及橡胶化学品、高性能塑料制品、聚合物粘合剂和增塑剂以及用于塑料染色的各种颜料及染料。  相似文献   

10.
德国朗盛公司计划到2008年将印度的ABS树脂产能扩大4倍,届时公司将检验其苯乙烯塑料是否足以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工》2009,(6):73-74
合成橡胶主要生产商朗盛公司宣布,通过与俄罗斯生产商卤化聚合物公司(Halopolymer OJSC)签署分销协议,以拓展其在俄罗斯的氟弹性体业务。 朗盛公司将推出其Levatherm A品牌产品,在俄罗斯进行市场专业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2.
黄丽萍 《橡胶工业》2009,56(2):112-112
2008年12月16日,朗盛公司宣布,其在华企业日前被国际知名出版机构——荷兰CRF公司评为“中国杰出雇主2009(华东)”。该荣誉印证了朗盛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是这套体系为朗盛的中国员工营造出世界级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塑料》2005,(7):6-6
日前,德国朗盛集团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朗盛将继续在中国扩展其业务,包括半结晶工程塑料部将投资2000万欧元在无锡生产高科技工程塑料,工业橡胶制品部将投资500万欧元在上海张江新科技园区建立其全球工业橡腔制品技术支持中心。朗盛对于工程塑料的投资,是为了满足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和家居等领域对该公司Durethan(尼龙系列)和Pocan(PBT系列)这两种工程塑料快速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公司正在以更加环保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满足中国客户对这类产品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当前中国已是朗盛最为重要的市场。朗盛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贺德满(Axel C.Heitmann)博士在上海举办的巾国国际橡塑展(Chinaplas 2008)期间举办的全球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朗盛卓越的"绿色"产品在中国的销量大幅增长。朗盛公司预期这一增长趋势还将持续,并有望能够积极推动朗盛在华业务的增长。朗盛公司的分析数据显示:"绿色"环保产品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行业动态     
《上海涂料》2011,(2):56-56
朗盛更名,巩固在华地位德国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公司日前宣布:合并朗盛(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与朗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更名为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朗盛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柯茂庭(Martin Kraemer)先生表示:"我们相信公司合并和更名将极大地巩固我们在中国的地位,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服  相似文献   

16.
德国朗盛股份有限公司将通过与中国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加快开拓中国市场,并计划在未来2~3年内使其成为朗盛在亚洲最大的销售市场。该公司认为,中国化工行业正在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其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出现持续而强劲的增长。朗盛的许多产品都是耐用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将优先考虑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地区的发展计划。2004年1~9月份朗盛公司全球销售额为50亿欧元,在亚洲地区的销售约占14%。目前,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项目,一是与安徽铜峰电子公司和信达化工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为橡胶行业提供抗氧化剂。另一项计划是…  相似文献   

17.
《化工中间体》2008,(7):44-44
德国朗盛公司6月26日宣布了其在中国的首个并购项目,以期扩展无机颜料业务部在亚洲地区的业务。两家企业没有透露收购的资金总额。据悉,收购后朗盛还将投资3000万~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提高该工厂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朗盛进军亚洲”策略又一重要举措,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集团德国朗盛公司上月宣布,在中国山东青岛市开设一座全新的橡胶研究中心(RRCQ)。该世界级研究中心毗邻青岛科技大学,是朗盛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密切合作的成果。这个研究中心总投资规模约为1600万美元,将由朗盛工业橡胶制品业务部、丁基橡胶业务部和顺丁橡胶业务部共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朗盛公司于2008年6月26日在上海宣布,该公司收购了中国最大的黄色氧化铁生产厂——上海金卓化工有限公司金山氧化铁生产厂。通过此次并购,朗盛成为全球唯一一家不必依靠外部氧化铁原料供应商的企业。据了解,这是朗盛在中国的首个并购项目。从上海金卓化工有限公司手中收购其位于金山的氧化铁生产厂后,朗盛在全球的无机颜料产能将提高5%。  相似文献   

20.
德国专用化学品集团朗盛新年启动设在莫斯科的公司,作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第一步。该组织称,它将特别注重加快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扩张,作为其对付当前困难的经济气候的总体战略。在巴西,印度和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现在正准备进入俄罗斯市场。据朗盛,俄罗斯化学品市场正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