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两家乳品企业的广告对比(“GOT MILK?”VS“科迪乳品”),分析了国内外广告创意方法的差别及其广告作品产生的不同效果。 找到需求“按钮” 国际广告:策略引导创意 国外优秀的广告在策略引导创意方面显得更系统,成熟。AP人员在前期的调研中,比较深入地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并能为客户的产品或服务找到一个“按钮”。当你刺激这个兴奋点时,就抓住了消费者的所思所想,也就比较容易达到沟通和说服的目的,而不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2.
《包装与食品机械》1994,12(4):54-54
现代市场竞争中,幽默语言在促销中的合理运用,也能起到增强趣味、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征服消费者的神奇功效。请看某商场发布的一则广告:“切莫偷看,否则今天你就别想空手回家”。广告明明让人“切莫偷看”,但顾客却纷纷“偷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促销作用。这则广告的设计者巧妙利用幽默语言,委婉地告诉顾客这里的商品不同一般。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上同质产品市场消费者存在动态效应,企业需要投资广告来产生意识。当一家企业能够根据不同的购买力历史区分出不同的消费者,企业可能会以不同的价格有针对性的给消费者发送广告。这表明只有最初以最高价做广告的企业会进行价格歧视,这种行为很明显对进行歧视的企业有利。结果表明,即使只有一家企业进行价格歧视所有企业都能从中获利。从广告的财产属性角度来看,在广告成本为零或不存在广告成本的市场中,允许企业进行价格歧视会导致企业不愿意投放广告,不利于消费者和社会整体福利增加。只有在广告成本较高的市场中,企业可能会提供过量的广告。考虑到福利效应,虽然价格歧视对企业有利,却不利于社会福利和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竞争下。文具企业要永远保持卓越是不可能的,正如产业不可能永远常青。而产品若无法差异化,将会落入所谓“红海战略”的血腥价格竞争之中。把质量竞争力、策划竞争力、设计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广告营销竞争力、服务竞争力、诚信竞争力和价格竞争力同时摆在中国的文具企业面前,他们最愿意选择的通常是价格竞争力。在市场同质化竞争中,只会打价格竞争力的企业如同抱着炸弹睡觉,永怀生存的警觉与死亡的恐惧,为了“伤敌一千”,常常要“自损八百”。  相似文献   

5.
钟成 《江苏纺织》2005,(8):41-41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与企业的关系,如同地基与大厦、大海和航船:没有班组作扎实基础,企业大厦将无法立足于松软的沙滩之上;有了班组厚实的浮力,企业之舟就可在市场的大海之中乘风破浪。班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忽视不得,班组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用精巧的“小手笔”,做出秀丽的“大文章”。要达到这个目的,班组长不妨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朝少数乳品企业宣称生产“无抗奶”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近期联合发出公告.严禁在乳品标签、标志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凉山州10多年的火把节选美中,有一个地方的美女们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她们来自大凉山腹地的彝族美姑县,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美女的故乡”。俗话说:“云雾山中出美女。”此话一点不假。走在美姑县,便可看到如云的彝族美女。正所谓:天生丽质,清水芙蓉。  相似文献   

8.
陈薏霜 《新食品》2014,(8):99-100
白酒需要与消费者沟通,这是长期以来企业注重渠道和草边广告推动所遗留的行业问题。但这种沟通,不是简单地将“味觉”体验传递给消费者。白酒应该向消费者展示工艺、体验、标准、历史以及产区等特有属性,而能承载这些属性的正是曾经不被重视的白酒香型。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曾几何时,驰誉药磁鞋“驰誉”中原大地,在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消费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生产经销企业因此成功。截止最近,仍有许多制鞋企业对其产品热销情况兴趣不减,不断来电来函寻问有关情况,并试图效仿,借“专家”、“患者”之口进行广告宣传,或在产品包装、广告中对保健鞋、保健药垫的“疗效”进行各种直接或变相宣传,以期制造轰动效应,“炒”活市场。下面配发新华社专稿一则,藉以告示全行业以法为度,慎重经营。号称包治百病的驰誉药磁疗保健鞋,日前在西安法院公开判决赔偿消费者损失,而更多的消费者也纷纷找到律…  相似文献   

10.
朱玉童 《新食品》2005,(19):13-13
媒体的空前繁荣,导致干扰增强,公众注意力分散。“开进一台桑塔纳.开出一台奥迪”,这样“花小钱,办大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加之虚假广告的增多,社会对广告信任度很低,消费者不看、不信、不记广告.广告效率一步步下降。  相似文献   

11.
陈楠 《中国制衣》2012,(12):10-10
本来聘请、更换产品代言人在目前各行各业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然而少有的是,前几个月某女明星还在公开场合对媒体及消费者表示“馨而乐倡导的这种漫生活一直是我的追求,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演绎,能向消费者传达馨而乐家纺的漫生活”。而当其再次出现时就已经更换了东家,也改变了心意,不再享受“漫生活”,而是认为“百丽丝家纺对家居生活的百变诠释,让我深为认同。我有信心和百丽丝一起让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这就如同一位公众人物前一天还说“牛奶还是三元好”,转身第二天就表示“蒙牛牛奶才是真正好奶”。  相似文献   

12.
玖闻 《新食品》2013,(6):195-195
如何做好企业、卖好产品?广告大战、营销策略、产品战术,一个都不能少,但这些只是“标”。了解消费者,解读消费者。给消费者想得到的并能与之进行情感心灵的沟通.才能让消费者成为产品的拥趸,这样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好产品.  相似文献   

13.
品牌真相     
盛智 《新食品》2007,(31):23-2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品牌”被经常站在刊物上打广告的广告大师们神化和虚化,好像已经不食企业烟火,好像不是企业人能说只能那些广告大师来讲的了。其实品牌只是达成生意的方式和手段,它可以让消费者更方便地了解、记忆、信任、选择商品,其实质只是营销和经营的一个工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广告的意义     
汪歌 《新食品》2005,(23):9-9
做品牌.谁都知道耍做广告。但“做广告”是一回事,“做足广告”又是一吲事,而“做好广告”就更是另一回事了。现在很多企业观念上有了一些进步,但还仅仅在于意识到了“做广告”而已。  相似文献   

15.
《现代家电》2002,(3):50-50
广告是企业竞争应用最为广泛的营销手段。大多数企业都在为他们的产品作强势宣传,而且在轮番轰炸消费者。但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最近海尔的广告则别具一格,他们在为他们的服务作宣传,其大意是这样的:“喂,你好!这里是海尔服务中心,只需你打个电话,我们负责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的”。  相似文献   

16.
丁兆威 《中国酒》2000,(4):44-45
白酒业连续几年的“广告大战”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潮起潮落之后,消费者对铺天盖地,狂轰滥炸式的白酒广告似乎再也不买帐,甚至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逆反心理。白酒企业的广告宣传开始由无度竞争,盲目随从,走向理智和成熟。但这并不等于说广告宣传已经过时了。我们很难想象一种产品不做任何广告就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截止目前,我国共评出十七种国家名酒。但就是这十七种国家名酒,其中有个别品牌至今很少有人知道,始终没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面临的低门槛、标准缺失、同质化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等现状使得企业之间将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广告传播上,如请形象代言人、提出概念性的广告诉求,如投放媒体的优化组合等等,都想通过广告传播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在广告传播过程中,许多企业都知道“我的广告花费有一半浪费了,可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的门槛很高,能够进入的企业寥寥无几,我们还是比较务实的,不会纯粹为了知名度去做自己无法承受的事。对于企业而言,还应注意把自己真材实料的东西做出来,跳出广告营销的旧思维,更加注重产品与消费者的感受,从产品本身去接近消费者,与之交流。”  相似文献   

19.
孙明  徐勇 《中国食品》2005,(8):7-47
送爷爷.送奶奶、送朋友、送亲戚缮有多少亲朋好友,送多少脑白全。在加上其“新闻报导”篇广告的大量传播,脑白全就这样变成“人人喜欢”的礼品。当你为老人送什么礼品犯愁时,你就不知不觉去买了一盒脑白全!因为你也不知道送什么好,而脑白全也许是大家的选择,大家都选择的产品肯定没有错,老人也许就喜欢就觉的很有面子,这个是从众的“消费逻辑”与广告策略运用的依据。而在餐饮经营中如何利用“从众效应”呢……  相似文献   

20.
王毓慧 《现代家电》2005,(24):38-40
所有的家电制造商和家电经销商仍然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不论大家怎样不喜欢市场同质化现象,极力向消费者展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来.可是这种市场同质化现象就如同一个难以摆脱的影子、如影随形般地跟随在那些在市场上具有一定“领导”力的产品品牌后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