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依文 《新闻界》2000,(4):25-27
春来秋往 ,岁月匆匆。伴随着一声“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 ,《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东方之子》如今已报道了2000多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优秀分子。它一反过去人物报道以介绍事迹为主的方式 ,通过主持人的现场访谈 ,让人物与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直接地、面对面地、近距离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袒露自己的思想 ,表达自己的主张 ,张扬自己的个性”① ,这种方式灵活、自由 ,更便于探索人物心灵世界的方方面面 ,既突出了人物的先进性、独特性 ,又显示了人物的丰富性、多面性。这就使《东方之子》在人物报道的视角上突破了过去…  相似文献   

2.
近期,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纷纷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播出了大量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春节前后推出的“建设新农村”系列报道。综观新时期的这些有关“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报道,应该说,绝大多数都真实及时地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最新进展。但是,也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把“建设新农村”的概念和标准简单化、公式化,导致新闻报道存在“失真”现象。这样不仅不能正确实施新农村报道的舆论导向,反而在农民心中产生了不好的负面影响。那么,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3.
4.
书中的“民间人物”报道既保存和张扬了原生态,又避免了平淡无味。后者,是我们在报道寻常百姓的生活时。最易犯的毛病.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视点·人物》专栏来分析人物报道吸引受众、实现人物报道新闻价值需要点准的五个"穴位"。  相似文献   

7.
《冰点’98——寻回心灵深处的感动》是由李大同主编,精选1996年——1998年发表在《冰点》上的专题报道而成,读了这本书,我总觉得它的人物报道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不同在哪里?我认为根本的不同在于写作理念、写作目的的不同。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在于向人们提供可以示范的榜样;或在于通过一个个具有代表性和普通意义的典型,体现流行的价值观,在这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与来势汹汹的"公民新闻"竞争受众有限的注意力,电视媒体的重点在于运用自身独特性去战胜对手的不具备。深度报道无疑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化主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优秀深度报道出自精心策划,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进行了多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李婧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79-81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走上媒体前台。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以人物遴选多元化、报道回归新闻本位、书写细节化等特点被受众认可。《冰点·人物》是非传统典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其所报道的人物是时代的写照,而且记者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现人物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摄影的最原始特性和最本质特征是证明“实在性”——确有其事,确有其人。这种对现实的复制式的佐证是语言和文字无法达到的。在影视媒介出现后,摄影的纪实优越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汪星 《新闻世界》2010,(11):64-65
如何深化典型人物报道,《安庆日报》的做法是寻求人物报道的新思路、新视角;在抗洪救灾斗争中觅英雄;从"凡人"身上捕捉"闪光点",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与赞扬。  相似文献   

12.
主题宣传一直是新闻媒体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良好道德风尚,鼓舞人们健康向上的有力手段和光荣使命。近年来主题宣传报道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报道题材和体裁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取得的效果也日益突出。以《新闻联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年共播出主题宣传  相似文献   

13.
王剑 《声屏世界》2005,(9):11-11
电视的优势在于画面,它不擅长说理,而檀长形象地讲故事。这种特点要求电视深度报道要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性,它在报道选题上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21号裁决书》,讲述就是某县的一位农民在服刑期间因盗窃罪再次入狱。本来应该呆在牢房里的犯人,如何能够再次犯罪?  相似文献   

14.
刘书芳 《东南传播》2014,(8):158-159
《新闻联播》一向被推崇为梦的世界、向往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话语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大众日常话语方面。本文以《新闻联播》中的灾难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呈现出《新闻联播》在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人物报道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但如何增强人物报道的新闻性,使之紧贴读者,可读、可信、可学,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和阅读取向多元化,这对人物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近年来,各媒体开设了人物报道的专版专栏,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人物报道,取得了骄人成果,也说明人物报道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中央电视台就开始了直播报道,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在随后的时间里,央视直播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几个主要栏目外,新闻频道的主要专题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全部停播,整个频道全天24小时对灾情进行直播。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大型人物访谈节目《大家》,今年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作为一档能够体现主流价值观与国家电视台风范的高品质节目,《大家》栏目得到了观众和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赞赏,成为精品栏目之一。它对嘉宾的选择及节目中个性化的呈现方式,它所开创的口述历史的电视手段,它从品牌节目到品牌活动的演化与融合,不仅使观众在关注知识巨匠们独特生命历程与人格魅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孙娜 《新闻传播》2012,(3):235-236
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新闻联播》有关美国的新闻播报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揭示《新闻联播》常态报道下呈现的美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主题报道的宣传任务十分繁重.如何留住观众,把新媒体的冲击减少到最小,本文以《重庆新闻联播》栏目为例,就主题报道的创新,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物报道比一般的新闻报道难度更大,难就难在事实的深度挖掘、人物形象的塑造、叙述的节奏、电视手段的运用等。它需要调动更多的新闻手段和采访技巧。以下笔者就一篇反映创业典型的人物报道《“雷竹王子”李果林》进行例话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