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建达 《中国药师》2013,16(5):728-72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补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静滴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和尿酮转阴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够较好地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有效地纠正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获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吴海波  郑海飞  曹晓华 《江西医药》2006,41(11):877-879
目的比较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泵(CSⅡ)和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CV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照组予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两组均按常规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炎等。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糖、平均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平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达到靶血糖值平均时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监测的数值。两组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但CSⅡ组优于CVⅡ组(P〈0.05),而且CSⅡ组的胰岛索用量明显少于CVⅡ组(p〈0.01)。CSⅡ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达到靶血糖值控制时间较CVⅡ组显著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与CVⅡ组相比,低血糖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结果显示与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治疗相比。其降血糖的效果更佳,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尿酮阴转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问更短。是目前抢救治疗DKA与DK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70-72
目的探讨在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治疗中,胰岛素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4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与治疗组(24例)。均给予两组患儿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小剂量胰岛素行静脉滴注;给予治疗组患儿行胰岛素泵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较少,平均每天血糖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糖值均有所下降,但在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尿酮体恢复时间与血酮体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好转时间明显较短,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偏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治疗童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并不适用于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A组)20例及对照组(B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组)15例.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血、尿酮体恢复时间,低血糖人均次数,pH恢复时间.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达到靶血糖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血酮体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发生低血糖人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治疗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5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pH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CSⅡ治疗DKA较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差异。方法 将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CSⅡ)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达标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 0 1) ;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 0 1) ;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小玲  陈登秀  喻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42-254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和小剂量胰岛索静脉滴注,常规胰岛素的用量为0.1 IU/(kg·h),待血糖降至13.9 mmol/L时,对照组改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则继续使用胰岛素泵.观察血糖、血酮体、尿酮体,以及胰岛索剂量、平均治愈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酸中毒在治疗后均得到纠正,治疗组恢复正常(9.4±3.6)h短于对照组(15.7±6.2)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酮体转阴为(6.0±2.30)h,对照组为(15.34±4.66)h,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索泵模拟了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取得比对照组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患者均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酮尿酸中毒患者20例中,血糖下降至靶血糖(12mmol/L)时间为(5.2±1.3)h;尿酮体(KET)转阴时间为(12.6±3.8)h,血pH值正常时间为(0.8±0.3)h,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02CP)正常时间(1.8±0.5)d。治疗中无低血糖发生,低钾3例。3例患者治疗2d后自动出院,治疗7~15d治愈出院17例。结论胰岛素泵,消除诱因和足量补液维持水电体质酸碱平衡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34例小剂量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包括血糖、尿酮体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达到目标值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且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和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纠正酸中毒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后药物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纠正酸中毒和尿酮体转阴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尿酮体转阴后药物用量试验组也少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夜间低血糖和午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DKA的治疗时间短,症状改善早,发生低血糖的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感染治疗的过程,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前期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协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建议多药 联合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积极补液降糖后,酮症和血糖被迅速纠正,同时医师采纳药师建议,予以 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辅以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出院伏立康唑序贯一月后复查肺CT较前明显 吸收。在药师的监护与随访下,患者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糖尿病酮症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感染较重,宜考虑三唑与棘 白菌素的联合、辅助两性霉素B雾化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泵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类似物以胰岛素泵为输入载体时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诺和锐治疗组及诺和灵对照组各17例,均为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胰岛素抵抗患者.根据毛细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血糖达标后每日药量及达标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达标后每日药量及达标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明显优于胰岛素泵诺和灵.  相似文献   

13.
爆发性1型糖尿病(FT1DM)是1型糖尿病的亚型,临床少见。该病急性起病,病情凶险,发病机制是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被严重破坏,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其病因不详,疑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现报告1例FT1DM致心脏骤停患者,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郭红  白玲  米尔班 《中国医药》2014,(3):342-344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45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需要强化治疗的患儿.将其完全随机分为2组,CSII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MSII组25例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CSII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4.3±3.0)、(5.9±0.7)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21.6±3.8)、(8.3±0.9)mmol/L;MSII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3.1±2.1)、(6.0±0.8)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9.8±3.0)、(8.9±1.1)mmol/L,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6.0±1.5)d、(49.6±14.9)U/d、(0.6±0.2)次,MSII组分别为(8.1±1.9)d、(57.9±12.2)U/d、(1.1±0.7)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SII 治疗较MSII 可更有效、更便捷地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 对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实施泵前、中、后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及低血糖、穿刺点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胰岛素泵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患者血糖明显改善,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低血糖、穿刺点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胰岛素泵的正确运用和护理人员熟练的专业技能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对2型糖尿病患者平稳控制血糖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卫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02-2903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CSⅡ组)59例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Ⅱ组)59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和皮下注射给药方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CSII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4.5±1.3)d,短于MDII组的(7.2±2.3)d,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 胰岛素泵给药治疗2型糖尿病较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作为糖尿病血糖管理的经典药物,胰岛素一直是降糖达标的最重要选择之一。本文选取了一个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病例,并结合该病例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方案的选择及一些在胰岛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7月份至2013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为DKA1组(以酮症酸中毒起病,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共42例,一组为DKA2组(发病前已确诊有糖尿病)共6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诱因、糖尿病分型特点及误诊率、治愈率、死亡率,并作出分析。结果 DKA1组起病时无明显诱因占42.8%明显高于DKA2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确诱因中感染因素占38.1%;DKA 1组与DKA 2组的糖尿病类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KA 1组1型糖尿病、未分型糖尿病所占比例高于DKA 2组,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小于DKA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 1组误诊率高于DK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容易误诊,应加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及时监测,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述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胰岛素泵注射治疗(观察组)和直接药物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的降血糖效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注射对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