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洪常青 《海峡药学》2015,(1):229-231
根据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出"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宗旨,以药学服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药学服务工作任务为引领,构建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药学服务》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导向,探讨培养面向社会药房的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课程改革。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提炼适合社会药房药师岗位胜任力的相关指标。对接收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的15家社会药房工作人员,开展药学专业课程重要性评价调查。以及我校在培养学生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方面开展的实践教学改革。结果 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理学等课程评价分值较高,与化学相关的课程分值较低。增加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药学服务能力。结论 减少化学学科课程,增加医学、社会-行为课程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药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职药学专业主要为医疗机构培养专业性、技能性、独立操作性强的服务人才,由于其药学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学科范围广且种类复杂。不仅需要对药物种类和药理作用熟练掌握,同时还应结合患者行为、心理、经济、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这无疑需要高职药学对于课程安排和专业设置方面应进行重新思考,为今后社会药学服务需求提供高精尖、高优质的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药学服务是在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有很多的区别。现代药学服务已不仅仅局限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与社会零售药店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用药安全的迫切要求,使人们对药学服务的需求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医院药学服务与社区药学服务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们对药学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王英姿  林锐 《药学教育》2006,22(6):56-57
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结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应用性能力培养为目标,药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实际问题,高职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脱节,为使药学高职教育健康、稳步、快速发展,笔者对药学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卫生服务模式和执业药师制度的改革深入,社会药学服务需求对高等药学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针对目前成人药学高等本科教育课程教学的问题,提出以药学服务为导向,完善药学专业课程模块、增加临床沟通技巧培训、搭建药学综合实践平台等培养方案,以培植和提升学生的药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具备在基层开展药学服务的能力.方法 分析现有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基层药学服务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药学教育沿袭“化学—药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化学知识丰富,生物医学知识贫乏,与药学服务工作相关的能力比较薄弱.结论 通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的改革,强化医学类课程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注重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新增人文学科知识,践行情景式的实验教学,探索“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基本满足在基层开展药学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分析学院近五年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国企和外资企业对高职药学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而民营企业的需求逐年上升;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对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在下降,而药品经营企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诊所的需求在上升。通过转变观念、分类培养、准确定位等方式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玉婷  王文渊  骆航  周振华 《中国药房》2014,(44):4222-4224
目的:构建更好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基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方法:通过对基层卫生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分析我国基层药学服务现状和高职药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有目的性的优化与构建。结果: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我院重构了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完善了人文社会类公共课程的设置,并调整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实践课程体系方面,优化整合了实验教学内容,以多样化、多方位的形式开展实训项目和顶岗实训。结论:我院高职药学专业重构了全新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框架与内容。通过4年的跟踪调查以及根据与我院合作的企业反映,构建的全新课程体系更适应基层药学服务的需要,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大幅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是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药学教育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加强药学生的药学服务意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药学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是药学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对药学服务的内涵及具体工作、对药学生进行药学服务意识培养的四项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方法:针对当前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结果与结论: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采用了"模拟职场教学""工学结合教学""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发展设置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建立了学校、学生与企业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肖忠华 《中国药房》2011,(8):764-766
目的:探索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践教学质量。方法: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为依托,改革和强化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分析实训、药物分析岗位顶岗实习三个实践教学关键环节,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创新采用模块化、过程化、规范化、同步化单一项目实验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实训教学中创新采用综合质量检验工序化实训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岗位顶岗实习环节中加强实习基地、实习学生队伍、带习教师队伍建设,从而重新构建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模式。结果与结论:改革后的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药物分析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了具备较高综合质量检验技能的高职高专学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培养服务型药学人才顺应了社会需求,符合国际药学教育体系的发展规律,能够满足新形势下药师的职能和改善学生就业,是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国内外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的概述,就我国临床药学教育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药学教育改革及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燕 《中国药房》2010,(29):2697-2700
目的:确立我院临床药师服务的切入点和服务特色。方法: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起点,以《一院药讯》、"南通药事网"和咨询窗口为平台,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药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临床查房和病例讨论。结果: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药学服务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宣传;药师所提供的药学技术服务逐渐得到医师、护士和广大患者的认可和欢迎;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在临床用药实践中不断地提升。结论:临床药学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求真务实,因地、因时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琦  王继光  吴杰 《中国药房》2011,(48):4547-4549
目的:为促进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研江苏省8家大型医药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状况,重点了解承担企业医药物流运作流程操作人员的需求状况,并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医药物流专业培养提出建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医药物流人才严重缺乏,人才需求较大的岗位有药品仓库管理人员、药品仓库养护人员、药品销售人员等;同时,现有的物流工作人员需尽快提升工作技能,强化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结论:培养医药物流人才应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开发、完善相关教学资源,培养物流企业需要的人才,以促进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索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世纪高等药学人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药学人才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药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因 ,并结合中国药科大学的教学改革实践阐述了研究型和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申东  孟琳懿  王芳 《中国药房》2010,(30):2873-2875
目的:找出错误并建立改善机制,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记录日常工作中发生的差错情况及每次发生差错的原因,进行分类汇总,并举例说明其发生原因。结果:通过分类汇总及个案原因分析发现,许多差错都是没有遵照"四查十对"、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缺失、制度上的不完善以及患者的依从性不良而发生的。结论:采取各项措施,转变服务理念,可以有效地防止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8.
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药学服务是药师所提供的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合理药物治疗为中心的相关服务。全程化约学服务是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过程中,在任何场所,在预防保健、药物治疗之前和过程中以及愈后恢复等任何时期,围绕提高生活质量这一既定目标,直接为公众提供的负责任的、与药物相关的服务。该服务不仅由药师个人实施,而且更需要通过集体合作完成。本文对药学服务的产生、发展、特点、要求,及其与临床药学的关系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我国药学服务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内涵,以促进我国临床药师的培养和药学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