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高葡萄糖刺激的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的表达、细胞内活性氧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高葡萄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蛋白表达的变化,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量,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高葡萄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增加,细胞凋亡增加。结论高葡萄糖处理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表达上调并引起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和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2.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是一种多亚单位酶复合体,是细胞中一种可诱发的电子传递系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目前被认为是血管内生成活性氧的主要酶体,它的激活受蛋白激酶C等信号途径介导.研究表明NADPH氧化酶和近年来新发现的gp91phox同工酶即NOX蛋白家族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在心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核糖酶技术获得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低表达小鼠胚胎干细胞克隆,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胚小体。应用荧光染料2,7二氯氢化荧光素二酯和定量氮蓝四唑试验检测活性氧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测定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mRNA水平和心室肌肌球蛋白轻链2蛋白表达水平;DNA laddering检测细胞凋亡;原位杂交分析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在胚胎心脏中的表达。结果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基半胱氨酸、过氧化氢酶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抑制剂二甲苯基碘可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而较低浓度(1nmol/L~100nmol/L)的过氧化氢可明显促进心肌细胞分化,但较高浓度(1μmol/L)的过氧化氢显示出抑制作用(P<0.001)。实验发现,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内源性活性氧的产生主要来自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应用核糖酶技术抑制胚胎干细胞中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的表达,可引起活性氧水平下降(P<0.001),肌球蛋白轻链2含量显著降低,使心肌细胞的分化受到明显的抑制(P<0.001)。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的高水平表达使干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也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的分化(P<0.05)。结论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通过产生活性氧在心肌细胞分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活性氧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酶体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NADPH氧化酶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房颤动又可引起NADPH氧化酶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氧化应激(OS)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Cl)的因素之一.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NOX)产生的活性氧(ROS)是VCI重要的致病分子.VCI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及缺血/再灌注等在上游增加NOX的活化;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及卒中是NOX依赖ROS产生的下游损伤.VCI的成因包括与NOX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背景和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的严重及常见并发症。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血糖升高,而高糖可以刺激血管产生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细胞,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探讨氧化应激产生的机制,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对于防止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LDL)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时细胞内活性氧(ROS)、NADPH氧化酶4(NOX-4)mRNA水平和凋亡的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UVEC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RT-PCR检测hUVEC中NOX-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生成量和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结果高浓度LDL刺激hUVEC时,NOX-4mRNA表达上调,细胞内ROS生成增加,细胞凋亡增加。结论高浓度LDL上调hUVCE内NOX-4mRNA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内ROS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bcl-2在神经酰胺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神经酰胺进行诱导并观察bcl-2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测定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神经酰胺以剂量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对照组和5、12.5、25及50μmol/L神经酰胺处理24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3%±0.12%、13.24%±1.32%、29.67%±2.32%、34.43%±3.36%及38.56%±2.21%,神经酰胺处理组bcl-2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神经酰胺在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bcl-2表达减低,从而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不仅存在于吞噬细胞中,也广泛存在于非吞噬细胞中,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非吞噬细胞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催化产生活性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p22phox亚基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对阿霉素(ADR)损伤的大鼠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DR组、NADH组、ADR NADH组及对照组。在实验第8周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结构及病理改变;用生化方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心肌细胞线粒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光镜下ADR NADH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ADR组明显减轻;从心肌组织GSH-Px、SOD活性可以看出,与ADR组[(3.97±1.11.15.63±3.79)kU/g Pr]比较,ADR NADH组[(5.88±0.97,49.27±4.22)kU/g Pr]明显增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7.22、32.18,P<0.01);心肌组织MDA水平,ADR组[(4.55±1.51)μmoI/g Pr]明显高于ADR NADH组[(3.64±0.75)μmoL/g Pr],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48,P<0.01)。结论NADH对阿霉素性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主要与NADH提高受损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蜂胶乔松素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消化灌注法收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于培养液中给予10 mg/L脂多糖处理以建立细胞凋亡模型,乔松素处理组于模型条件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乔松素(50、100和200 mg/L)干预,共同孵育24 h。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观察细胞增殖变化,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信号转导系统核因子κB亚基p65核易位变化。结果模型组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不同浓度乔松素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同时细胞存活率增高(P0.01)。加入不同浓度乔松素能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因子κB p65核易位活性(P0.01)。结论乔松素可通过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核因子κB p65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糖对血栓调节蛋白在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三组:1对照组;210 mmol/L葡萄糖组;320 mmol/L葡萄糖组,孵育细胞24 h。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标仪检测血栓调节蛋白的蛋白、m RNA表达及活性强度。结果20 mmol/L葡萄糖组和10 mmol/L葡萄糖组相比于对照组在血栓调节蛋白的蛋白(41.38±3.41、32.60±2.59比27.96±1.58)、m RNA(2.05±0.19、1.44±0.32比1)水平上均升高(P0.05),20 mmol/L葡萄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血栓调节蛋白活性上也增强(0.4157±0.0129比0.3957±0.0100,P0.05),但10 mmol/L葡萄糖组与对照组在血栓调节蛋白活性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糖可增加血栓调节蛋白表达,并增强其活性,提示这可能为内皮细胞对于高糖的一种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的腺病毒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其在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高表达。采用噻唑蓝法、流式细胞术、EDU法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及其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脐静脉内皮细胞高表达后,噻唑蓝法、流式细胞术、EDU法检测结果均表明:整合素连接激酶病毒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空病毒转染对照组(P<0.05或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整合素连接激酶病毒转染组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无差异。结论整合素连接激酶能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下游Akt/eNOS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内皮细胞活性氧的变化及来源。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情况,进而分别应用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黄嘌呤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观察抑制相应氧化酶后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分析各种氧化酶作用大小。结果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后,内皮细胞内活性氧明显增加,并且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浓度和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亚苯基碘几乎完全抑制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I抑制剂鱼藤酮、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Ⅱ抑制剂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Ⅲ抑制剂抗霉素A、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对活性氧生成无明显影响,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反而引起细胞内活性氧的轻度增加。结论NADPH氧化酶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下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主要来源,可能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启动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防治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30mmol/L葡萄糖±50mg/L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和30mmol/L葡萄糖±100mg/L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30mmol/L葡萄糖 200mg/L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培养基中培养48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进行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分泌量的测定。结果高糖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细胞活力、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分泌量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细胞活力、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分泌量与高糖损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保护细胞线粒体、清除活性氧、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和抑制内皮素1的分泌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内皮素1、一氧化氮的影响。并观察不同浓度L-精氨酸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分别为1、4、8、12和16μmol/L)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育及固定浓度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16μmol/L)加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分别为0.2、0.4、0.8、1.6和3.2mmol/L)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育24h,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基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表达,降低一氧化氮的表达(P〈0.05),接近生理范围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即1μmol/L)对内皮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外源性补充L-精氨酸可逆转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效应,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但当外源性L-精氨酸的剂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即加入L-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100时,内皮功能并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相关分析显示培养基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表达和加入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的浓度明显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3、-0.937和0.934(P〈0.01)。结论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通过增加内皮细胞表达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减低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来导致内皮功能紊乱,且内皮功能紊乱的程度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浓度明显相关;外源性补充L-精氨酸可逆转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效应;寻找有效的方法调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浓度可能是改善内皮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表达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正常人新鲜血浆制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复苏、传代后取生长良好3~6代用于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终浓度分别为20、40及80 mg/L)、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组(1、5和10μmol/L)、不同时间组(4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5μmol/L阿托伐他汀分别刺激6、12和24 h及混合刺激组(5μmol/L阿托伐他汀 4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24 h)。提取细胞总RNA及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的表达。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下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的表达分别降低为73%、51%和33%,蛋白的表达降低为81%、50%及32%,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培养6、12和24 h时间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减少为66%、55%和50%,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为63%、53%及49%(P>0.01)。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及其培养不同时间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能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mRNA表达增加为1.63倍,蛋白表达增加为1.60倍(P>0.01)。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下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阿托伐他汀能抑制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乙酰氨基酚对体外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后进行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损伤组(0.1 mmol/L)、药物处理加对乙酰氨基酚低浓度(25 μmol/L)、中浓度(50 μmol/L)和高浓度(100 μmol/L)预处理1 h组.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能明显造成内皮细胞损伤(P<0.05),表现为细胞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可干扰过氧化氢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使内皮细胞活力增加,丙二醛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Caspase-3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可降低过氧化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及抑制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