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永平 《电力建设》2012,33(3):93-96
在电力工程建设初期,快速准确建立与国家坐标系统相一致的测区控制系统是电力工程测量的首要工作。为此,介绍一种全新的定位方式--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精密单点定位方式,分析该方式的定位原理,与其他定位方式进行了技经比较,试验分析其可靠性,提出具体工程应用方法。GPS精密单点定位具有传统单点定位的灵活性和相对定位的高精度特点,可以轻松解决电力工程测量中的首级控制起算坐标问题,从而避免了寻找国家等级控制点的高强度工作,尤其在灾后重建等特殊情况下更能体现其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GNSS精密单点定位原理,结合电力工程的实例,分别使用了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和传统差分定位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实验证明,精密单点定位可以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频载波相位观测值组合的GPS单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双频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出发,分析了GPS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因素,探讨了双频载波相位的线性组合方式,给出了其相应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筛选标准。经实际使用证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精度可以满足相关需求,更适用于工程导航应用。  相似文献   

4.
三维精密定位工作台的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维精密工作台快速定位系统的控制原理及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系统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快速定位,系统采用了独立伺服控制技术以及变结构的PID自适应控制算法,达到了满意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6.
对日本Shinsei公司的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USR60的调速特性和步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控制方法和负载变化对电机步进控制的影响并揭示了其中规律,提出了步进控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在电机特性实验研究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的经验公式对电机步距角的偏差进行修正,实现了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带负载时的等步距运行。提出的步进控制方法可实现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无位置传感器开环精密定位控制,控制精度达0.005°。  相似文献   

7.
针对加权最小二乘法定位精度不高,卡尔曼滤波对初始位置敏感以及噪声协方差固定不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将加权 最小二乘法和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伪距单点定位解算方法。 该方法首先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出接收机初始位置, 然后将该位置作为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初始值,再建立动力学模型来进行滤波。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移动窗口协方差估 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相比于传统卡尔曼滤波,能将单点定位精度提高 50%,收敛速度也提高了 90%。 该算法可以用在对精 度要求不高的民用导航和定位中。  相似文献   

8.
夏孝云  李华峰  姚志远 《微特电机》2013,41(1):17-19,30
针对某直线型超声波电动机设计了一种新型驱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新型嵌入式芯片PSoC3作为主控制器,其内部丰富的功能模块可实现驱动信号产生及电机位移检测,并可对驱动脉冲数目进行精确控制。系统采用改变驱动脉冲数方法实现直线电动机精确快速定位,为此对超声波电动机的脉冲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驱动脉冲数与电机步进位移关系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系统采用脉冲数查表控制法实现了三步以内0.5μm的定位精度。系统能够接收上位机位置指令并可反馈当前位置信息,具有大行程、快速定位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精密作动技术领域对精密定位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由蝶形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系统。该定位平台系统行程为50 mm?50 mm,以直线型增量光栅编码器作为位置反馈元件,通过上位机编程实现运动控制卡对精密定位平台系统进行控制。为了实现直线超声电机的驱动,设计了一种新型直线超声电机驱动器,实现驱动电压和驱动频率的独立控制。在控制过程中,通过使用复合控制技术,同时结合直线超声电机具有高分辨率步进的控制特性,最终使系统达到高精度运动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0~50 mm行程内,实现了小于0.28?m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郑荣进 《电气时代》2005,(5):100-101
目前,我国大部分10kV变配电站在站内设置总值班室,操作人员要定时到现场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作记录,这给现代化的管理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变电站内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电网零序网络基本稳定,在研究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域保护实现的变压器中性点地刀智能切换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了站域保护的标准化信息交互共享机制,通过对智能切换的逻辑原理及其具体实现方式的研究,实现接地刀闸的快速、可靠、自动控制。分析表明该智能切换技术解决了传统方式现场操作复杂、施工繁琐、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等问题。该技术可有效地实现变电站内变压器中性点地刀控制的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农网配电台区智能监控系统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农网配电台区的运行特点,开发了低成本的智能监控系统。系统分为监控终端、监控主站以及通信与安全模块三部分。基于配电台区的设计规范开发了典型监控终端;考虑到农电所下辖配电台区的数量限制,适度降低了主站系统性能要求;通过公网降低通信成本,通过软硬件加密保障数据安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设备试运行的经验,讨论了改进与升级,加强了智能控制保护开关与监控终端的配合。研发的农网配电台区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农网配电台区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变电室监控系统作用、构成和功能等要素的基础上,根据配电系统管理的要求,利用无线传感网实现对某商务中心的两个地下变电室内的高压柜、低压配出线进行电力监控。该监控系统采用三层管理方式,分别为站控层、通讯层与数据采集层,并利用ZigBee技术实现了变配电设备的分散数据采集,利用3G网络将分散的采集数据传送入商场电力监控中心,实现了变电室的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从而保证了用电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变电所是电网运行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电能传输、分配的任务.为保证变电所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在分析各种变电所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无线传感网构造出一个以无线通信方式为主体的多跳自组织通信网络,以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决策等功能.同时,为了保证视频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在无线传感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Wi-Fi功能,实现了变电所内所有自动化设备的有效监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无线局域网(WLAN)具有可靠性高、数据传输速率快、通信安全性好和移动性强的基本特点,是应用于难于布线、频繁变化、专门工程等场合的主要无线通信技术.在对比分析几种通信方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无线局域网为主要通信载体的变电站监控系统.该系统遵循IEEE802.11规范,无线电波工作在2.4 GHz频段,采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方式,同时局部应用了超宽带技术,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RS技术的变电站直流设备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技术的变电站直流设备监控系统.该系统由主站和直流监控设备构成,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线程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异常报警、数据统计、曲线显示、报表生成/打印和web等功能.系统采用GPRS网络通信方式,直流监控系统通过RS-485总线与直流设备通信,GPRS模块与监控计算机采用标准的RS-232通信.本系统采用专用连接方式,数据通信不经过Internet网络,Internet网络主机也不可以访问GPRS移动终端,这种组网方式可以整合现有资源,保证了实时通信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总线(CAN)设计了变电站监控系统。该系统选用DSP2407为系统微处理器,SA9904B作为电量的测量芯片,形成了底层变电站测量模块。该模块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该系统还可通过通信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变电设备的多状态量监测中面临的异构传感器接入困难、数据处理时延大、数据传输带宽占用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边云协同的变电设备多种状态量监测系统.设计了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的边云协同服务架构.研制了边缘计算装置,支持多种传感器协议的解析、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实现了变电设备在边缘侧的状态评价和边缘服务,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验...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电力设备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电力设备故障会产生温度异常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变电站红外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组网实现远程监控,对设备发热异常进行实时报警。利用基于空间位置约束和方向约束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实现异常发热区域的精确定位。对异常发热区域和温度较高区域打上视觉标签,分析温度变化情况,预防故障的发生和升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检测和定位设备温度异常区域,对温度过高区域进行持续监测并对故障进行预警,为变电站设备异常监测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