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E-cad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染色技术,对54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15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cad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50.00%)低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鳞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原发灶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比较,前者E-cad阳性表达率(21.43%)低于后者(6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与CD44v6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E-cad的低表达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转移关系密切.CD44v6在低分化鳞癌组织中低表达.E-cad与CD44v6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CD44v3及CD44v6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D44v3及CD44v6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71例舌鳞癌石蜡标本中CD44v3及CD44v6的表达.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CD44v3及CD44v6的表达与舌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舌鳞癌组织中CD44v3及CD44v6阳性百分数均高于癌旁组织中CD44v3及CD44v6阳性百分数(P〈0.001)。(2)舌鳞癌组织中CD44v3及CD44v6阳性百分数有统计学相关(Speamlan相关系数为0.494.P〈0.001)。(3)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舌鳞癌CD44v3及CD44v6阳性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及0.019)。结论舌鳞癌CD44v3及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它们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CD44分子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2例口腔不同部位的鳞癌及其周边扩大切除的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和癌组织的病理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D44表达在正常口腔粘膜表皮的基底细胞和部分棘层细胞的细胞膜上,同时在淋巴细胞上强表达。在鳞癌上皮组织中CD44的表达模式发生紊乱,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病理分化度较差的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CD44可以作为评价口腔鳞癌恶性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9例附有癌旁组织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及其中的7例转移淋巴结进行CD44v6的检测。结果:CD44v6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P〈0.05),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表达呈降低趋势,部分区域甚至不表达;发生淋巴结转移组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原发灶比较,CD44v6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P〈0.01),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原发灶CD44v6高表达,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原发灶CD44v6低表达。结论:CD44v6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CD44v6高表达有可能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CD44s、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 CD4 4 s及 CD4 4 v6与口腔鳞状细胞癌 ( OSCC)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 2 6例口腔鳞癌及其 11例转移淋巴结进行 CD4 4 s、CD4 4 v6的检测。结果 CD4 4 s、CD4 4 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鳞状上皮中显著下降 ( P<0 .0 5 ,P<0 .0 0 1) ;高度恶性口腔鳞癌中CD4 4 v6的表达水平较低度恶性者显著降低 ( P<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较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的CD4 4 v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 P<0 .0 0 1)。结论  CD4 4 s、CD4 4 v6表达下降在 OSCC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CD4 4 v6表达下降可作为预测 OSCC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8,16(3):0-200,I009
应用CD44v6单克隆抗体对30例口腔太细胞癌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实验发现:CD44v6在正常口 粘膜上皮中的基底细胞层及近基底1/3的上皮细胞膜上呈阳性表达,上皮表层细胞几乎呈阴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CD44v6与舌鳞癌分化程度、浸润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45例舌鳞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虽有随舌鳞癌侵袭转移能力增强表达逐渐减弱的趋势 ,但其与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方式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 (P <0 .0 5)。结论 CD44v6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其侵润及转移无关 ,不宜作为临床判断舌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3,(4):221-224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v5及CD44v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5及CD44v7在43例OSCC组织和13例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在13例OSCC转移淋巴结病例中,其对应的原发灶CD44v5表达高于转移灶(淋巴结),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7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原发灶病例中,CD44v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表达,CD44v7在原发灶、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v5及CD44v7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口腔念珠菌白斑中CD44H、CD44v3和CD44v6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口腔念珠菌白斑(oral camdidal leukoplakia,OCL)上皮中CD44H、CD44v3和CD44v6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炎症、癌变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9例OCL上皮中CD44H、CD4v3和CD44v6的强近性表达;重度异常增生上皮人武部出现低表达,与对照组非白念白斑一致;形成微脓肿或炎症密集区的上低表达。结论 口腔念珠菌白斑伴上皮理度异常增生者CD44H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舌鳞癌组织中CD44v3及CD44v6的表达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CD44v3及CD44v6作为预测舌鳞癌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单纯手术治疗的舌鳞癌石蜡标本中CD44v3及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3及CD44v6的表达与舌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1)生存期≤2年的舌鳞癌组患者CD44v3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4v6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生存期≥5年组(P值分别为0.049和0.004).(2)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只有淋巴结转移可作为舌鳞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分别为0.048和0.01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舌鳞癌组织中CD44v6和CD44v3阳性强度越高,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越短.但经Log Rank(Mantel-Cox)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舌鳞癌组织中CD44v3或CD44v6的表达与预后不良关系密切,但尚不能证明可作为舌鳞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及其受体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定量表达、临床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TM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n=12)和OSCC患者(n=59)肿瘤组织中OPN和CD44v6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统计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OSCC肿瘤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以及两种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OPN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OPN的表达与OSCC不同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在OSCC高分化和中低分化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4v6在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关系不密切。在OSCC中,OPN与CD44v6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OPN在OSCC存在过度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D44v6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且与OPN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癌前病变口腔上皮中细胞粘附分子CD44v3和CD44v6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4v3和CD44v6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 85例正常、单纯及异常增生的口腔上皮和口腔鳞癌中CD44v3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正常及单纯增生口腔上皮细胞膜有CD44v3和v6的强表达 ,上皮染成网状。上皮轻度异常增生变化不明显。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加重 ,上皮深层细胞出现CD44v3和v6低表达 ,染色变浅或无染色 ,12例重度异常增生者均出现低表达。同一标本中既有上皮单纯增生又有上皮中、重度异常增生的 9例中 ,8例有CD44v3和v6的低表达。鳞状细胞癌的浸润缘有上述低表达 ,部分转移灶较原发灶染色浅。结论 上皮中、重度异常增生时 ,CD44v3和v6表达下降。这种低表达可能与异常增生时细胞粘附力下降及癌变时发生基底膜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变异体CD44V的异常表达与某些恶性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我们对不同类型和临床期别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细胞CD44v6表达进行了定量测定。1 .材料及方法 :患者组 :7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中 ,良性1 7例、恶性 56例 ,临床分期依据世界抗癌联盟分期标准。恶性组患者平均随访 4 5年。取 6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组织作对照。其他恶变瘤包括 :角化囊肿恶变 4例、成釉细胞瘤恶变 4例、腺淋巴瘤恶变 4例。以搓网法制备单细胞悬液。每份标本用 2 0 μl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4v6工作液 (北京岳泰公司提供 )免…  相似文献   

15.
CD44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变中粘附分子CD44H、CD44V3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2例口腔扁平苔藓,其中糜烂型扁平苔藓14例,非糜烂型扁平苔藓48例,21例慢性盘状红斑狼疮,10例正常粘膜CD44H、CD44V3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扁平苔藓病损区组织的染色以基底细胞、棘层细胞下调明显。结论 CD44参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CD44v3和CD54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揭示其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黏膜及单纯性增生黏膜19 例,上皮异常增生黏膜22 例,口腔癌26 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3和CD54在正常及异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4v3和CD54蛋白在正常和单纯增生黏膜中不表达或微表达,在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黏膜癌中表达依次增高,3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44v3和CD54蛋白染色强度与细胞增殖程度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 CD44v3和CD54蛋白在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4v6、HIF-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两者相关性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和CD44v6在65例OSCC和20例正常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HIF-1α和CD44v6在O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8%和87.69%,均高于正常组织15.0%和10.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D44v6和HIF-1α在O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91,P〈0.01)。结论:HIF-1α和CD44v6在OSCC组织中呈过表达,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OSCC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E-cad、CD44V6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E 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ad)和CD44V6在口腔黏膜鳞癌及其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它们的异常表达与口腔黏膜癌变、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E cad、和CD44V6在 17例正常口腔黏膜、6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和 5 2例口腔黏膜鳞癌的不同表达。结果 :其中 ,E cad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口腔黏膜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 ;而CD44V6在正常口黏膜、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口腔黏膜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 ;同时 ,E cad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 ,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 ;E cad和CD44V6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负相关 ,同时 ,CD44V6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E cad和CD44V6在口腔黏膜鳞癌的分化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不良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 ,而E cad的表达则对患者有保护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初次手术后复发,又再次入院行复发灶切除术的多形性腺瘤病例10 例2 次术后石蜡标本及10 例正常腮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CD44v6检测,分析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关系.结果表明CD44v6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腮腺组织,在复发多形性腺瘤中呈现低表达.CD44v6的表达变异可能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20.
CD44v6在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口腔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粘附分子CD44v6在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口腔癌中表达的检测,探讨口腔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可能机制,评估其作为口腔癌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SCC)60例,疣状癌(VC)30例和皮肤基底细胞癌(BCC)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 对上述病例的外检标本进行CD44v6标记,光镜观察,结果分析。结果:CD44v6表达下调在SCC和VC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BCC和SCC、BCC和VC之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CD44v6参与了正常黏膜和皮肤表皮上皮细胞间的间质性粘附,在SCC、VC和BCC中可能更多地参与维持鳞状分化肿瘤细胞的上皮分化特性,与上述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没有明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