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刚 《现代保健》2013,(20):47-4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合并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以2010-2012年本院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合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16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分析样本,以2006-2010年在本院单纯采取血液灌流联合透析的35例为对照,分别采取单因素Х^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及协方差分析方法,探索组间的疗效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两组死亡率单因素Х^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死亡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治疗方法、年龄、服药剂量及送诊时间;(3)对出院时间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治疗方法、服药剂量和送诊时间;(4)经协方差分析,两组间死亡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合并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延缓死亡时间、缩短出院时间;(2)年龄越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越高;(3)服药剂量越大,死亡率越高,住院时间越长;(4)服药后进行及时抢救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半胱天冬酶(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40只)和血必净治疗组(40只),以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模型;TUNEL法检测脾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测定脾组织半胱天冬酶3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3+细胞比例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FasL、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脾脏FasL表达的IOD值为4.54±1.41,模型组较之明显增多,至48 h达757.96±188.10,假手术组大鼠脾脏Bcl-2表达的IOD值为594.05±183.32,模型组表达下降,于48 h仅为22.71±9.22,假手术组仅有少量细胞凋亡(0.87±0.51),半胱天冬酶3活性较低(4.34±1.34),CD3+细胞比例为63.49%;模型组于造模后4 h起脾组织细胞凋亡数增多达8.88±3.68,半胱天冬酶3活性升高至12.22±3.15,而脾细胞中CD3+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为52.09%;血必净干预后可明显降低脾脏FasL表达、促进Bcl-2表达,减轻脾组织半胱天冬酶3活化程度,减少脾细胞凋亡,并使CD3+细胞比例恢复正常。结论脓毒症时凋亡途径的活化使脾细胞过度凋亡,引起了免疫失衡的发生,血必净可以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减轻脾细胞凋亡,恢复脓毒症的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D对百草枯(paraquat,PQ)诱导HK-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常规培养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PQ组、UTI+PQ组、UTI对照组,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细胞内PQ浓度,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200 μmol/L PQ即能显著抑制HK-2细胞增殖,并且其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8 000 U/ml以下UTI对HK-2细胞仍无明显抑制作用.与PQ组比较,UTI+PQ组随着UTI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间PQ组比较,UTI+PQ组HK-2细胞内PQ浓度明显下降,除6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PQ组HK-2细胞内SOD活力明显降低,ROS、MD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比较,UTI+PQ组细胞内SOD活力明显升高,ROS、MD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Q组细胞上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比较,UTI+PQ组细胞上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可通过减少HK-2细胞内的PQ的蓄积来减轻PQ对HK-2细胞的氧化损伤及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血必净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由感染及各种非感染因素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血症等疾病中,疗效显著。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有强效广谱抗内毒素的作用,也有强效拮抗内源性炎性介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必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必净是复方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清热解毒、菌毒并治等功效.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有所拓宽,但近年来有关血必净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百草枯中毒后心肌炎应用组合型人工肾联合血必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百草枯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组合型人工肾联合血必净治疗,对照组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后心肌炎患者行组合型人工肾联合血必净治疗可以缓解低氧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简称血必净)对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9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26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A组23例,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点滴,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Bun、Scr)变化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Bun、Scr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A组治疗后Bun、Scr下降程度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急性肾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患者,女,64岁,主因体检彩超发现甲状腺肿物4年入住我院外科,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100nmHg,偶有发热、多汗、皮肤潮湿,无明显食欲亢进,间断心悸,饮食正常,精神及睡眠良好,大便小便正常。彩超示:甲状腺左叶低回声结节,不除外癌症的可能,甲状腺右叶多发结节(结节性甲状腺可能),甲状腺弥漫性质地改变,桥本氏甲状腺炎可能性大。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肿物、慢性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权  王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5):996-998,100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缺血再灌注组(I/R)、血必净组(XBJ),每组12只。通过阻断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组织TNF-α、IL-1β、IL-6的mRNA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肺泡壁明显增厚、间质内有大量多型核细胞浸润,肺组织MDA含量、MPO活性显著升高,TNF-α、IL-1β、IL-6mRN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血必净组上述指标则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的降低小肠缺血-再灌注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和下调TNF-α、IL-1β、IL-6等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血必净引发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2年2月国内期刊文献中涉及血必净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加以统计、分析。结果血必净所致不良反应中,最多的为过敏所致,且首次用药的初期阶段多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者可出现过敏『生休克。结论在使用血必净注射液前,应详细询问病史,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尽快、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醋酸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作用及对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经5、10、20 μmol/L醋酸铅染毒HK-2细胞24h后,Hoche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氧酶(LDH)活力、丙二醛(MDA)含量,DNA Ladder实验检测醋酸铅对HK-2基因组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Hochest33342-PI染色显示,染铅组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染铅组细胞胞质内出现空泡,核同缩,核膜结构模糊,并出现凋亡小体。染铅组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力及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K-2基因结果显示,染铅组出现较为明显的DNA损伤现象。5、10、20 μmol/L染铅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16%±2.94%、19.45%±2.73%、25.01%±3.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1%±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铅可促进HK-2细胞凋亡,进而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2.
氨磷汀对氢醌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氨磷汀对氢醌诱导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氨磷汀对苯骨髓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 ,分成空白对照组、氨磷汀组、氨磷汀 氢醌组和氢醌组。培养后 ,采用HT荧光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 ,DNA片段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ANNEXINV FITC加碘化丙啶 (PI)双染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的变化。结果 培养 10h后氢醌组可见大量的凋亡细胞 ,氨磷汀加氢醌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培养 8~ 12h ,氨磷汀加氢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氢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培养 18~ 4 8h ,氨磷汀加氢醌组的细胞坏死率明显低于氢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氨磷汀能抑制氢醌诱导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和减少坏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亚急性镉中毒致雄性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锌干预作用。方法50只成年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锌干预组,分别以不同剂量氯化镉溶液(0、0.4、0.8、1.6、1.6 mg/kg)行背部皮下注射,锌干预组同时给予硫酸锌溶液(3.50×10-4g/L)作饮用水自由饮用,连续染毒3周。检测精子活力、畸变和睾丸细胞凋亡。结果各组小鼠病理损伤自中剂量组开始出现,以高剂量组明显,锌干预组病理损伤小于高剂量组;各染毒组睾丸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随剂量增加,低、中剂量组的凋亡率逐渐增高,而高剂量组凋亡率低于中剂量组,锌干预组凋亡率高于高剂量组。精子成活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畸形率则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锌干预组精子成活率比高剂量组高,畸形率则显著降低。结论锌可降低镉中毒所致精子成活率下降和精子畸变率增高,但增加镉中毒时睾丸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作用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醋酸铅(5、10、20μmol/L)染毒HK-26、12、24、48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经铅(5、10、20μmol/L)染毒24h后细胞免疫化学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的转录与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铅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HK-2的增殖(P﹤0.01)。细胞免疫化学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醋酸铅组的Caspase-3转录与表达升高。结论醋酸铅可促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Caspase-3参与了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5.
HSP 70高表达对射线诱导的前体血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诱导热休克蛋白(HSP70)高表达对射线引起的前体血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前体血细胞分别在41℃温浴2h和加入砷酸钠诱导HSP70,然后射线辐照。对照前体血细胞则只是射线辐照而不预热。并用HSP70反义寡核苷酸链抑制HSP70合成,进一步观察HSP70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利用DNA碎片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HSP70的量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预热和砷酸钠都可以诱导前体血细胞HSP70高表达;预热同时可以增加细胞凋亡的基础量.HSP70高表达可以明显减少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在预热前导入HSP70反义核酸链到前体血细胞,就可以减少HSP70的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不论何种因素诱导的HSP70高表达都可以保护前体血细胞因为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植入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PQ)染毒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最佳植入条件.方法 20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PQ组(15只):腹腔注射质量浓度为20%的PQ溶液(15 mg/kg);BMSCs治疗1组:PQ染毒后6h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105、1×106、1×107、1×108个BMSCs(1 ml/只),每剂量组15只;BMSCs治疗2组:分别于PQ染毒后1、6、12、24 h经尾静脉注射BMSCs 1×107个/只(1 ml),每剂量组15只;BMSCs对照Ⅰ组:经尾静脉注射1×105、1×106、1×107、1×108个BMSCs(1 ml/只),每剂量组15只;BMSCs对照2组(15只):尾静脉注射1×107个BMSCs(1 ml/只),正常对照组(5只):大鼠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观察不同处理后1、3、7d各组大鼠肺湿/干比、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 PQ组大鼠染毒后3、7d肺湿/干比,染毒后1、3、7d血浆中TNF-α和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Cs治疗1组注射1×106、1×107个BMSCs后7d的肺湿/干比均明显低于PQ组,BMSCs治疗1组注射1×105、1×106、1×107个BMSCs后3、7d血浆中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PQ组,BMSCs治疗1组注射1×106、1×107个BMSCs后3d、注射1×105、1×106、1×107个BMSCs后7d血浆中MDA含量明显低于PQ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SCs治疗2组在染毒后1、6、12 h注射BMSCs后7d,肺湿/干比明显低于PQ组,BMSCs治疗2组染毒后1、6、12h注射BMSCs后3、7d血浆中TNF-α含量明显低于PQ组,BMSCs治疗2组在染毒后6h注射BMSCs后3d、染毒后1、6、12h注射BMSCs后7d血浆中MDA含量明显低于PQ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SCs对PQ染毒大鼠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效果与BMSCs的植入时间和数量有密切关系.染毒后6h、静脉注射1×107个BMSCs时肺湿/干比、血浆中TNF-α和MDA含量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MSC)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市第12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5例)及对照组(8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UMSC治疗.应用欧洲重症医学监护医学协会(ESICM)感染相关问题工作组制定的SOFA评分体系,结合我国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对患者进行病情序贯器官衰竭综合评分[SOFA(a)];同时行肺损伤评分(LIS)评价损伤程度.比较两组患者中毒后第1、3、5、7、14及15天后最大SOFA(a)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毒后第15天最大的SOFA(a)评分为(1.80±2.05),明显低于对照组(13.50±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IS(0.45±0.27)比治疗前(1.15±0.34)明显下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9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5例患者均存活,复查无诉不适,肝、肾、肺等功能复查正常.肺部CT复查1例患者左下肺后段原病灶部分未完全吸收,其他患者均未见异常.对照组8例患者有1例存活,其余7例均死亡.观察组患者在接受UMSC治疗期间无出现寒战、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UMSC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可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人胃癌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EPA作用于SGC-7901和MGC-803人胃癌细胞系24-72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凋亡,利用荧光探针rhodamine 123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水平,荧光光谱法测定凋亡效应酶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经10-40μg/ml EPA处理的胃癌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经40g/ml EPA作用72h后,SGC-7901和MGC-803细胞G0/G1期细胞的比例均增加(P=0.006、P=0.009)。经40g/ml EPA作用24h后,胃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47);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的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P=0.000),而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0)。在SGC-7901细胞中,caspase-3活性随着EPA(40g/mL)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EPA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激活线粒体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