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体破裂系的分数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3.
赵晋明  胡毅力 《地震地质》1996,18(3):277-281
片麻岩在真三轴压缩至主破裂的孕育过程中,沿σ3方向(与主破裂面斜交)的弹性波有显著的特征变化;P波、S波的初至波走时变化呈现略高~平稳~高值~(回降)的形式,走时比呈现平稳~低值~回升的变化特征。振幅呈现低值~平稳高值~下降~(低值)变化形态,振幅比呈现相对稳定~甚高值~回降变化形态。波列振幅衰减系数呈现稳定值~低值~回升变化形态。微裂隙的开闭和P,S波的非同步变化及相对变化量的不同是上述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内孔加压三轴条件下岩石的破裂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岩石孔压三轴仪,研究花岗岩和大理岩的破裂特性,探讨应力途径对岩石破裂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岩石的内孔水压致裂强度随围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2)在拉,压应力组合条件下,岩石呈现出拉破特性,引起岩石破裂的拉应力随着轴压增加而减少;(3)孔压致裂法获得的岩石抗拉强度值偏高  相似文献   

5.
在σ_1>σ_2>σ_3的真三轴压缩试验机上进行了弹性波在大理岩试件中传播时沿σ_2(x方向)和σ_3(y方向)的走时、幅值及衰减特性的实验研究。随着载荷应力增加,在x方向上,P波第一个波峰的走时t减小,幅值A减小;在y方向则相反。大约从破坏应力的95%开始,两个方向上t又都迅速增加,A减小,波列振幅衰减系数K也减小,这是真三轴压缩情况下的一种破裂前兆变化特征。Ⅰ型应力途径t开始迅速增加时的差应力值低于Ⅱ型  相似文献   

6.
徐东强  周昌达 《地震研究》1994,17(3):301-308
本文通过对岩石试件的真三轴压缩实验,分析了岩石试件卸载刚度KF与压力机系统刚度比值对岩石破裂型式及破裂前声发射相对平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F/KS>1时,岩石试件产生突发断裂;当KF/KS<1时,岩石试件产生缓裂,并且KF/KS的值越小,相对平静时间赵长;KF/KS的值越大,相对平静时间越短,而当KF/KS>3时,声发射相对平静时间为零。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例对岩石三轴实验数据的一些主要特点和适合应用的领域进行了探讨。结果为:①岩石的三轴抗压、抗剪强度随围压(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低围压时,呈线性增大;当围压超过某一值后,变为增长率逐渐下降的非线性增大;至更高围压后,抗压强度与围压的应力差、抗剪强度将趋于某一常数。②岩石的单轴强度是强度中的极小值。工程应用中应采用三轴强度,以降低造价、避免浪费。③在现有的各种岩石力学实验方法中,三轴实验得出的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相对最准确。④岩石三轴实验数据在与地学相关的领域内有着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自适应对消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自适应对消技术的优缺点,针对一些缺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由于常规自适应对消技术是通过迭代技术实现的,需要迭代一定次数后才能确定最佳参数,所以在信号起始位置和有效信号尾部收敛效果不好,从而影响滤波效果。引入hausdorff维数来约束地震信号,首先求取原始地震信号的hausdorff维数谱,利用有效信号与随机噪音维数的不同,将有效信号以外的随机噪音滤除,并将自适应对消中的参考噪声对应位置的随机噪音去除;然后将更新后的地震信号和参考噪声进行自适应滤波,从而得到一个优化的自适应对消滤波器。  相似文献   

9.
在围压条件下切口岩石破裂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地震的断层说观点在室温、围压600—1,200巴条件下研究了具切口的花岗闪长岩、辉长岩和大理岩试件的破裂发展过程。在连续增加的差应力作用下观测到:切口内部充填的软弱夹层首先发生剪切变形和破裂,接着在切口端部一侧扩展张性裂纹,然后在切口前缘方向扩展剪切裂纹,最后发生贯通试件的剪切和张裂-剪切主破坏。张裂纹扩展长度受到围压的强烈抑制。岩石的切口结构和岩性变化对破裂迹线的空间展布和主破坏机制有重要影响。讨论了实验结果在断层扩展型地震的形成过程及其在预报预测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腐蚀性介质和动荷载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水泥土的动三轴压缩试验,获取水泥土动应力试验参数,分析各种环境对水泥土动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硫酸钠溶液浓度小于0.03mol/L时水泥土的动强度逐步增大,当硫酸钠溶液浓度大于0.03mol/L时水泥土的动强度又逐步降低;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大,其动强度逐步降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0.03mol/L硫酸钠溶液的水泥土动强度逐步增大,而0.1 mol/L和0.3 mol/L硫酸钠溶液的水泥土动强度均逐步降低;水泥掺入比和围压越大,水泥土动强度越大;当溶液浓度小于0.03mol/L时硫酸钠环境对水泥土的动强度有增强效应,且浓度大于0.03mol/L时硫酸钠环境对水泥土具有腐蚀破坏效应,且硫酸钠溶液腐蚀效应大于氯化钠溶液腐蚀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杨太华 《地震工程学报》1995,17(1):10-14,22
本文在考察了节理化岩体的断裂力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形几何原理,建立起追踪裂纹裂分形模型,对不连续岩体的断裂韧性的分形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压剪试验得到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数维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采用标度变换法分别计算了1984年至1988年6月宁夏灵武地区中强地震序列的时间分布分数维,结果表明,1988年1月4日灵武5.5级地震后,中小地震序列的分数维显著增高(D=0.44)。文中还结合本区断裂构造特点和地震活动性分析,初步探讨了灵武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3.
Hausdorff分数维识别地震道初至走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识别在地震勘探、人工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全球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初至走时拾取的精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地震层析成像及演的精度.本研究以提高地震波初至走时拾取的精度及定量化程度为目标,利用计算地震道时间序列分数维的方法,实现了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自动拾取.本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地震道时间序列Hausdorff分数维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道时间序列的分数维在初至到达前后具有不同的数值,其变化点能够定量指示出初至走时的位置.本文还给出了利用该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初至走时拾取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常旭  刘伊克 《地球物理学报》1998,41(06):826-832
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识别在地震勘探、人工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全球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初至走时拾取的精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地震层析成像及演的精度.本研究以提高地震波初至走时拾取的精度及定量化程度为目标,利用计算地震道时间序列分数维的方法,实现了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自动拾取.本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地震道时间序列Hausdorff分数维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道时间序列的分数维在初至到达前后具有不同的数值,其变化点能够定量指示出初至走时的位置.本文还给出了利用该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初至走时拾取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内使岩石单轴压缩直至破裂,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其断面高度,用显微镜观测断面切片的剖线,所得数据用尺度法计算其分维,各种岩石的不同曲线的分维在1.002—1.028之间,与野外断层主迹线分维值相同.用切岛法计算整个断面的分维约为2.05左右.有关分析和计算认为,分维的大小与岩石破裂时所受力的方向有关,与采样步长有关,而与岩石样品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6.
岩石断面的分形测量及其分维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内使岩石单轴压缩直至破裂,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其断面高度,用显微镜观测断面切片的剖线,所得数据用尺度法计算其分维,各种岩石的不同曲线的分维在1.002-1.028之间,与野外断层主迹线分维值相同.用切岛法计算整个断面的分维约为2.05左右.有关分析和计算认为,分维的大小与岩石破裂时所受力的方向有关,与采样步长有关,而与岩石样品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7.
测井数据分维计算及其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形几何已成功地应用于储层表征,分维是储层一征和随机建模的控制参数,为了准确表征储层,必须精确地估计分维值。本文介绍了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储层分维值的三种方法:变尺度分析法(R/S分析),变异函数分析法、功率谱分析法,研究发现分维计算中对数据的分级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数据进行灰色累加生成。研究表明影响分维估计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四种:数据点数、数据概率分布、数据平稳性,无标度区,研究认为,现有的3种方法不能用  相似文献   

18.
鲁中南地区断层系统的分数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分维几何学的方法,对鲁中南地区活动断裂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维值可以表征断裂系的发育演化程度及不规则性和复杂性。断层分维值与地震活动水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宝生  李建国 《地震地质》1989,11(1):125-133
本文讨论了围压高达700MPa的条件下,发生实验变形的长石砂岩和石英砂岩的变形模式和变形机制。完整长石砂岩的脆延过渡带在200—400MPa,完整石英砂岩的脆延过渡带在250—350MPa,长石砂岩在600MPa围压以上出现高压脆化现象;两类切口岩石的稳滑粘滑过渡界限分别是200MPa和150MPa。不同的变形模式主要起因于程度不同的碎裂机制。文中还对矿物成分的影响、脆性行为之延伸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