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入组149例应用顺铂或蒽环类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全部入组患者分为中致吐性化疗组,即顺铂≤50 mg/m2或多柔比星≥40 mg/m2(或吡柔比星≥40 mg/m2或表柔比星≥60 mg/m2),高致吐性化疗组,即顺铂≥60 mg/m2.患者连续化疗2个周期,化疗前分别应用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如第1周期应用试验药物(帕洛诺司琼),则第2周期应用对照药物(格拉司琼),反之则相反.对比患者应用试验药物的化疗周期(试验组)与应用对照药物的化疗周期(对照组)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预防急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中致吐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72%、48.00%,高致吐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76%、52.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53,P=0.695x2=0.924,P=0.337).预防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中致吐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9.42% 、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3,P=0.031);而高致吐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7.29%、2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6,P=0.328).第24小时至第5天呕吐次数的比较:中致吐性试验组中位数0.0次、对照组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5,P=0.005).试验、对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程度也较轻.结论 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疗效确切,特别是在预防延迟性呕吐方面,帕洛诺司琼优于格拉司琼,且帕洛诺司琼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治疗止吐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放化疗中致吐机制及传递神经递质的多样性、治疗药物药理特点的多样性决定了临床药物选择的多样性,且同类药物间也存在用药特点的差异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的呕吐,其形成呕吐反射的神经递质主要为多巴胺、乙酰胆碱、组胺、5-羟色胺(5-HT3)和神经激肽(NK1)。近年来,临床使用的药物主要为5-HT3受体拮抗剂和NK1受体拮抗剂。5-HT3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作用机制大致相同,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与受体的作用方式、亲和力、量效曲线关系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物代谢酶的差异。阿瑞吡坦为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NK1受体拮抗剂,与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合用被列为高致吐化疗和延迟性呕吐的标准药物治疗方案。2006年,ASCO修订委员会颁布了新版肿瘤患者止吐药应用指南,该指南中把止吐药物定位为:1)较高治疗指数药物;2)较低治疗指数药物;3)辅助药物。对肿瘤化疗高度、中度致吐的止吐治疗中,均将上述较高指数的3类药物联合或组合应用。对低度止吐的化疗方案,则适当使用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奥氮平预防含顺铂、表阿霉素的高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高致吐性方案化疗2个周期,随机交叉应用A→B方案或B→A方案进行预防性止呕处理。A方案(空白对照组):盐酸帕洛诺司琼0.25 mg d_1+地塞米松10 mg d_1~d_3,静推;B方案(奥氮平组):A方案基础上,加用奥氮平10 mg d_(-1)~d_5,睡前口服。主要研究指标为患者化疗后5天内急性(0~24 h)及延迟性(25~120 h)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CR)率,同时评估奥氮平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最终完成2个周期化疗并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共50例,脱落2例。奥氮平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急性恶心(88.0%vs.52.0%,P<0.05)、延迟性恶心(72.0%vs.20.0%,P<0.05)、延迟性呕吐(86.0%vs.64.0%,P<0.05)方面CR率更高的,而在急性呕吐方面两组CR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0%vs.86.0%,P>0.05)。奥氮平止呕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口干、疲劳、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均少见且程度较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加入奥氮平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致吐性化疗方案致急性恶心、延迟性恶心与呕吐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和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ADM)体外对胰腺癌细胞(Aspc-1)的作用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5-FU、DDP和E-ADM单用及合用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应用中效原理判定药物合用的效果.结果单用或合用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也增加.5-FU和DDP合用时小剂量时产生协同作用(CI<1),大剂量时产生拮抗作用(CI>1).5-FU和E-ADM、DDP和E-ADM合用时产生轻度拮抗作用(CI>1).结论 5-FU和DDP合用时的相互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5-FU和E-ADM、DDP和E-ADM合用时在不同浓度表现为轻度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GEM与DDP联合治疗复发性乳腺癌患者36例.化疗剂量:GEM 1 000 mg/m2 d1、8静滴;DDP 25 mg/m2 d1~3静滴;21天为一个周期,至少治疗两周期.结果 CR 3例,PR 17例,SD 10例,PD 6例,总有效率(CR+PR)55.5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61.11%和58.33%,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1.11%.结论 GEM联合DDP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可耐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奥旦西龙(ondansetron)是5-HT_3受体的阻断药,在对抗抗癌药引起动物和人的呕吐,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本实验分别从呕吐潜伏期,呕吐次数和呕吐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国产奥旦西龙(广东开平侨光联合制药厂研制并提供)与市售枢复灵(Glexo公司出产的奥旦西龙商品名)对抗顺铂和环磷酰胺(CTX)在狗的致吐作用。 一、ig奥旦西龙对抗顾铂致呕吐作用 犬20只,体重15.0±1.8kg,♀♂兼有,分为4组,每组5犬。两组分别给予奥旦西龙0.1mg/kg和0.5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枢复灵0.5 mg/kg。  相似文献   

7.
化疗呕吐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困难,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常规抗呕吐治疗效果甚微。目前临床常用化疗药中,有致吐作用的达三十余种。其中,致吐作用较严重的有顺铂、L-门冬酰胺酶、放线菌素D、氮芥、卡氮芥、环己亚硝脲、阿糖胞苷,氮烯咪胺、5-氟脲嘧啶、柔毛(正定)霉素、环磷酰胺等。恶心呕吐不但造成病人肉体痛苦及精神沮丧,而且  相似文献   

8.
细胞毒化疗中出现的严重和持续呕吐使病人难以忍受,且易发生意外.顺铂致吐几乎100%.有6%病人因此拒绝顺铂化疗. 据报导,止吐剂以胃复文(Metoclopramide)和大剂量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iods)最佳.据此,作者以该两药为基础,分别加用适量氟哌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四氢叶酸钙(HDCF)与5-氟脲嘧啶(5-Fu)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中胃癌10例,结直肠癌18例,CF300mg静滴2小时,连用5天,5-Fu 500mg于CF滴完后立即静滴,连用5天,DDP30mg静滴,连用3天.结果总有效率(CR+PR)57.1%,胃癌与结直肠癌的有效率为50%和61%.主要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静脉炎和Ⅰ~Ⅲ骨髓抑制.结论该方案毒性低,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晚期胃肠道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师弘  贺新  李红  王伟  王伟  张贺龙  宋扬 《现代肿瘤医学》2018,(24):4018-4021
目的:评估福沙匹坦、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三联方案预防高致吐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接受高致吐性化疗方案初次化疗的患者81例,根据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方案的不同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二联方案预防CINV。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福沙匹坦。对比两组化疗后急性期(0~24 h)及延迟期(24~120 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恶心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2% vs 69.0%,P<0.05);急性期观察组呕吐有效控制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呕吐延迟期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4.4%和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福沙匹坦三联方案对高致吐化疗方案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致乳腺癌患者的恶心呕吐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9年2月~2001年12月应用西艾克(VDS)、顺铂(DDP)、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食管腺癌14例,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1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TPF方案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临床疗效,选取禹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26例,应用TPF方案化疗[紫杉醇(TAX)135 mg/m2,d1;顺铂(DDP)20 mg/m2,d1~d5;5-氟尿嘧啶(5-FU)500 mg/m2,d1~d5;每3周],观察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69.2%,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0.0%,恶心和呕吐为61.5%,血小板减少为30.7%,腹泻为7.7%,脱发为19.2%,肝功能异常为34.6%,肾功能异常为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采用紫杉醇加小剂量DDP和5-FU联合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加盐酸帕洛诺司琼给药次数对预防含顺铂高度致吐性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如皋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含顺铂高度致吐性化疗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盐酸帕洛诺司琼使用情况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在化疗第1~3天治疗前30 min静脉推注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50例在化疗第1天和第3天治疗前30min静脉推注盐酸帕洛诺司琼,两组均观察1个化疗周期,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及给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化疗急性期呕吐有效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呕吐、延迟期恶心及延迟期食欲减退的有效控制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含顺铂高度致吐性方案多日化疗患者中提高盐酸帕洛诺司琼给药次数,具有增强预防恶心呕吐疗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华康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接受以顺铂为主或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交叉采用该药和国产已上市的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结果:接受顺铂为主化疗(顺铂组)14例及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蒽环类组)29例肿瘤患者均先后采用华康格拉司琼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二者对预防强致吐和中度致吐化疗药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与呕吐,疗效基本相同;不良反应基本相似,以便秘、疲倦及头痛为多见,但程度轻,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国产新药华康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联合用药对SGC-7901胃癌细胞及胃癌耐药细胞株 SGC-7901/5-FU细胞增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在小剂量DDP、5-FU联合用药前后SGC-7901与SGC-7901/5-FU存活率的差异,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GC-7901与SGC-7901/5-FU中p53、Fas/Fas L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DP与5-FU均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且有浓度相关性;尤以DDP联合5-FU后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明显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P<0.01),小剂量DDP联合应用5-FU时效果最明显,但对SGC-7901/5-FU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小于SHC-7901;小剂量联合DDP+5-FU,p53、Fas L 基因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的5-FU组或DDP组 (P<0.01),而Fas基因表达则相反.结论:小剂量DDP联合5-FU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耐药株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效果弱于非耐药株.p53、Fas/Fas L基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重要作用,在小剂量DDP联合5-FU比各单药应用组基因的改变更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持续静脉输注联合顺铂(DDP)、大剂量三苯氧胺(TA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45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持续静脉输注NVB DDP 大剂量TAM,对照组20例采用持续静脉输注NVB DDP。采用NP方案(NVB DDP)。结果观察组CR5例,PR15例,总有效率80%,中位生存期13·5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8%、36%;对照组CR1例,PR8例,总有效率为45%,中位生存期7·5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6%、5%。两组毒性反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感觉性神经病、脱发。结论NVB持续静脉输注联合DDP、大剂量TAM是治疗晚期NSCLC的较为有效而安全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四氢叶酸钙(HDCF)与5-氟脲嘧啶(5-Fu)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中胃癌10例,结直肠癌18例,CF300mg静滴2小时,连用5天,5-Fu 500mg于CF滴完后立即静滴,连用5天,DDP30mg静滴,连用3天.结果总有效率(CR+PR)57.1%,胃癌与结直肠癌的有效率为50%和61%.主要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静脉炎和Ⅰ~Ⅲ骨髓抑制.结论该方案毒性低,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晚期胃肠道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草酸铂(L-OHP)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抽签法随机分成L-OHP组38例,顺铂(DDP)对照组38例.两组均在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行放射治疗.L-OHP 130 mg/m2,静脉滴入,d1;亚叶酸钙(CF)100 mg/m2,静脉滴入,d1~d5;5-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入,d1~d5.DDP30 mg/m2,静脉滴入,d1~d3,CF100 mg/m2,静脉滴入,d1~d5.放射治疗鼻咽部6~8周总剂量66~78 Gy/(30~39)次;颈部淋巴结6~8周总剂量60~70 Gy/(30~35)次;颈部5.5~6周预防剂量50~54 Gy.结果:L-OHP组有效率为57.9%,DDP组有效率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HP组呕吐发生率(18.4%)显著低于DDP组(50.0%),P=0.003;L-OHP组肾毒性(7.9%)显著低于DDP组(34.2%),P=0.005;L-OHP组与DDP组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7.9%(52.6%)、60.5%(57.9%)和47.4%(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毒性的发生率L-OHP组(57.91%)较DDP组(13.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L-OHP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与DDP相近,但L-OHP有较少的胃肠道反应和肾毒性发生,其毒副反应主要是L-OHP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 (OND)对顺铂 (DDP)所致呕吐的预防效果和合理的止吐方案。方法 :对2 4 0例接受含DDP方案化疗的患者 ,观察对比OND单用和联用地塞米松 (DXM ) ,以及胃复安联用DXM ,对DDP的止吐疗效。结果 :OND联用DXM组的有效率高达 94 .0 % ,与OND单用组 ( 88.2 % )相似 ,且每日 1次给药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均明显高于胃复安加DXM组 ( 35.1% )。结论 :ONP联用DXM每日 1次给药的止吐方案 ,对预防DDP所致呕吐疗效较满意 ,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