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母乳喂养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期间,发现许多对母婴喂养的不利因素。我们在母婴喂养的宣传及贯彻落实过程当中,总结出了适应于广大乳母喂养的基本对策。1 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或缺乏信心 由于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代乳品不断增多,尤其对代乳品宣传过多,使某些人误认为采用代乳品喂养比母乳喂养好。加之妇女(产妇)就业率的增加、家庭模式的改变、住院分娩的增多(母婴分室、延迟开奶、定时抱奶、加喂糖水等),使许多母亲不能及时喂奶,而影响了乳汁的分泌或母乳不足而丧失哺乳信心,致使用母乳喂养的婴儿明显减少。 对策:从产前开始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产前检查、咨询门诊和孕妇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让产妇及其家属(丈夫、母亲或婆婆)接受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使每位孕妇有对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产前产后对乳房进行有效而正确的护理是保证纯母乳喂养的关键。往往产妇在进行纯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如乳头凹陷、乳汁不足等问题,导致纯母乳喂养失败,影响母婴双方健康。因此,产前产后对乳房进行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婴儿早吸吮与母亲乳汁分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耕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20-1821
目的:研究剖宫产婴儿早吸吮与母亲乳汁分泌的关系。方法:对69对剖宫产母婴(A组)与阴道分娩正常的母婴172对(B组)早吸吮对促进乳汁分泌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早吸吮可使新生儿正确学会吸吮姿势,对术后早期母乳喂养成功有促进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母亲术前、术中实施心理护理,坚持术后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可使母亲术后3天内乳汁早分泌,多分泌,增强纯母乳喂养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导致母乳不足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促进乳汁分泌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2010年1~6月分娩实行母乳喂养的产妇720例,其中乳汁不足219例占30.4%。对219例产妇进行母乳不足的原因分析,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导致乳汁分泌不足主要原因为:母亲喂奶次数少、吸吮时间短(48.4%)、过早添加辅食(44.3%)等因素。通过对每个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219例产妇中204例(93.2%)乳汁分泌明显增多。结论针对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能使乳汁分泌充足,成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李盛平 《现代保健》2011,(25):92-9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2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由专职护士对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渗透,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6%,纯母乳喂养率86%,对照组产妇乳汁充足61.8%,术后的纯母乳喂养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剖宫产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笔者收集了所在科室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340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剖宫产术后体位的限制、产妇怕痛的心理、认为乳汁不足的心理、认为药物对乳汁有影响的心理及哺乳影响体形的心理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为此,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对策,增强产妇对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并使之坚定决心。由此说明剖宫产术后是完全能够实施纯母乳喂养的。  相似文献   

7.
乳汁瘀积产妇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汉平 《工企医刊》2007,20(3):50-50
产妇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乳汁淤积产妇的护理不当,会引起产妇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造成乳汁分泌下降,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缺乏等现象,从而影响母乳喂养率.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对乳汁淤积的产妇进行舒适护理,有利于消除其消极情绪,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降低了乳腺炎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院内影响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对407例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产妇通过接受系统的母乳喂养宣教和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结论 医院内医护人员在各个环节对产妇指导和护理不足是一个影响纯母乳喂养成功不容忽视的因素,医护人员应该从产检开始,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产科收治并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00例,按产妇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及更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第4日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例数及其比例。结果:术后第4日出院时,观察组:产妇乳汁充足,纯母乳喂养133例,纯母乳喂养率88.7%,乳汁中量17例,混合喂养率11.3%,无人工喂养;对照组:乳汁充足77例,纯母乳喂养率为51.3%,乳汁中量48例,混合喂养率为32%,乳汁极少25例,人工喂养率为16.7%。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中医穴位按摩及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方法 产科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喂养技术并进行干预措施,增强母亲哺乳的信心.结果 产妇术后心情舒畅,乳汁充足,纯母乳喂养率达92%.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技巧的培训,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是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剖宫产日益增多,致产妇术后创伤疼痛,进食少,泌乳开始时间晚,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由专业医护工作者对有针对性的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5%,纯母乳喂养率90%,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母乳舍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是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剖宫产日益增多,致产妇术后创伤疼痛,进食少,泌乳开始时间晚,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由专业医护工作者对有针对性的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5%,纯母乳喂养率90%,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于硕  赵缨 《医疗装备》2023,(20):6-9
目的 探讨不同母乳喂养问题、使用吸奶器对乳汁不足产妇产后42 d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10月在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产后访视的6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产妇的人口学资料,随访其第1次产后访视后7 d内的乳汁分泌情况和产后42 d的母乳喂养情况。分析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低的影响因素,比较使用和未使用吸奶器产妇产后7 d内的乳汁分泌量。结果 60名产妇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为18.3%。吸奶器使用是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因素,使用吸奶器的产妇第3、4、5天的日平均泌乳量高于未使用吸奶器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汁不足产妇产后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较低,产后访视时医师应指导其正确、合理地使用吸奶器,以增加产后早期的乳汁分泌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辖区内在桐庐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母婴同室病区产妇962例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符合相同条件经统计分析无差异的母婴同室病区产妇952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母亲掌握母婴相关知识和技能,适应母亲角色,纯母乳喂养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母亲奶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发挥了家庭的支持作用和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了产妇及家庭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促进了家庭和谐,有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6个月内婴儿母亲纯母乳喂养知信行情况,并根据婴儿母亲手机利用需求提出方便、有效、可行、易于接受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在深圳市3个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进行6个月内儿童常规体检的婴儿母亲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1.2%,非纯母乳喂养主要原因为自述母乳不足(42.01%),按需哺乳知识知晓率最低(47.7%),母乳喂养知识主要来源为医务人员(50.1%),纯母乳喂养组与非纯母乳喂养组在母乳喂养信心(χ2=7.131,P=0.008)、家人支持(χ2=5.648,P=0.017)、开奶时间(χ2=45.083,P<0.01)、母婴同室(χ2=19.765,P<0.01)、夜间哺乳(χ2=15.666,P<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显示86.8%的婴儿母亲愿意通过手机接收母乳喂养知识.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医务人员应加强母乳喂养宣教,鼓励产妇家属共同参与,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用工单位提供便利支持母乳喂养,医院落实爱婴医院政策,发挥手机快捷、互动平台作用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6.
《rrjk》2017,(16)
目的 :探究在剖宫产术后,使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针对4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并将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产妇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并归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为母乳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其中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7.5%,对照组仅为77.5%,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较高,组间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对其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其能够促进产妇自身身体情况的改善,促进乳汁分泌。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林妙丽 《中国校医》2013,27(12):889-890,892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困难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选择厦门市第三医院产科分娩、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全体初产妇,用问卷对2组乳母有关喂养困难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乳喂养信心不足、乳母自认乳汁不足、乳母对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开奶时间(12 h后)、新生儿哭闹等因素对母乳喂养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妇自认乳汁不足、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分娩方式(剖宫产)开奶时间(12 h后)、乳头凹陷、新生儿哭闹、病房条件(母婴不能同室)、产妇睡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模仿婴儿吸吮乳头式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初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3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母婴分离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模仿婴儿吸吮乳头式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首次泌乳量>5 ml时间、不同阶段泌乳量、乳房肿痛、母乳喂养和产后抑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首次泌乳量、不同阶段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乳房肿痛和产后抑郁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模仿婴儿吸吮乳头式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母婴分离初产妇乳汁分泌,建立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母亲角色转变,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徐博 《中国保健》2008,16(1):66
多年来,我院开展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得到社会及家庭的认可和支持,产后乳房护理又直接关系到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亲的健康.过去产后乳房护理是由家属进行,由于他们不能正确的掌握乳房护理操作,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为加强对母婴同室的管理,达到全面落实母乳喂养,对500例产妇,采用了乳房按摩的方法,进行乳房护理.  相似文献   

20.
产后访视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忠琼  李青慧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41-1942
目的:探讨剖宫产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以及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方法: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婴320例,常规28天内家庭产后访视,采用口述描绘结合询问婴儿小便等情况,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的母乳喂养分类法分类。结果:剖宫产组比顺产组纯母乳喂养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后便秘、尿道炎发生率高于其他疾患,新生儿黄疸问题与湿疹发生率高于其他疾患,差异有意义。结论:剖宫产对母乳喂养的成功有影响。产妇健康问题主要是乳汁不足、产后便秘、尿道炎,新生儿健康问题主要是黄疸、湿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