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生物降解处理地下有机污染物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合多学科的研究结果,阐明了多孔介质中有机污染物和细菌微生物运动的形式,规律及其相互作用。采用二重孔隙介质模型,给出在裂隙含水层中建立其运动方程组与推导孔隙及裂隙交界面上交换关系的原则。以好氧菌及厌氧菌共存系统为例,得出具体的控制方程系统和交换关系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松花江水中混合细菌为降解微生物 ,研究了系列取代芳烃在自然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性。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顺序为 :-COOH >-OH >-CH3 >-OCH3 >-NH2 >-Cl >-NO2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预测研究 ,预测效果很好。所研究化合物中 ,多数取代苯酚、苯甲酸和少数取代苯胺在自然江水中可以被微生物快速降解 ,而苯环上含氯、氨基和硝基的物质 ,比较难于降解 ,因此 ,它们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大。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乍物稳定性的研究是近年来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生物稳定性控制指标与配水系统中水的牛物稳定性关系,并分别就BD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AOC(生物可同化有机碳)、TP(磷),以及AOC-TDWMS和用细菌生长潜力(BGP)各自的测定方法及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生物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的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生物反硝化脱氮是目前饮用水处理脱氮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综述了饮用水生物脱氮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并对生物脱氮工艺的几种类型及最新的技术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植被过滤带的污染物去除效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植被过滤带(vegetative filter strips,VFS)污染物去除效率与VFS特征参数(长度、坡度、植被类型)、污染物特性之间的关系,归纳了计算VFS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结果表明,VFS长度与污染物去除效率呈一定的相关关系,坡度改变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无明显影响,农药的有机碳吸附系数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有较大的影响;VFS去除效率经验模型可以依据VFS的长度来估算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同时可以计算不同粒径泥沙的去除效率,针对氮、磷、农药也能估算不同去除方式(如下渗、吸附等过程)的贡献率;耦合了水文模型与污染物去除机制的物理模型也在逐步完善中,VFSMOD就是代表。未来需要加强VFS对其他面源污染物如胶体、纳米颗粒物去除效率的研究,关注VFS在流域尺度上的污染物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是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具有现实意义.论述了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指出了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并讨论了余氯量、有机营养物、水力条件、温度、管道的腐蚀和结垢等因素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当今评价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各种体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生物处理中生物量的脂磷法测定   总被引:74,自引:9,他引:74  
简要介绍了目前水处理微生物学中常用的生物量测定方法 ,选取修改后的脂磷法测定了3种饮用水生物滤池的生物量分布 ,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与之进行了比较。后者测得的生物量仅为前者的 0 70 %~ 5 75 % ,两者比值与原水营养水平正相关 ,说明在寡营养的饮用水生物处理中 ,生物量以脂磷法测定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森林对污染物湿沉降过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四川乐山市沙湾区德胜钢铁公司附近的马尾松林、香樟林这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以及土壤渗透水的污染物离子浓度并和裸地相对比,以期了解这3种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过滤作用。研究结果如下:①大气降水的SO42-、NO3-、Cl-和F-浓度分别为30.36 mg/L,3.56 mg/L,1.41 mg/L,0.75 mg/L,表明SO2是该区的最主要酸性污染物质。②马尾松、香樟林群落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污染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大气降水,表明森林对大气污染物具有显著的截留作用。马尾松林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污染物离子的总量高于香樟林,表明马尾松林对酸性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高于香樟林。③两种林型的土壤渗滤水的污染物质含量比起树干径流有比较明显下降,这表明土壤对酸性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截持和吸附作用。④对输入和输出不同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各离子含量比较,并与裸地相对照发现,森林生态系统均对污染物起到了明显的拦截和积蓄作用。综上,森林生态系统对酸沉降具有明显的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水质模型中污染物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河流纳污能力数值模拟问题,污染物扩散衰减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针对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之间河段,基于Mike21建立平面二维水质模型,以氨氮为典型污染物分析河流纳污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衰减系数对流量、本底浓度及有无衰减过程等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相比本底浓度,流量的改变对污染物扩散过程的影响更为明显;污染物扩散范围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本底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增大衰减系数将使污染物扩散范围减小,且高流量低本底浓度时衰减系数的取值范围较大,使得影响范围变幅最大。  相似文献   

11.
水处理工艺过程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太湖流域某湖泊水源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特性,考察饮用水处理各工艺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原水以小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小于1k Dalton的有机物占36.1%;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高,尤其对分子量在10k Dalton以上的有机物去除率达32.7%以上,但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低,其中分子量小于1k Dalton的有机物反而增加了12.6%左右。超滤深度处理工艺中PES膜工艺对小分子量有机物,特别是分子量小于10kDalton的有机物去除率达76.4%,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砂滤出水分别下降了22.0%和11.2%;PVDF膜工艺对各分子量有机物均有较好的去除,但对大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优于小分子有机物,其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砂滤出水分别下降了28.8%和6.3%。  相似文献   

12.
Both a theoretical and an empirical model were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the formation of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 during drinking water biofiltration. Four pilot-scale biofilters with ceramsite as the medium were fed with different acetate loading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MP formation. Using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measured parameters, the theore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substrate and biomass balance. The results of this model matched the measured data better for higher SMP formation but did not fit well when SMP formation was lower. In order to better simulate the reality and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measuring the kinetic parameters, a simpler empirical model was also developed. In this model, SMP formation was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fed organic loadings and the depth of the medium, and a much better fit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
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氯酚类污染物的浓度、结构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叙述了氯酚类物质的生物降解性。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降解氯酚的微生物种类,从好氧生物降解、厌氧生物降解、厌氧好氧协同降解、共代谢降解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微生物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一些降解机理,对今后微生物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臭味问题的相关研究。首先,详细阐明了饮用水中臭和味的重要来源;其次,从感官、仪器、综合分析法等三个方面,简述了臭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指出了制定滤后水、出厂水、管网水及二次供水中致臭物质量化标准限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根据臭和味的来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温度和反冲洗对生物滤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和生物量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有机物的去除率和去除量受温度影响不明显,温度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和去除量有一定影响;反冲洗使生物量减少,同时提高了生物活性,有机物、氨氮的去除率在反冲洗2 h后基本恢复到反冲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BOT模式下的小区直饮水运营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青 《给水排水》2005,31(1):81-83
通过对广东一些小区 BOT 模式下的直饮水工程预期成本效益、实际投资、运营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提出1000户以下的 BOT 模式盈利能力不强,在投资时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除铁除锰科学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的水资源中,含铁锰的水源占有很大的比例,除铁除锰技术是水质工程界长久的研究课题。以历史文献为依据,铁锰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机制为基础,解析百余年来除铁除锰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和必然趋势,从而明确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Septic wastewater,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earance of sulphide, is known to cause problems in sewage systems (corrosion and odour), at treatment plants (e.g. inhibition, sludge bulking) and for human beings (toxicity). Sulphide formation in sewers may be prevented by increasing the redox potential, either by oxygen/air injection (aerobic conditions) or dosage of nitrate (anoxic conditions). The effect on the nitrification capacity in a biofilm process of an anoxic wastewater as compared to a septic wastewater has been studied. The main change in wastewater quality as a result of nitrate dosage is reduced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and insignificant sulphide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ulphide concentration of 0.5 mg/1 had a considerabl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nitrification activity. The sulphide and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ptic wastewater caused together a 30–40% reduction of the nitrification capacity as compared to the anoxic wastewater, even with pre-aeration and pre-precipitation with Fe3+. The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wer as a result of the anoxic conditions created by the addition of nitrate, resulted in a maximum nitrification capacity when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was removed by pre-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颗粒活性炭(IBAC—GAC)技术对以湘江(长沙段)为原水的给水厂常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IBAC—GAC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91%以上,最高达到98.64%,有机物去除率较高,CODMn去除率基本稳定在40%左右,其对汞、镉等重金属离子也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出水浊度低,可保持在0.8NTU以下,出水细菌总数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中下游的地表水具有低碱低硬的特点,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化学稳定性,提出了石灰石接触池工艺,该工艺具有维护简单、管理方便、运行安全和成本低廉等优点。石灰石接触池工艺中,石灰石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石灰石接触池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石灰石溶解特性的主要因子有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不溶杂质以及单位体积空隙的表面积。当碳酸钙含量高于98%时,溶解效果非常理想。不溶杂质容易在石灰石表面生成残渣层,降低传质速率。单位体积空隙的石灰石表面积和石灰石的粒径、球度、孔隙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