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采用室内大三轴试验对不同密度与不同加筋层数的加筋碎石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加筋复合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并对试验结果与加筋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的加筋效果与加筋层、填料密度以及加筋材料等有关,加筋土的加筋机理符合“准粘聚力”理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2.
土工格栅加筋土及其在桥梁接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土工格栅加筋土的作用机理、加筋材料、应用领域及施工方法,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此技术具有显著的效益,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的使加筋土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从加筋土界面特性试验、强度特性试验、加筋机理试验3个方面出发,对多年来国内外在加筋土试验设备、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有规律性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筋土技术理论落后于工程实际应用,并针对加筋土试验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发展应进一步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工合成材料在土木、水利、港口与海岸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对土工合成材料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加筋土的界面特性、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加筋土计算理论、方法和界面特性试验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加筋土技术在码头陆域高填方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在加筋高填方区内修筑码头桩基,在堆载作用下码头桩身的被动荷载确定是其内力与变形求解的关键因素。基于局部塑性理论,开展了堆载作用下加筋填方区桩身水平被动荷载的计算推导,并得出了桩基剩余推力及剩余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开展了堆载作用下加筋高填方区桩身被动荷载研究,验证了理论推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开展了不同因素下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分析和合理桩间距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动三轴系统对碳纤维加筋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实验与研究。采用了混合加筋与分层加筋两种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加筋与分层加筋最佳加筋率分别为0.45%、0.15%,并且分层加筋加筋效率优于混合加筋。循环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加筋土的抗变形能力及稳定应变幅值远高于素土。加筋土动模量普遍高于素土的动模量。素土弱化参数普遍高于加筋土,素土和加筋土模量弱化参数整体变化趋势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7.
李彦娜  董科 《船舶工程》2016,38(1):78-81
研究铝合金加筋板结构的极限强度,有利于充分发挥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潜力和结构的后屈曲承载能力。本文将广义切线模量理论应用于铝合金加筋板结构的轴压极限强度计算,并推导了适用于加筋板的协调参数、极限弯矩系数及结构系数等相关参数的解析算式,建立了铝合金加筋板结构的强度利用率函数,从而得到结构的极限强度,进一步完善了广义切线模量理论在加筋板结构极限强度研究领域的应用。通过将广义切线模量法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其适用性与可靠性,可用于工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
柏德胜 《中国水运》2014,(1):249-250,252
在我国基础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基础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茶的进行之中。而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特种结构,加筋土挡土墙这种支挡结构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矿山工程等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较为常见。文章以开封黄河公路大桥为例,在论述了加筋挡土墙发展以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其工程地质情况,对其加筋挡土墙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且指出了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难点,以期给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
对复合接筋带加筋土路基的施工过程、工艺以及加筋土路基工程中档墙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描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指标,并分析了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拉拔试验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筋土界面的摩擦特性是现代加筋土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彻底弄清加筋机理和建立加筋土理论体系的关键。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影响筋土界面摩擦特性的因素多,情况复杂,加之目前由于实验设备及方法的限制,有许多问题还未能彻底搞清楚。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此问题上的一些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试验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丁天平 《水运工程》2006,(11):49-52
通过室内和现场实验,分析航道护岸软基加固中土工格栅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加筋垫层的沉降特性,并进行经济适应性比较.为土工格栅在航道护岸工程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Smith方法,应用梁-柱理论、理想弹塑性假设、平截面假设和塑性铰理论建立了加筋板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导出了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并编制成FORTRAN计算程序.应用作者导出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分析计算了Reckling 23号模型总纵极限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导出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和计算程序正确可靠,可供船体结构设计和使用.本文还对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加筋板单元的载荷-缩短行为、横向压力、材料屈服强度和腐蚀等.  相似文献   

13.
加筋板结构振动声强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结构声强法研究了加筋板结构振动能量的传输、分布和耗散特性。首先介绍结构声强分量的计算和声强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功率输入和输出的计算公式。在数值算例中,利用有限元法对3种常见的加筋板模型进行了简谐集中力作用下的响应计算,然后通过编制Matlab程序计算结构声强分量,并进行结构噪声源的定位,实现能量传输和衰减的可视化。同时针对不同的加筋形式对能量传递路径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研究了不同加筋板阻尼器能量耗散特性。最后以舰船平台板架为例揭示了结构声强技术在舰船振动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设计材料用量相同的复合材料帽形加筋板和T形加筋板,基于2种结构的应变规律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应变计算结果,提出在筋内部铺设光纤光栅的方案,并制作试验模型进行应变试验测试。将理论应变分布规律、有限元应变计算结果、电阻式应变片测试结果和光纤光栅应变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应变测试结果的线性度要优于应变片。对于帽形加筋板和T形加筋板,光栅的单向应变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误差分别为6%和4%,剪切应变误差均为23%,且上述误差均小于应变片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间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阻尼处理多向加筋板的振动响应及声辐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种加强筋且横向加强筋为大小两种不同结构的典型加筋船板,考虑船板的弯曲振动,并计及船板内侧敷设粘弹性阻尼材料的阻尼处理和船板外侧重流体作用力,借助无限大板理论和经典波动法,建立了解析数学模型,导出了加筋船板在宽频单位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和远场水声辐射计算方法.通过典型实例的数值计算,讨论了小筋、阻尼等主要设计参数对辐射效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水声学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严驰  冯驰 《港工技术》2006,(1):38-41
运用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分析了堤坝下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效果,揭示了土工合成材料不同位置的加筋效果,对比探讨了软基路堤与密实地基路堤的加筋效果,并且采用动态规划法搜索的临界滑动面对不同位置的加筋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各种加筋材料与土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用经编土工格栅作为加筋材料的砂砾垫层.其加筋效果最好。在分析国内外加筋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筋垫层的实用计算公式.并以泉州市朝天门城楼工程的土工格栅垫层地基为例进行计算,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18.
应用有限元法对加筋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进行固有振动特性和导纳特性分析。基于一阶剪切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采用4节点Mindlin壳单元进行结构离散,通过动力学原理建立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方程,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针对双向加筋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不同结构模态阻尼系数、不同激励位置、不同边界条件和加筋的疏密程度对结构原点导纳及跨点导纳的影响。依据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研究舰船复杂结构振动能量的传递和隔振效果,为追求最佳振动和声学设计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交加强的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艇或潜水器耐压壳的一个常见的破坏模式是失稳屈曲破坏。本文采用Smith壳体线性稳定性理论,并且引入了加强筋贡献系数的概念,编制了一个实用的稳定性分析程序(BACSOS)。通过大量的计算,初步证明BACSOS程序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实验或分析结果均有较好的吻合。该程序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它对于有加筋的、无加筋的、单向或双向加筋的,各向同性或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圆柱壳均可以进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粘弹加筋层合圆柱壳的阻尼振动和层间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层壳理论并在壳厚方向采用二次插值函数推导出粘一弹加筋层合圆柱壳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出简支粘弹加筋层合圆柱壳阻尼振动的解。对粘弹层合圆柱壳,所给出的振动频率和结构损耗因子与A.Okazaki的结果吻合良好。分别计算了粘弹加筋层合圆柱壳对应的低阶频率、结构损耗因子和层间横向应力幅值,并分析了粘弹性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很高的层间横向应力是低频振动中引起粘弹层合圆柱壳分层破坏的主要因素,而采用适当模量的粘弹性阻尼材料将有效地降低层间横向应力的幅值,特别是层间法向正应力的幅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