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留置胃管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ALI)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神经内科近2年留置胃管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留置胃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7例,其中57例发生获得性肺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65.52%。结论留置胃管患者误吸、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是发生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制酸剂的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机体抵抗力低下也是发生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必须加强对留置胃管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家庭老年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家庭老年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调查近3年出院的108例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现状,对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发生各种感染83例,其中69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感染的83.13%;因误吸、胃→咽部→下呼吸道逆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受凉感冒、更换胃管不及时也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加强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增加营养摄入、及时更换胃管、加强预防误吸的健康宣教,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5月在医院外科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感染因素。结果 62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6例,感染率为9.0%。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术中气管插管、术后鼻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是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显示,高龄、合并呼吸道疾病、吸烟、气管插管、鼻胃管留置时间长、下床活动时间晚为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合理、正确的围手术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腹腔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手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9月干疗外科收治的47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结果在47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9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62例,感染率13.19%,占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的52.10%。结论侵入性操作(插胃管、留置管道、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卧床、呕吐、使用质子本泵抑制剂、基础疾病是引起老年患者腹腔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腹腔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减少老年患者腹腔术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潜在的危险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脑干梗死后伴有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是否留置胃管分为留置胃管组57例和未留置胃管组21例,总结住院期间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道梗阻、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留置胃管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6.3% (15/57),未留置胃管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1.0%( 17/21),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留置胃管组入院4周后体重为(56.2±13.2) kg,留置胃管组入院4周后体重为(65.3±13.5) 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留置胃管组2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两组在吞咽功能恢复和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感染、呼吸道梗阻、胃肠功能障碍以及营养不良等是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潜在的危险,留置胃管、加强排痰和促进功能恢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可能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3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2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析患者痰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2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20例,发生率为8.93%。20例肺部感染患者经痰液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0株,其中13株为革兰阴性菌,占65.00%,革兰阳性菌5株,占25.00%,真菌2株,占1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骨折至入院就诊时间长、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手术时间长、全麻、有吸烟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贫血均可能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术前积极纠正患者贫血、治疗合并症、改善肺功能,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可能会降低术后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获得性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的28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各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28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8.2%,感染组死亡率为38.7%,非感染组死亡率为13.7%;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是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全麻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综合管理,重点防控,同时提高医护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翟庆侠 《中国保健》2006,14(8):105-105
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因、预防及护理,本文主要介绍术前呼吸道准备和术后呼吸道管理的方法,预防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有利于提高手术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控制老年胃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5月67例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的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100例未发生术后感染的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其胃癌组织类型、吸烟史、手术情况及抗菌药物应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手术情况及抗菌药物应用是影响老年胃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性别及胃癌类型对老年胃癌术后医院感染无明显影响;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手术情况及抗菌药物应用均为影响老年胃癌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手术及抗菌药物应用均为影响老年胃癌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有吸烟史、麻醉时间过长、复苏时间过短、长期留置胃管及长期留置导尿管、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的患者,其胃癌术后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肺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以预防与降低肺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7月14 741例肺部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感染部位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4 741例肺部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5例、292例次,感染率1.80%、例次感染率1.98%,各年度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前5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留置尿管相关、血液、器官腔隙,分别占59.93%、21.92%、6.17%、3.77%、3.43%;肺部肿瘤患者留置尿管使用率0.77%,各年度留置尿管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肺部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预防与控制,减少留置尿管等有创操作,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5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5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为13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7.8%,医院感染例次数为159例,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5.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使用抗菌药物、病室环境、侵入性操作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结论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以降低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76例老年患者医院内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某医院老年住院患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发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7年4月至2001年4月间某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218例老年患发生医院感染198例,医院感染率为8.93%,其中76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肺炎,发病率3.43%,占同期老年患医院感染的38.38%。结论 老年患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发生与其呼吸道免疫学特点,基础疾病及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广泛、长期应用有关。应加强对老年患的呼吸道护理和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医院2008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57例,占71.2%,其中下呼吸道31例,占38.7%,上呼吸道26例,占32.5%,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1例,占13.7%;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以及住院时间>14d是胸外科术后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结论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是胃肠道;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外科医师在临床中应充分的给予重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采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要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等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326例心血管疾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及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出院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8%,感染部位下呼吸道157例次占48.16%、上呼吸道66例次占20.25%、泌尿道40例次数占12.27%、胃肠道感染33例次数占10.12%、皮肤软组织18例次数占5.52%。结论心血管内科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必须加强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住院颅脑损伤全气管切开术后4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对病原学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调查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72.5%,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例次感染率82.7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5株,占76.1%,其次革兰阳性球菌6株,占13.0%,真菌5株,占10.9%;调查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及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等治疗,气管切开置管时间越长、住院天数越多、下呼吸道感染率越高,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结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置管时间长、住院天数多、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是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工鼻对ICU负压病房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以及人工鼻对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播散的拦截效果。方法:使用人工鼻前后,计数ICU负压病房空气中菌落株数并比较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而研究人工鼻对ICU医院感染细菌扩散的拦截作用。结果:使用人工鼻前后计数ICU负压病房空气中菌落株数及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对1CU负压病房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作用以及对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播散的拦截效果显著,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病案室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出院患者病历资料并结合前瞻性监测. 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14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9人次,部位31例次数,而发生呼吸道感染达24人次,感染率16.67%,部位26例次数,部位例次率18.06%;感染因素与侵入性操作(如插胃管和留置管道、吸氧)、使用组胺H2受体阻断剂及患者年龄大、卧床、贫血程度等有关.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率高,应加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申素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80-2481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采取相应的有效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某院2009年1月~12月51875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51875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12例,感染率0.79%;感染例次512例,例次感染率0.9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4.38%,下呼吸道感染31.05%,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19.14%。结论建立建全医院管理体系,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强化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倾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素,改善医院环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