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动脉胰腺局部置管持续灌注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奥曲肽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43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0例除常规治疗外,应用改良Seldinger法置导管于胰腺病变供血动脉,以奥曲肽25μg/h连续输注24~48h。对照组23例经静脉全身应用奥曲肽,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血液淀粉酶较对照组下降迅速,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治愈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治疗组分别为15.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3.50%和26.1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局部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奥曲肽治疗SAP较静脉用药有更好疗效,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比较川芎嗪(TMP)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与费用,笔者对9年间收治的268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进行疗效分析。8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常规组),7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TMP组),10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奥曲肽组)。 结果示,TMP组和奥曲肽组血清淀粉酶(AMY)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腹痛和腹部压痛缓解的时间也比常规组缩短(P<0.05);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且TM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西药费用较奥曲肽组低,平均住院天数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 提示TMP疗效近似于奥曲肽,但费用远较奥曲肽低,是一种效价比高的治疗AP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醋酸奥曲肽在恶性肿瘤肠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对恶性肿瘤致肠梗阻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总结1996年8月至2004年6月间收治的51例恶性肿瘤并发不全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常规治疗组19例,予以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肛管排气、营养支持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醋酸奥曲肽联合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2例,予以醋酸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次/8h;合并上述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胃管是否拔除以及不同梗阻部位对醋酸奥曲肽疗效的影响等指标。联合治疗组症状缓解20例(63.1%),常规治疗组仅4例(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胃肠减压量(398±152)ml/d,常规治疗组(834±306)ml/d,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对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可明显缓解肠梗阻,减少胃肠减压量。  相似文献   

4.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多中心回顾研究报告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多中心回顾研究报告上海市胰腺外科协作组1)奥曲肽(Octreotide,即善得定Sandostatin)用于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治疗虽已有数年,但对于其疗效及治疗机制仍存在着不同意见。为此特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院42例恶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为奥曲肽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变化,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量,中转手术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奥曲肽组腹胀、腹痛缓解率78.3%(18/23)较常规组36.8%(7/19)有明显改善(χ2=7.409,P=0.006);奥曲肽组胃肠引流量(409.1±32.4)ml显著少于常规组(605.7±45.9)ml(t=-16.237,P=0.000);奥曲肽组中转手术率21.7%(5/23)显著低于常规组63.2%(12/19)(χ2=7.409,P=0.006);治疗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奥曲肽组(4.1±1.3)d显著短于常规组(6.5±2.7)d(t=3.773,P=0.000);治疗后奥曲肽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KPS评分为(61.2±7.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45.1±7.8)分(t=4.910,P=0.000)。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改善胃肠道肿瘤所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转手术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奥曲肽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大作  赵华 《腹部外科》1999,12(3):144-144
奥曲肽(生长抑素8肽,Sandostatin,善得定)用于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已有十数年,但对其疗效至今仍有争议。我们将收治确诊的重症胰腺炎(SAP)保守治疗的病人89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S组)43例和5-FU(F组)46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9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非绞窄性)患者分为奥曲肽常规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8h)、加倍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4h)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症状、胃肠减压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奥曲肽加倍剂量组在缩短腹痛时间、减少胃肠减压量、降低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及空腹血糖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但总有效率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倍剂量奥曲肽治疗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诱导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奥曲肽对TGF-α诱导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奥曲肽对肝癌细胞TGF-α分泌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奥曲肽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影响。结果奥曲肽明显抑制细胞核内TGF-α诱导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使肝癌细胞TGF-αmRNA指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TGF-α诱导的EGFR mRNA指数的增加具有明显抑制作用。Western-blot显示,奥曲肽明显抑制TGF-α诱导的ERK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显示,TGF-α作用后,胞核染色明显加深,奥曲肽与TGF-α同时作用后胞核染色明显减弱。结论奥曲肽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分泌TGF-α,抑制EGFR表达和阻断EGFR信号传导,从而抑制TGF-α诱导的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997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503例SAP中合并ARF的5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用直线回归(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SAP合并ARF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AP合并ARF的发生率为10.7%,病人的年龄、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CT评分)、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CS(腹腔间室综合征)、感染及局部并发症等因素对ARF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54例中,死亡18例(33.3%),同时合并ARDS和MODS是增加病人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是否伴有胰周感染对病人的病死率影响不显著。结论早期液体复苏、控制病情发展、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及积极有效的引流是预防SAP并发ARF,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肠梗阻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常规保守治疗组相比.加用奥曲肽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胃肠引流量减少.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治愈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均P〈0.01);然而,两组中转手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能明显改善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ͷ��������֮�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一直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且远期疗效又甚差。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胰腺外科的同道们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以求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因此,胰头癌的手术方法很多,名称亦多达十余种,如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xtended pancreatoduodenectomy)、改良的或合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性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