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来宝 《陕西中医》2008,29(3):264-26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方(香附、红藤、败酱草、当归、赤芍、桃仁等)内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内外合治,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清热利湿化瘀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国英 《陕西中医》2010,31(3):276-27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用中药当归、丹参、红藤等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5%,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清热利湿化瘀之效。  相似文献   

3.
张二峰  习红  张翠 《陕西中医》2005,26(12):1293-1294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化浊类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基本方(丹参、赤芍、泽兰、当归等)内服配合灌肠方(黄连、黄柏、黄芪、党参、黄芩、丹参、赤芍、川芎等)灌肠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利湿化浊,活血通淋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丛萍  刘向红  张宁海  高晓丽  王月喜 《陕西中医》2007,28(10):1350-1351
目的:观察化瘀除湿类中药配合清热解毒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内服化瘀除湿药(当归、川芎、泽兰、薏苡仁、桃仁、乌药、蒲公英、车前子、五灵脂、红花、延胡索),配合灌肠方(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皂刺、川楝子、三棱、莪术)治疗湿热血瘀型慢性盆腔炎60例。对照组60例内服妇科千金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70%,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服加灌肠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华 《陕西中医》2010,31(3):288-28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采用西药加中药内服(蒲公英、红藤、茯苓皮、败酱草、金钱草等)及灌肠、理疗治疗,对照组68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74%,对照组为55.88%,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约组(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6.
张励 《国医论坛》2018,(2):52-53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方内服联合灌肠佐治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应用替硝唑、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方内服联合灌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方内服联合灌肠佐治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胡国玲  王鑫 《陕西中医》2007,28(10):1347-1348
目的:观察盆腔炎治疗仪配阴道投放活血清热类中药与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盆腔炎治疗仪及配套中药(丹皮、桃仁、三棱、莪术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84%,两种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盆腔炎治疗仪配合阴道放药,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提高免疫功能,且经济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慢盆汤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陕西中医》2007,28(11):1475-147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化湿,活血化瘀止痛类中药配伍,外治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采用自拟慢盆汤(透骨草、赤芍、红藤、丹参等),保留灌肠;对照组68例,口服止痛化症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9%。结论:慢盆汤灌肠治疗盆腔炎,能直达病所,有活血、清热、解毒、化湿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张效兰  任国秀 《陕西中医》2010,31(3):271-271,325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在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5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中药保留灌肠和静滴抗生素,对照组45例患者静滴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可以促进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要海红  马启明 《光明中医》2013,28(6):1181-1182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21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50例用固本止痛汤加减内服配合外用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用中成药治疗,观察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2%,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率23.33%,总有效率4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固本止痛汤加减内服配合外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秋玉  孙平 《陕西中医》2007,28(3):285-28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中药内服活血消症汤(丹参、赤芍、当归、桃仁、桂枝、香附、川楝子、青皮、车前子),并以灌肠方(丹参、赤芍、鸡血藤、三棱、败酱草、皂刺等)。对照组55例予中药予以单一活血化症汤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9.1%,总有效率81.8%。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疗效,共同促进盆腔炎症的吸收和松解。  相似文献   

12.
尹耀东 《陕西中医》2012,33(11):1448-1449
目的:通过观察微波理疗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探讨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治疗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理疗和中药红藤汤(红藤、蒲公英、延胡索、鸭跖草、紫花地丁、败酱草、野菊花等)灌肠,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0%;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无产生抗药性;所有患者痊愈后均接受6个月随访复查,对照组复发16例(占21.3%)、治疗组复发5例(6.7%),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两者联用达到调理气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红 《陕西中医》2007,28(11):1472-147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温阳类中药配伍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采用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大黄、黄芩、黄柏、桂枝)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抗生素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6例,占82.50%,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治愈17例,占42.50%,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桂灌肠剂有抗炎、抑菌,活血温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中药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陈丽华 《陕西中医》2007,28(3):287-28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汤剂(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红藤、败酱草等)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抗感染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各取所长,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冬青  黄健玲 《陕西中医》2007,28(11):1465-1467
目的:探讨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中药经前内服通经方(香附、丹参、赤芍等),经期内服止痛方(益母草、三七、郁金等),经后内服慢盆方(赤芍、败酱草、延胡索等);中药毛冬青灌肠液灌肠及中药四黄粉外敷多途径治疗本病74例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4.59%,总治愈率为67.56%。结论:以湿热瘀结为主要证型的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多途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补肾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继伟 《陕西中医》2008,29(4):416-417
目的:观察补肾通淋、清热利湿类中药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补肾通淋方(黄芪、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具有补肾通淋,清热利湿的功效,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合热敏灸(经期热敏灸)以及中药内服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0),采用针刺、经期热敏灸、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等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n=40),采用药物静滴、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针刺合经期热敏灸以及中药内服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纯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应用抗生素与理疗,Ⅱ组应用抗生素与理疗基础上加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63.33%,Ⅱ组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比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秦 《陕西中医》2010,31(10):1356-1357
目的:总结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体会。方法: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对照组4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及护理。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存在着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方法能明显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有效改变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张晓慧  李军 《陕西中医》2012,(9):1139-1141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在西医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行气止痛、滋阴补肾、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及和胃止痛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6%;治疗组总有效率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8月发现,对照组Hp感染复发16人,复发率为42.11%;治疗组复发仅1例,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清热化湿、活血化瘀、行气补虚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