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间接压裂新方法。根据煤体基质岩块与裂缝的渗流物性规律,以及常规水力压裂又很难适应煤层的特殊地质特性,提出在煤层相邻的砂岩部位进行压裂构想。其机理是煤岩的裂缝传导率差,易被压碎产生煤粉且有突出的各项异性、应力集中的特点,煤层中的面割理垂直于煤层,垂向渗透率通常高于水平渗透率,面割理的方向性使煤层与间接压裂诱导水力裂缝自动沟通,形成高传导渗流通道,从而促进煤层气的解吸和渗流。  相似文献   

2.
变压吸附浓缩低甲烷浓度煤层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两塔真空变压吸附装置,对低甲烷浓度的煤层气进行了浓缩实验。实验中研究了两种活性炭、三种不同的流程以及均压时间和节流孔径等操作参数对解吸气甲烷浓度和甲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和分离因子都较大的活性炭更适合用作浓缩煤层气的吸附剂;上下不同步均压流程比其他两种流程有更好的浓缩效果且上、下均压时间都存在着最佳值;节流孔径对甲烷回收率影响较大,为同时保证解吸气甲烷浓度和甲烷回收率,需要选择合适的节流孔径。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吸附浓缩低浓度煤层气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铝对锶的干扰效应及计算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计算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铝的方法,利用铝对锶的干扰效应,以多项式作为表达锶-铝间干扰效应的数学模型,在已知锶含量的溶液中,以锶空心阴极灯测定锶铝混合液的吸光度,并从数学模型中解出铝的浓度,从而间接测定了铝。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美科技水平以及对于煤层气开发起步时期的差异,价值两国煤层气储层物性等的差异,导致中美两国煤层气开发现状有着极大的差别。文章主要从煤层气产气量的主要因素——煤储层上着手,通过对中美主要煤层气开发盆地的地质的地质条件进行对比研究,讨论煤储层存在差异的原因。最终提出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樟树叶片中叶绿素提取的条件,优化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测定参数,建立了用无水乙醇作提取剂在研磨条件下提取叶绿素、用石油醚萃取以分离出有机镁、用0.8mol/L盐酸反萃取,使镁进入水溶液。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萃取液中的镁含量,从而间接测定樟树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103~116%,相对标准偏差为4.8%。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层气特点以及开发过程中压裂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项以套管注入、高排量、活性水携砂为主的煤层气清水压裂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在山西沁水盆地SH煤田现场应用实践了6口井,并获得成功,压后正处于排水阶段,出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性能退化现象,电池性能退化必然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设备故障,因此电池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定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现阶段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主要有两类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一种ELM间接预测的方法,本文将对这种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8.
吸附处理煤层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其难点是经济高效地分离CH4和CO2.本文针对煤层气的沸石分子筛柱吸附床建立了控制方程与定解条件,只考虑甲烷和二氧化碳二元组成采用控制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处理,采用TDMA算法编制程序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对模拟结果的...  相似文献   

9.
郭利 《中国科技博览》2009,(35):314-314
介绍了闻接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测原理和常见的检测分类,并重点研究了基于现代的分离技术的联用分析技术-流动注射-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将该法与其它手段结合使用,可为这种分析技术提供更广阔的前景,使原子吸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试》2017,(Z1):24-28
随着能量计量方式不断被提出,间接法测量天然气热值成为能量计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天然气场站中大多选用在线气相色谱仪对管道天然气组成进行持续分析检测,并通过GB/T 11062——2014规定的计算方法来间接测量天然气的发热量,这也是最快速可行的方法。以济南输气站在线气相色谱仪为研究对象,结合间接法测量天然气热值的过程,对过程中存在的每一个能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按照不确定度传递原则,对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最终该文中天然气热值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88%(k=2),对应于热值的不确定度为0.34 MJ/m~3。  相似文献   

11.
开采煤层顶板环形裂隙圈内走向长钻孔法抽放瓦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开采煤层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该煤层、采空区和邻近层的卸压解吸瓦斯。由于煤层松软,顺层钻孔施工难,不便钻孔抽放瓦斯。若对采空区实施大面积抽放,工程难度大,而且抽不出高浓度瓦斯。因此,寻找瓦斯运移的裂隙通道和瓦斯富集区,实施有效的瓦斯抽放工程是实现高效瓦斯抽放的技术关键。采用实验室相似材料试验、数值模拟计算和工业性试验研究方法,研究寻找采场上覆岩层中环形裂隙圈形成机理和位置,把抽放钻孔布置在环形裂隙圈内,进行“环形裂隙圈内走向长钻孔法”瓦斯抽放。这种瓦斯抽放技术使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的开采和瓦斯抽放分层区进行  相似文献   

12.
爆破震动卸压增透抽采瓦斯是消除井筒揭穿低透气性煤层煤与瓦斯事故的根本措施。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气爆冲击震动卸压范围对井筒揭穿煤层卸压增透防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冲击震动卸压范围较小时,井筒揭穿卸压煤层后,煤层无支承压力增高区的出现;当卸压范围较大时,则依次出现支承压力三区,且支承压力增高区的宽度有随卸压范围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冲击震动卸压存在一临界卸压范围,当卸压范围超过该临界范围时,煤层支承压力曲线由单峰特征转变为内外双峰特征,且外峰值小于内峰值,内峰值还明显小于无卸压和不超过该临界范围卸压范围时支承压力单峰值,还能使支承压力增高区向煤岩体深部转移,显著降低井筒揭穿瓦斯煤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灾害发生的频度及强度,为气爆冲击卸压防治井筒揭穿煤层突出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甲烷中微量气体标准物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条件;考察了该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得出甲烷中微量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在(1 ~50)×10-6(mol/mol)范围内,方法不确定度小于1%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对重量法制备的系列气体标准物质量值进行了分析方法的比对,一致性验证结果在1%内吻合.该项研究成果代表国家最高实验室参与了...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甲烷中微量气体标准物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条件;考察了该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得出甲烷中微量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在(1~50)×10-6(mol/mol)范围内,方法不确定度小于1%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对重量法制备的系列气体标准物质量值进行了分析方法的比对,一致性验证结果在1%内吻合。该项研究成果代表国家最高实验室参与了国际计量委员会组织的CCQM-K66的关键比对,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获得了国际的等效度。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甲烷中微量气体标准物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条件;考察了该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得出甲烷中微量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在(1~ 50)×10-6(mol/mol)范围内,方法不确定度小于1%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对重量法制备的系列气体标准物质量值进行了分析方法的比对,一致性验证结果在1%内吻合.该项研究成果代表国家最高实验室参与了...  相似文献   

16.
燃烧气体容量法测定碳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燃烧气体容量法测定碳量的误差来源,对测定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低透气性本煤层增透技术现状及气爆增透防突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是高瓦斯低透气性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的根本措施。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我国高瓦斯低透气性本煤层采用的大孔径钻孔、密集交叉钻孔、水力冲孔、水力割缝、水力压裂、深孔爆破等主要技术的增透效果进行评述,指出了各增透方法的优劣及适用性。在充分借鉴深孔爆破和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优点之上,提出了采用高压气体爆破致裂进行高瓦斯低透气性本煤层增透防突的新技术,即气爆增透技术;基于理论分析,揭示了气爆增透新技术的冲击震裂和尖劈压裂增透机理,指出了支撑气爆增透技术工程实践应开展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煤层气抽采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抽采量的准确预测,对煤层气开发利用工作的科学决策和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可夫理论的结合,建立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煤层气抽采量进行预测分析。首先建立煤层气抽采量的GM(1,1)预测模型,确定其变动趋势和初始预测值,然后应用马尔可夫理论对初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GM(1,1),更适用于随机波动性较大的序列预测问题,因此将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用于煤层气抽采量预测是合理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Utilizing a reduction scheme for nonlinear models, a procedure is presented for analyzing the accuracy of measuring systems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of indirect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20.
云南煤炭资源量达439×108t,煤层气资源约为45×1010~50×1010m3,占全国总量的1·85%,广泛分布于21个聚煤区内,其中14个煤区和7个煤田,但其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分析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煤层气地质构造选区条件,通过优选提出恩洪盆地、老厂—圭山盆地、镇雄盆地、昭通盆地等煤层气勘探方向,并分析和展望了云南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