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悬臂梁受力前后双曝光全息图进行再现,测量出干涉条纹序数与相对应的位置坐标,再利用最小二乘法求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2.
数字全息干涉法用于变形测量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周灿林  亢一澜 《光子学报》2004,33(2):171-173
介绍了数字全息干涉法的原理,针对激光散斑噪声对包裹干涉相位图样的影响,将小波去噪分析用于图样预处理,可以提高解相精度.用该方法对四周固定、中心加载典型试件的位移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可行.  相似文献   

3.
时间序列差分干涉术研究激波流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岗  罗景山 《光子学报》1997,26(3):262-266
本文用一种新的时间序列差分干涉术研究模型在超音速风洞中产生的激波流场.实.验中用调Q序列脉冲红宝石激光器作光源,用转镜扫描高速摄影机作为记录设备,结合单Wollaston棱镜差分干涉的方法获得了激波流场的序列差分干涉图.利用图象处理技术对干涉图进行图象处理,人机交互的方式采集数据,用条纹位移转换法将差分干涉图的条纹位移量转换为绝对干涉图的条纹位移量,然后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计算出了密度的相对分布值.  相似文献   

4.
数字全息干涉术用于微波等离子体推进器羽流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冯伟  李恩普  范琦  张琳  赵建林 《光子学报》2005,34(12):1833-1836
利用数字全息干涉术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推进器羽流场的分布特征,由所记录的羽流场的数字全息图,经数值再现,得到了羽流场的相位分布,进而计算出等离子体羽流场的电子数密度.通过相位倍增法增加了羽流场的干涉条纹密度,从而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羽流场的折射率分布.结果表明,数字全息干涉术是研究微波等离子体推进器羽流场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含冲击波流场干涉图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阎大鹏  朱兆清 《光学学报》1993,13(5):39-443
本文研究了含冲击波流场干涉图的图像处理方法,它包括干涉条纹的快束细化算法,冲击波波阵面的提取算法和时间序列冲击波波阵面的配准算法.根据这些算法,在PC-VISION 100图像处理机上开发了应用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定量计算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和压力分布,增加了流场干涉图的用途.  相似文献   

6.
电子学全息干涉术用于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赵建林  谭海蕴 《光学学报》2002,22(12):447-1451
探讨了用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双称数字全息干涉术)测量温度场分布及其变化的可行性,利用所设计的全息干涉实验光路,对一电烙铁头部周围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实时全息记录,进而利用一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及数字滤波处理再现出了反映温度场分布的全息干涉条纹图样,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光学全息干涉术相比,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借助于高分辨率CCD记录及高速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从而可实现光学全息图的数字化记录、存储和重现。同时,利用再现物场相位倍增原理还可实现对干涉条纹数目的倍增,或利用物场相位分布的直接计算精确获取任意两点间的相位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此外,由于能够在不改变光路的前提下以较高的重复频率完成光学全息图的记录,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可以用于记录三维物场的变化并接近实时地再现和测量三维物场的变化规律,因此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技术。  相似文献   

7.
详细讨论了全息干涉数据的物理意义,并对用Abel变换反演等离子体密度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了将等离子体折射率作有限的Fourier Bessel展开,在最小均方差的意义下求得展开系数,即进行Abel变换反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只要电子密度足够低(约0.1倍对应于探针光波长的临界密度),即使成象系统的物平面与对称轴有所偏离,所采用的方法仍有相当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双曝光全息干涉测量射体微小位移的一种实验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次南  黄绍书 《物理实验》1993,13(2):86-88,83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检测柱透镜象差的全息干涉法。文中详细介绍了全息干涉法的原理,具体实验以及有关调整问题。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光路按排简单。  相似文献   

10.
张晓青  施涌潮 《光学技术》2001,27(4):338-339
当用双波长全息干涉术通过单次曝光法或双曝光法对物体进行测量时 ,其效果相当于用一个等效波长λeq=λ1 λ2 /|λ1 -λ2 |对物体进行测量 ,扩大了测量波长的可选范围。采用莫尔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双波长全息干涉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不仅揭示出了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必然内在联系 ,而且还进一步证明了双波长全息干涉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从而扩展了双波长全息干涉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变截面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针对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在变截面通道中的升压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变截面混合腔中超音速汽液两相流的压力变化规律,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变截面混合腔中的渐缩部分的压力分布与出口压力无关、变截面通道的渐扩部分为一个单相流体扩压管、压力突变发生在变截面混合腔喉部和随着出口压力升高而激波强度增大、变截面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技术具有定流量特征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分流型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的摩擦阻力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水平管实验段由有机玻璃管制成,内径为40mm,所用的实验工质为:46#机械油,自来水和空气。油、气、水三相的折算速度范围分别为:0.05-0.51m/s、0.05-1.51m/s、0.02-50.6 m/s。按照气液界面总体特征将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的流型分为泡状流、间歇流(段塞流和弹状流)、分层流及环状流。对各种典型流型下的摩擦阻力压降应用改进的Chisholm关系式及油水两相压降关系式进行分析,对Chisholm关系式中的参数C进行了重新定义。发现改进的Chisholm关系式能够较好地对管内油气水三相摩阻压降进行预测,因此改进Chisholm关系式可以作为摩擦压降计算的通用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极限升压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极限升压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定量计算了各影响因素对极限升压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极限升压能力随混合腔进出口截面积比增大而增大;随蒸汽压力升高而下降;随引流系数变化存在最小值;随进口低压水温的升高略有升高。这些对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锯齿型通道流动和换热的周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锯齿型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周期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Re=550~700范围内,入口段后的各几何周期的平均Nu数已随时间发生振荡,且随Re数增大,振荡起始位置朝入口方向移动;发生振荡的各几何周期的流场、无量纲温度场虽然在同一时刻不尽相同,但在不同的时刻可以找到近乎相同的流场和温度场,而且各几何周期平均Ⅳu数其振荡幅度基本相同,对时间求平均值后也基本相同,因此仍具有周期性充分发展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5.
闫海青  唐晨 《物理与工程》2001,11(4):22-24,52
本文介绍了针对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系统硬件的建立、用于离面位移显示和计算的处理软件编制。  相似文献   

16.
多孔介质内受迫对流凝结时两相共存区的非达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多孔介质内受迫对流凝结时两相共存区的二维非达西流模型。分析了蒸气在多孔介质内沿水平平板和填充国管内受迫对流凝结时两相共存区的厚度。假定局部平衡和暂先假设蒸气为理想气体,化简了能量方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锯齿型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自维持振荡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从可视化实验中观察到,Re300时,流场随时间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Re300,流动出现了明显的回流现象,且随着Re数增大,回流形成的涡增大,流动产生的涡的位置随时间呈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在恒热流边界条件下,通道上、下壁面温度沿流动方向的变化与数值模拟所得到的Nu数、壁温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湍流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近壁面附近直径为1,10,:100 μm的颗粒运动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布投影法进行N—S方程的求解,时间推进采用3阶Runge-Kutta法,方程空间离散采用高阶差分格式进行。数值模拟准确再现了近壁面附近的湍流流动特征,以及可吸入颗粒的运动行为。模拟出颗粒在壁面附近的聚集现象,以及不同尺寸颗粒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可吸入颗粒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EMD与神经网络在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EMD与Elman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新方法.将压差波动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D)后的固有模态函数(IMF)进行分析、提取IMF能量作为Elman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向量,对水平管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BP网络且稳定、识别率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