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性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时 《社会科学战线》2006,143(5):102-106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摧毁了传统知识分子对于家族的社会认同、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对于儒教的文化认同,使新知识分子发生了身份认同危机。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就是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随着革命及新中国的建立,这种危机得到特殊形式的解决。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吕宏波 《北方论丛》2006,(5):119-122
在回应后现代理论视角下对于知识分子职守和使命的消解论述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后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的知识分子始终受到话语机制的困扰,因此知识分子已经从“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分子的职守。但事实上,从启蒙与知识分子的现代产生看,消解权威和守护理想是知识分子永恒不变的职守。这是后现代条件下无法消解的理念,知识分子的话语批判理论不过为知识分子消解自身的权威提供视角而已。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成熟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该群体拥有身份的自明性;二是该群体必须获得话语的合法权。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由于对权力的依附性,其身份意识的成熟是伴随古代专制体制的成熟而成熟,其话语的合法权需要君权体系给予的话语空间。因此,古代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成熟有待于古代政治体制确立“与士共治”的管理理念和以士人为主体的文官政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文化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剧烈动荡的政治、文化场域里,中国知识分子遭遇了从国家、民族、文化到自我的种种身份认同危机,必须重新定位并建构新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的重新定位与建构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形态与特征,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翻译向现代翻译规范的转型。而翻译主体不同的身份结构、身份认识与定位、文化立场与心态等身份认同问题,也决定了现代文学翻译规范的形成与形态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5.
当代女性诗歌的“命名”作为某种话语特征,其表现为身份性的书写,女性诗歌写作关注黑暗意识,通过身体叙事不断消解男权中心话语,并且从终极关怀思考死亡,使得女性诗歌写作超越了自我身份,从而走向了一种更高远的普世写作.  相似文献   

6.
"文革"结束之后,随着权威意识形态经历了重建与逐步松解的动荡性变化,知识分子也同步经历了从"身份确认"到"身份超越"的艰难嬗变.作为知识分子灵魂的载体--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由此也显得扑朔迷离,50年代到70年代无奈的"改造者"的身影开始被痛苦的"自省者"和迷乱的"萎顿者"所替代,表征出知识分子复杂而微妙的心路历程.异质性的复合形态是文革后知识分子形象生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回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重返“人的文学”的过程。最先的基本内容是对极左政治的控诉与批判,但一些作家已着眼于极左政治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摧残并开始呼唤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控诉与呼唤的潮流虽然遭遇挫折,但文学的人道主义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一些作家走向了个人,展示和肯定人的个性;一些作家走向人的生命,呼唤人的自然权利。“性大潮”的出现是人的自然权利在文学中的一次回归。文学因此而对人的表现有了新的开拓,但也意味着一种退缩性的转向。重返“人的文学”的障碍不仅来自以阶级论为中心的旧的权威话语,而且来自海外引进的新思潮。1980年代文学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曾令霞 《天府新论》2009,(6):144-149
“戏子”与中国文人的历史待遇与人格身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在某个历史阶段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但在某个历史时期两者又纠葛不断互相拆解或者身份互换反串戏台。“戏子”与文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中国历史中的功能性人物,或者是历史文化的符号。本文以《迷羊》为个案,用思想史的批评方法,通过作家郁达夫的知识分子精神境遇来关照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戏子”的身份纠缠及隐喻性。又以此反观出郁达夫在灵与肉、戏与真、罪与悔之间的挣扎与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当代中国哲学"作为有意义的话题,不是纯粹的学理性创作,而是要在历史的叙述中确定其问题域。"当代中国哲学"一方面离不开中国近代以来寻找文化身份的历史命运,另一方面又只能在中、西哲学不同的演化逻辑中找到自己的哲学叙述方式和哲学语言。"当代中国哲学"只能在历史中确定其叙述的始端和视阈,在历史的接受中为自己的存在意义寻找理由。当代中国需要属于自己的、与自己的文化身份相适应的哲学形态,更需要属于自己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1.
桐城派所以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批判对象,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新文化运动发起的需要,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需要一个集中了"旧文学"、"旧道德"特征的批判目标,桐城派正是这样一个符合要求的目标.当新文化运动逐渐退潮以后,桐城派是否应该被批判就成了一个被质疑的问题.客观分析,以倡导白话文为主要目标的新文学运动不是突然产生的,它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晚清桐城派诸人在促进近代文学语言改革,以古文翻译介绍西方文学的努力,对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的过渡作出了一定贡献,对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最主要的动力 ,并在五四时期达到一个巅峰。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对传统文化权威的大胆挑战 ,表征着一种时代精神。其形成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叛逆品格的继承 ;另一方面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亡国灭种的现实日益积聚起来的焦虑情绪的必然行为结果。同时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造成的对西方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吸纳 ,也成为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学术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更客观、理智、冷静的研究 ,无论是对其主要精神和成就的发掘 ,还是对其缺失的反思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五四",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真正开启;"五四"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史上具有开启现代性精神的纪元功能。竭力奋斗、敢于牺牲;善于思考、富于远见,既属于时代又超越时代;抛弃奴性的自由天性和现实批判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是"五四"精神的内涵和"五四"知识分子的品格特质。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主义元素的萌生严峻挑战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存在和主体价值实现。追寻"五四"、重拾"五四"精神,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求新的进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对梁启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评价过低。其实五四时期的梁启超并不保守,他坚决支持文学革命并身体力行,是陈独秀、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同道;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资产阶级宪政理想,维护民主政体,同时不再仅仅把民主作为政体变革的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新的伦理精神和人们应享有的自由权利的价值理想,他服膺科学精神,反对科学万能,主张科学与人文相协调,体现了对待科学的理性态度;他为引进新知识、传播新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在五四新知识界中无一人能望其项背。梁启超的言行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内容完全合拍,他理应被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五四新文化阵营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6.
"五四"传统与新时期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以钢 《江汉论坛》2005,5(7):115-117
"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的现代性信仰并没有提供一套性别语言,使研究者能够在启蒙思想内部描述出妇女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五四"启蒙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影响是综合、复杂的它一方面赋予此期女性创作以"人"的主体精神的高扬,另一方面却也同时规定了女性问题提出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文化进程与走向。这一历史事件必有它出现的理由 ,也有它不能否认的不足。本文以一种“同情地了解”的方式、态度从主客观两方面揭示其产生的缘由 ,同时指出了其大致三个方面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吴亚娟 《齐鲁学刊》2008,12(2):138-140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理念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并未像日本文坛那样形成典型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中国文学环境的独特性使自然主义经过改良后成为诠释启蒙文学观的载体。五四新文学的倡导者们提倡自然主义,是试图用自然主义来克服写实主义"不忠实描写"的弊病,将它的某些法则加以改造而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9.
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包含两大相互依存的思想解放取向:一是"对传统求解放";二是"对西方求解放".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这场新文化运动对国人思想的解放,而"对西方求解放"则关注甚少,忽视了这一点,对于"五四"思想解放的理解则是不全面的.从总体上看,国人"对西方求解放"的新构想,主要呈现两种范式:一是呼吁打破对西方的盲从,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关系;二是服膺马克思主义和转而"以俄为师".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其展开的历史过程中,正是"对传统求解放"与"对西方求解放"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与博击,构成了不断推进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在今天,理性地保持二者之间的此种张力与博击,仍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永葆思想活力所必需.  相似文献   

20.
刘炎生 《学术研究》2003,2(7):121-125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 ,树立科学精神 ,推进民主建设等 ,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她在开辟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同时 ,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 ,更不能说她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新保守主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否定 ,违背了事理本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