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对LLH厂2线预热器旋风筒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LLH厂2线窑尾采用单系列五级悬浮预热器TSD型分解炉。旋风筒采用大包角蜗壳、多心旋风筒结构。各级旋风筒分离效率匹配为C1〉C5〉C2=C3〉C4模式,且C5分离效率保持在80%以上;系统阻力约5300Pa,说明选型合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五级旋风预热器中各级旋风筒的收尘效率对系统总收尘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C1筒的收尘效率是提高预热系统的关键,C2筒对总收尘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其它各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崔锡舰 《水泥工程》2015,28(3):21-24
以某项目用洪堡型高分离效率的预热器结构为例,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对整套五级旋风预热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了模拟结果中C1~C5各级旋风筒的压力场、速度场及颗粒分布场,同时定量计算出各级旋风筒的压损、截面速度及物料停留时间,以验证整套预热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高温端预热器内筒结构型式的改进王进亮,冯树成,董长龙甘肃省高崖水泥厂(榆中县,730113)在新型干法窑的发展中,对悬浮预热器系统各级旋风筒分离效率匹配上有了新的共识。普遍认为提高最后一级旋风筒分离效率十分重要,各级旋风筒分离效率的合理匹配方式应为 ...  相似文献   

5.
葛亚明  佘培华 《水泥》2003,(3):29-29
杭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700t/d生产线1996年投产后,五级旋风预热器内筒按常规采用1Cr20Ni25Ti耐热不锈钢材料,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内筒下端就开始逐渐变形和缩短,造成旋风预热效果越来越差,2年半左右,内筒脱落,堵塞下料锥体,导致被迫停窑检修,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为此,杭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长兴盛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经反复研究论证和试验,开发了能够适应预热器内环境的HT陶瓷挂片内筒。在2002年2月初窑系统大修中,使用该技术改造了C2、C3和C5级不锈钢内筒。1不锈钢内筒的缺点预热器内筒目…  相似文献   

6.
王景富  师立国 《水泥》2002,(3):61-61
浩良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0t/d新型干法窑窑尾系统采用的是史密斯型单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带离线喷腾分解炉。自投产以来,预热器C1筒的分离效率在82%-84%左右。经过标定和现场观察,认为C1筒的进口风速低,仅16.9m/s,并且风在C1筒内有短路的现象。经过比较,决定采用在C1筒进风口加导流板及加长C1内筒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利用Fluent软件平台,采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对SINOMA 6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预热器系统的C1旋风筒单体设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C1旋风预热器的全尺寸模拟,得到了其内部各物理场及颗粒运动轨迹等参数,并通过改变旋风筒进口面积、内筒长度、柱体尺寸等一系列参数化研究,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旋风筒分离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超  王学飞  张平  陈普 《水泥》2021,(2):44-45
针对水泥生产线预热器系统阻力高,煤电消耗高等问题,在不整体更换各级预热器旋风筒的情况下,对旋风筒进风口、内筒、撒料箱、分解炉缩口等处进行优化改造,达到了降低系统阻力和煤电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多级旋风预热器热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级热平衡,建立包括旋风筒分离效率、热容比、漏风、表面热损失等因素的多级旋风预热器的温度分布式。用数学分析方法分析诸因素对多级旋风预热器温度分布、旋风筒各级分离效率配置的依据及热效率的关系,提出提高热效率的途径。提出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各级旋风筒分离效率的分别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旋风预热器一般由多级旋风筒和连接管道组成。连接管道主要起热交换作用,旋风筒主要起收集物料的作用。旋风预热器的系统阻力损失和分离效率是影响烧成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生产线经济效益的重要参数。尽管目前旋风筒的形式众多,但它总难以解决高效和低阻的矛盾。尤其是体现在水泥煅烧工艺预热器系统的顶端旋风筒上,该级旋风筒在工况条件下希望维持94%以上的收尘效率,而阻力损失在1000Pa以下,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文献报导,国际上对旋风预热器系统中,对最下一级旋风筒晃否设置内筒的认识不尽一致。这主要是由于预热器系统的最下一级旋风筒气流温度较高,即使装设内筒也难以保持长久,且烧坏后更换困难。但如果有了合适垢材质和更换方法,设置内筒可提高分离效率50%,降低熟料热耗21kJ/kg熟料,对加强气流的料料间的热交换起关键的作用,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介绍了哈尔滨水泥厂更换和使用内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李昌勇  高长明 《水泥》1990,(9):43-51
一、旋风预热器 1.尺寸的确定众所周知,预热用旋风筒(图1)与普通旋风收尘器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物料逐级连续通过系统时并不要求全部从热气体中分离出来,而是要不断被加热。因此,预热旋风筒的圆柱段高度减小,不超过收尘旋风筒的三分之二。为了强化气体与生料颗粒之间的热交换,各级旋风筒均采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直径。只有在系统内产生最后分离作用的最上一级“冷”旋风筒的直径选得小一些。如果旋风简直径选择得当,则其圆柱段及圆锥段的高度也可以小一些。  相似文献   

13.
陈华魁 《水泥》2000,(8):23-24
0引言我们对立筒预热器和其附属部件进行多年的研究与改进 ,经过在Φ2 5m和Φ3m回转窑上推广应用 ,其产量与热耗均已达到五级旋风预热器的水平 ,而运转率又比五级旋风预热器略高。1高效立筒预热器的特点1)三级旋风预热器系统为了提高Ⅰ级筒的收尘效率 ,我们先后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直筒形内筒、减阻形内筒和靴形内筒 ,后来采用了自行设计的第4种内筒 ,在特殊情况下 ,收尘效率很高 ,在这个基础上 ,研制出新型高效内筒。Ⅱ级旋风筒采用低阻式旋风筒 ,并逐步采用了进气管不等速技术 ,增加物料与空气的速度差 ,加强热的传递与交换。Ⅲ…  相似文献   

14.
陈宏春 《硅酸盐学报》1994,22(6):604-611
从热平衡原理出发,建立了旋风预热器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影响旋风预热的效果诸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强化各旋风筒内气体介质与物料之间的传热和减小各旋风筒出口物料温度与废气温度之差是提高旋风预热器预热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随着各旋风筒分离效率的提高,散热损失和漏风量的减少都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物料的预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水泥厂应用良好的悬浮预热器C1筒,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其进行模拟,分析物料粒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进入预热器物料的合理粒径,再应用到目前正在设计的悬浮预热器的模拟优化中,对其筒内的烟气和物料两相流动进行三维湍流耦合模拟,得到筒内烟气的速度、压力分布云图、物料在旋风筒内的停留时间以及分离效率等。根据模拟分析结果确定合理的内筒高度,降低了压力损失并减少了耐热钢挂板的重量。  相似文献   

16.
在旋风筒基本结构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冷态模型试验,本文着重研究了不设内筒旋风筒的出口直径对旋风预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内筒旋风预热器而言,随着出口直径与旋风筒直径之比d/D的不断减小,旋风筒的分离效率提高,但阻力损失也随之增大。综合分离效率和阻力损失两个因素,本文选取了d/D=0.5作为高温级旋风筒结构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京法 《水泥》2001,(12):12-14
1技术改造途径1.1改进型立筒预热器技术(见图1)改进型立筒预热器顶部采用两或三级旋风预热器,下部采用两钵立筒。旋风预热器的一级旋风筒为2个,底级旋风筒为1个,采用双进风,其分离出的物料由立筒顶部中心进入立筒,使物料充分分散,避免贴壁下落,有利于物料预热。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布置和自身结构,减少了物料在立筒中的循环量,较大地提高了预热器热效率,从而使窑产量提高20%~30%,热耗降低20%~35%。1985~2001年,先后有十几条生产线采用该项技术。目前,改进型立筒预热器已经形成从200~1000…  相似文献   

18.
我厂1994年建成了Φ3.2m×48m带三钵二旋式预热器的回转窑生产线,为了提高预热器分离效率,减少出预热器系统废气中带出的粉尘,一级旋风筒选用了两个并列的高圆锥形旋风筒。内筒的结构为NE型板链式提升机下料口的改制对数螺线型,筒壁形式如图1所示。图1...  相似文献   

19.
5000t/d熟料线烧成系统采用C-KSV型分解炉和配套的五级旋风预热器设计。该生产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预热器塌料现象。针对分解炉和旋风筒塌料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介绍了C-KSV系统中C3、C4旋风筒塌料中控判断和实际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泥厂生产操作中,因进口风速偏低、内筒设计不合理和系统漏风等主要原因导致预热器分离效率低下.由于预热器是热态封闭操作,生产过程中不能利用直接测定回灰量和喂料量来准确测定分离效率,可以利用已知生料的喂料量、收集到的窑灰量及烧失量和各级旋风筒下料管处的物料的烧失量数据来间接计算旋风筒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