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路结石由积湿生热 ,湿热流入膀胱 ,或小肠邪热 ,或心经火热炽盛 ,传于其腑 ,移入膀胱 ,蕴结日久 ,尿液凝结 ,日积月累 ,聚为砂石。治宜下瘀泻热 ,行气除逆为法。方用核桃承气汤合五磨饮子加味。使瘀热之邪得泄而湿热自除 ,郁滞得解 ,逆气得降 ,气血畅通 ,腑气得通而诸症自除  相似文献   

2.
叶香岩于《温热论》创立分消走泄之法,用之于妇科湿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症,以先治其湿为首要,次治其热,末调其经。辨湿、热孰轻孰重,分消论治,湿去则热孤,湿不与热结,湿热俱去也。湿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湿热蕴结脏腑为主要病机,湿热多蕴结于中焦之脾胃。现今人们常嗜食肥甘厚腻、嗜欲无度及温室效应等自然坏境的改变,导致临床上常见多以湿热为主要病机的疾病。温病学的分消走泄之法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对未来研究以湿热蕴结脏腑为病机的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辨治用药宜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群莲  黄发盛 《中医杂志》2001,42(10):635-636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及粘液血便,病程缓慢,反复发作。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脾胃受伤,湿郁热蒸,邪并大肠,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而发病。初起多气滞湿郁,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脾胃大肠,实证居多;日久不愈,脾胃受伤,易转寒湿,或兼夹热邪,多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王红梅教授治疗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湿热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湿热蕴结,湿中有热,热中有湿,单纯清热或燥湿都很难见效,王教授善用达原饮加减治以清热利湿,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本病主要因肝经湿热或肝肾阴虚而发病.肝脉绕阴器,主藏血,又为风木之脏;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脾主运化水湿;肝经湿热或肝郁脾虚化火生湿,湿热下注,蕴结阴器;或肝肾精血不足,阴虚内热化火生风,阴部肌肤失养则不荣而痒.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黄疸常见于结石、肿瘤、胆道蛔虫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郁胆综合征。笔者认为其病机多与淤滞相关,故运用化淤法辨治取得满意疗效,现举数例于下。1湿热蕴结阻塞性黄疸证属湿热蕴结者临床多见病机为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运化失健,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感外来湿热之邪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15)
不同病机形态的湿热病各具不同的特点,其治法和用药也各有差异。此文将常见的湿热病机形态归纳为湿热郁蒸、湿热郁阻、湿热蕴结、湿热蒙困、湿遏热伏、湿热痹阻、湿热成痿、湿热浸淫8种,并针对其症状特点、治法用药和代表方剂作了大致介绍。  相似文献   

8.
小议湿热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玲  胡玲 《新中医》2012,(2):118-119
《重订严氏济生方·大便门》云:“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湿秘即湿热便秘,是湿热蕴结大肠致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之症。今不揣浅陋,对湿热便秘的治疗浅述如下,望同道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炎以脾虚湿邪留恋为主要病机,湿郁日久,化生湿热,湿热不仅伤阴耗气且常深入血分,出现阴虚、血热、血瘀与湿热共存的病理表现,若病久湿热损阳,或治疗中误伤阳气,又可出现阳虚或阴阳两虚与湿热并存的局面,病情进一步发展湿、热、瘀、毒等病理因素,相互兼夹蕴结,正愈虚,毒愈炽,正虚与毒炽之间互为影响常成为导致慢性肝炎缠绵难愈甚至进行性加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 黄疸一证,阳黄居多、阴黄较少,阳黄为主证,阴黄为变证,其病本于湿。若湿从热化则发为阳黄;若湿从寒化则发为阴黄。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易遏阳气,最易伤脾,脾阳为湿所阻,中阳不得宜畅,致郁生湿,湿邪不得宣化,郁而生热,热气不能宣畅则生湿。故有“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之说。鉴之于此,在阳黄的治疗中稍佐温热药蒙动阳气以制湿,防止变证颇有裨益。阳黄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蕴湿生热;或暴怒气郁,七情所伤,横逆犯脾,湿热蕴蓄,胆汁溢于肌肤而致。但阳黄不仅  相似文献   

11.
曹志群教授认为酒食不节、虫食内积、情志失调、创伤等,导致脾气不运,易被湿困,湿邪困脾,加重脾脏负担,痰湿内生,湿邪蕴结生热等,发为急性胰腺炎;提出"痛随利减,通其经络"的独到见解,以"通"立法,创立清胰运脾汤,清利湿热,疏肝运脾,调气活血解毒,随症加减。附急性胰腺炎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与临床生化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分析210例MAFL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生化指标及肝弹性测定差异。结果210例MAFLD患者单一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湿浊内停证、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性别比较,湿热蕴结证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P<0.05),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比较,湿热蕴结证、湿浊内停证患者体质量高于其他3种证型(P<0.05)。湿热蕴结证患者ALT、GGT均高于其他证型患者(P<0.01),湿热蕴结证、湿浊内停证患者TG、TG/HDL-C均高于其他证型患者(P<0.01)。轻度脂肪肝占比最高的是肝郁脾虚证、脾肾两虚证,其中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湿浊内停证、痰瘀互结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和脾肾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肪肝占比最高的是痰瘀互...  相似文献   

13.
刘玲 《吉林中医药》2012,32(6):640-640
马融教授认为小儿泄泻之因,未有不源于"湿"者[1].湿热泻主因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湿盛而致泻,病机重在湿热蕴结,热毒熏灼肠胃气血[2].治疗以祛湿为主,主张以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乙肝治疗,重在坚持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有四个不同的方略,并需要四个坚定不移。第一,湿热蕴结,清热利湿。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为湿热之邪,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湿、热、毒三者相合,湿  相似文献   

15.
刘美凤 《光明中医》2010,25(4):637-638
<正>甘露消毒丹出自《温热经纬》,为治疗湿温时疫之主方。治疗湿热蕴毒、发热口渴、胸痞腹胀、咽肿溺赤、或身目发黄、苔黄而腻。笔者运用甘露消毒丹改汤剂名甘露消毒饮治疗慢性咽炎属湿热蕴结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 ,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 ,内伤饮食生冷 ,贪食肥甘厚腻或误食酸腐不洁之物 ,积滞内阻 ,脾胃健运失常 ,湿郁生热蕴结肠胃而致 ,临床大致可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等。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和方法对病人的主诉、症状和体征进  呼市第二医院 (0 10 0 17)  呼市中蒙医医院 (0 10 0 31)   2 0 0 0年 4月 6日收稿行综合分析 ,根据不同的病因、机体反应和病情区分不同的“症型”而采取不同的调护措施。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源泉 ,运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饮…  相似文献   

17.
岭南地区寻常痤疮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岭南地区寻常痤疮证治规律。方法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痤疮多发于13~35岁青年人(95.56%),大部分患者颜面皮脂油腻(油型52.35%、混合型27.65%),皮疹以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或结节为多见,占92.84%。伴随症状以口渴、口臭、咽喉肿痛、溺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温症状常见;辨证分型中湿热蕴结型占发病率46.17%。结论血热湿盛是岭南地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湿热蕴结型痤疮是南方地区痤疮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宫颈炎变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临床证候辨证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Epidata3.1软件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病的证候分布特点,SPSS13.0软件和AMOS 6.0软件做最后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宫颈炎变的证型可归为脾虚湿困证、湿热下注证、湿毒蕴结证、肾阴亏虚证和肾阳不足证.脾虚湿困型和湿热下注型对宫颈炎变的影响最大,脾虚湿困型和肾阳不足型及湿热下注型和湿毒蕴结型关系密切.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宫颈炎变的证候类别及辨证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构方程模型理论适用于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孙贤  黄赟琪  朱红  褚娟红 《新中医》2023,55(11):99-10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常见中医分型与超声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3 月—2022 年3 月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收治的120 例NAFLD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分型将患者 分为肝郁脾虚证组(46 例)、湿浊内停证组(25 例)、湿热蕴结证组(21 例)、痰瘀互结证组(17 例)、脾肾两 虚证组(11 例) 5 组。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 酶(GG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水平;比较各组超声脂肪肝分级、 声衰减成像参数(ATI) 和受控衰减参数(CAP)。结果:痰瘀互结证组、脾肾两虚证组BMI、ALT、AST、 GGT、TG 水平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组、湿浊内停证组、湿热蕴结证组(P<0.05)。各组TC、LDL 水平及肝 郁脾虚证组、湿浊内停证组和湿热蕴结证组BMI、ALT、AST、GGT、T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湿浊内停证组、湿热蕴结证组、痰瘀互结证组、脾肾两虚证组CAP 值、ATI 值均大于肝郁脾虚 证组(P<0.05);痰瘀互结证组、脾肾两虚证组CAP 值、ATI 值均大于湿浊内停证组、湿热蕴结证组(P< 0.05)。肝郁脾虚证组轻度脂肪肝占比高于湿浊内停证组、湿热蕴结证组、痰瘀互结证组和脾肾两虚证组(P< 0.05),湿浊内停证组、湿热蕴结证组中度脂肪肝占比高于肝郁脾虚证组、痰瘀互结证组、脾肾两虚证组(P< 0.05),痰瘀互结证组、脾肾两虚证组重度脂肪肝占比高于肝郁脾虚证组、湿浊内停证组、湿热蕴结证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P 值、ATI 值与脂肪肝超声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NAFLD 患者中医 分型与脂肪肝超声分级、CAP 和ATI 等超声参数存在相关性,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超声脂肪肝分级以重 度为主,CAP 值、ATI 值偏高。  相似文献   

20.
马新云教授年迈70,行医40余年,在中医儿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被称为冀医儿科专家,尤其在治疗小儿内伤发热方面有独到之处,整理如下。湿热蕴结型湿热蕴结又分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者,临床多见发热,头痛,口不渴,胸腹满闷,肢体沉重,精神萎靡,便溏不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