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通识教育理念的本质和特征,指出通识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跨学科性、跨学科背景和学科综合性.讨论了将经济学列入通识教育、普及经济学基础原理对培养跨学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层次发展,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突出体现了教育的生态意识。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通识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整合多种知识的能力,吸取人类多种文化的精华,使学生的智慧、道德和身心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差异,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也各不相同。对目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大陆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中国大学在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于本国国情和校情实际的通识教育实践路径。独立设置医科大学增设人文类选修课以弥补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是医科大学的共同选择。研究选取四所案例学校,分析比较其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情况。继而以其中一所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为例,在医学专业教育现有框架内合理建构通识课程体系,表现为人文类的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医学人文课程的有效衔接,医学基础课和临床技能训练中的人文渗透,通过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课程打通人文和医学的界限,突出课程全过程的人文导向。进而提出通识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改进思路:理念层面需要寻求高等教育发展在内部适切性与外部适切性之间的平衡,通识教育理念的本土化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实践层面需要关注理念是否落到实处,以及因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壁垒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的课程专业性、系统性和结构化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舶来品,通识教育自引进之时,就一直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的培养理念和运作方法,通识教育在融入高职教育领地时,其遇到的理论上的困惑与实践上的艰难是可想而知。文章对近十年来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并作了一些述评,以期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是从自由教育逐渐演变而来,因此,要想改进通识教育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必须详细考察自由教育理念的历史流变与分化,探讨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通识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至关重要.文章从教育的本质来认识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各自的功能及价值追求.回顾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对我国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若干问题,如推行通识教育的环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是从欧美高校引进的,其基本理念是追求和探讨永恒的真善美的人性。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核心诉求是"君子儒"的养成,与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殊途而同归,因此国学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开展国学教育,需摒弃功利目的,体会"无用之用"的深刻内涵;需引领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培养他们对古典文明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需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教育之不同,首先在于教育理念之不同,所以通识教育中的艺术课程和一般性的艺术课程是有区别的.而正是由于通识教育教育指向的丰富性、多元性,使得综合绘画非常适合做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并显现出诸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自派加德提出通识教育理念之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便具有了不可割裂的关系,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先后出现了“融合-分裂-对立-融合”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系的这种演变除了受到社会需求、大学教育理念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内部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也是两者关系形成与变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课程实行模块化管理后,如何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成为新的挑战。文章介绍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化背景和通识教育课程特点,再结合教学实践,试探讨如何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他在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孕育永恒人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高校人文精神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中国化"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理论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通识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以比较教育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大学的通识课程实践,我们可以防止类似于邯郸学步的错误,正确地认识中美两国大学的差异,从而指导我国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针对山西大学在校学生随机抽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标准》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评价标准比《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低,不利于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修订应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最为直接、最为有效、最为稳定的载体和中介。因此,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组织和教学方式,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有效推进通识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目前 ,中国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重实用、轻理想 ,重个人、轻集体 ,强调自由、忽视纪律等等。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首先要将纲要内容具体化 ,提供道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同时要发挥德育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将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重视社会实践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采取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加大高新技术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全面提高教育者素质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起源于旨在"使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得到和谐发展"的自由教育。本文试图通过将通识教育放到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来进行,以使大学通识教育更加成熟有效,而进行通识教育的一项辅助改革就是相应的学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就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际内容发现,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方面是相背离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又呈现合流的发展趋势。现阶段,通识教育正面临着生存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实际操作效用的危机,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原因,促使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走向合流。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象、内容、方式以及价值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共性,这就是这两种教育“合流”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学生社会实践等一些方面的合作就是这两者合流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工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各高校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通识教育的实践。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通识教育整体上存在着概念不清等问题。文章在阐述了通识教育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是由教育部下属留学服务中心审批,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培养人才的国际化办学项目。三明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有特色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三明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师资源、授课方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第二课堂等方面,对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