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是在输送高粘度原油的普通螺杆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靠螺杆相互啮合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流体。简述了螺杆的对称齿形和不对称齿形设计及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刀具设计原理。另外,对螺杆生产、装配过程及试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在使用中存在泵体及螺旋套磨损快、油封处漏油、泵的使用寿命短等情况。为此 ,通过改换螺旋套及主、从动轴材质 ,以及对螺旋套耐磨性差 ,主、从动轴油封处磨损快 ,泵体“8”字孔表面处理 ,优选机械密封和混输泵流程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 ,提高了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泵效和使用寿命。经改进后 ,螺旋套的寿命由原来的 70 0h提高到 70 0 0h ,泵体“8”字孔的表面硬度达到 10 0 0~ 12 0 0HV ,混输泵已运转 6 0 0 0h以上 ,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原硫磺液下泵的结构、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创新采用双螺杆泵进行液硫输送,介绍了双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为满足液硫输送所做的一系列技术改造,通过两种机泵综合情况的对比,得出了双螺杆泵具有故障率低、检修费用低、更加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总结国内外双螺杆泵特性研究成果,并分析各类实测性能曲线。其回流增压特性利用了气体的可压缩性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回流损失和容积效率是该泵流量特性的关键指标,主要受泵内间隙尺寸和运行参数的影响。压力差、含气率、转速等运行参数对容积效率的影响较复杂。容积腔内压力沿螺杆逐渐升高,对于单相流,各容积腔压力线性递增;含气率越高,出口端压力梯度越大;泵轴功率不受含气率的影响。泵效随转速的升高而升高,随含气率升高而降低。粘度增高时泵的轴功率和容积效率会提高,水力损失会增加,泵效的变化需要试验确定。研究结果对泵的选用与运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油双螺杆泵具有泵与压缩机的两重性质,它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与气体的可压缩性原理,实现油气两相流体的混输,降低了泵的内泄漏率,从而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介绍双螺杆泵的结构特点及液气两相流混输技术的工作原理,概述了双螺杆泵的流量、压力、效率与转矩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双螺杆泵的回流增压原理、密封性能与转子的啮合齿形进行了分析,并为技术人员利用双螺杆泵从地面应用转入井下应用进行油气混输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双螺杆混输泵在输送多相流体时采用气体压力渐进升高的方式,使得进口处压力升高缓慢,出口处压力升高较快,因而降低了进口处的回流损失.这种泵对高含气率、高凝固点、高黏度的混合物有较好的增压效果.双螺杆油气混输泵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噪声低,工程造价降低,适用性强,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8.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依靠螺杆相互啮合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流体,在设计上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成功地降低回流损失,从而提高泵的容积效率。简述了泵的原理、结构、工作性能及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泵可提供中小流量和低中高各种压差,可输送0~100%范围内任何含气率的流体,对多相流介质具有良好的增压效果,适应陆地及海上等多种工况条件。以多相泵为核心的多相混输技术已在石油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对边际油田和卫星油田的开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朱益飞 《油田节能》2006,17(1):9-10,14
由于油田原油产量的自然递减.孤东油田三号联合站原使用的离心泵因额定参数与实际工况不相符,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能源浪费现象严重。本文提出了用双螺杆泵替代离心泵的技术改造方案,经现场试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改造效果,并对试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双螺杆泵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2WBF型双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在锦西石化分公司酮苯装置的使用情况,同时针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此种双螺杆泵节能效果十分显著,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更大的优点是蜡膏经过螺杆泵挤压后,改善了脱油结晶工艺条件,有效地降低了蜡含油,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螺杆泵采油工艺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 ,螺杆泵形成了有油管和无油管两种采油工艺。螺杆泵采油工艺相关技术参数的确定 ,包括地面驱动装置与泵型的匹配 ;抽油杆的选择 ;螺杆泵系统的优化设计 ;驱动装置的密封 ;防断脱抽油杆 ;空心转子螺杆泵采油技术等。螺杆泵配套技术的应用 ,在解决抽油杆断脱、驱动装置漏油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中的应用均见到良好效果 ,可以作为目前克服抽油杆、油管偏磨的一项替代技术。今后在泵材料开发、泵结构的优化设计、自动控制及工况测试和潜油螺杆泵研制等方面的技术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螺杆泵井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君  高宇  叶鑫锐 《石油机械》2008,36(1):42-44
将神经网络原理应用于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的故障诊断,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根据螺杆泵井的故障特点,通过理论研究,选取能够表征油井生产状态的状态变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归纳出常见的螺杆泵井故障形式作为目标输出。同时采集了大量现场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构成了网络的训练样本。通过对网络进行训练,获得具有一定泛化能力的网络。利用VB与Matlab编制的相应软件进行螺杆泵井的故障诊断,获得了正确的诊断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油管联接螺纹失效综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失效油管的螺纹几何尺寸,管材化学成分,常温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检查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油管螺纹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Couette蜡沉积装置及DSC热分析探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长庆原油蜡沉积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长庆原油蜡沉积速率减缓,蜡沉积层老化速率加快;经50 ℃和60 ℃热处理的长庆原油,蜡沉积层出现了分层现象,其表层为流动性较强的凝油状蜡沉积层,底层为结构较为致密的类固态蜡沉积层;经70 ℃热处理的长庆原油,蜡沉积层极薄且致密,无分层现象,其表面无凝油状蜡沉积层。采用沥青质分散程度分析、DSC热分析及蜡晶形貌显微观察探究了其影响机理,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长庆原油沥青质分散程度增大,从而使其析蜡点降低,蜡晶团聚性增强,原油低温流动性得以改善,进而对其蜡沉积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原油以及2种典型脱硫剂TS02和JH02与原油掺混物的热分解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了2种脱硫剂对原油热分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油在掺混脱硫的过程中,起始分解温度和反应活化能均有所降低,反应放热量增大,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变低,原油和脱硫剂掺混物的热危险性远大于纯原油,并且JH02脱硫剂对原油脱硫过程的影响大于TS02脱硫剂。  相似文献   

16.
螺杆泵结构参数误差对工作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杆泵结构参数及其误差是决定和影响螺杆泵工作特性的主要因素,合理优化选择螺杆泵结构参数可以确保螺杆泵具有较好的工作特性。分析认为对采油螺杆泵而言结构参数即定转子的导程、偏心、截圆直径的偏差允许值主要取决于定转子之间的过盈,转子的偏心应不小于定子的偏心,两者的差值和转子截圆的不圆度应小于定转子间的合理过盈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PR/Ⅱ软件模拟换热网络工况,采用"窄点"技术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改进.结果表明,在原油组份相近的情况下,原油换热温提高了15.5℃.原油性质是影响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运行性能的关键因素,优化混炼原油结构,可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螺杆泵定子橡胶溶胀对容积效率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井高温、高压条件下, 原油或其中的某些化学物质通常会渗透到螺杆泵定子橡胶内部, 使橡胶膨胀, 体积增大, 增大部分占据了空腔体积, 使实际储存油液的空腔体积变小, 导致容积效率降低。3台GLB120—27螺杆泵的现场试验表明, 零压力时, 橡胶溶胀厚度平均 2 1mm, 容积效率损失平均 25 .19%, 与计算平均值 21 .24%接近, 容积效率损失随着泵出口压力增大而减小。最后提出了提高泵容积效率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井下单螺杆抽油泵杆柱受力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圣平 《石油机械》1997,25(1):8-10
在井下单螺杆抽油泵系统中,抽油杆柱既传递扭矩又承受轴向载荷,其受力状态与常规抽油系统中的抽油杆柱大不相同。对井下单螺杆抽油泵杆柱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建立了杆柱设计与计算的力学模型。提出了井下单螺杆抽油泵杆柱设计的原则和在二向应力状态下等强度组合杆柱设计和计算的方法:为降低杆柱摩阻和油液压头损失,应尽量采用小规格的D级抽油杆,在小规格的抽油杆柱的最大工作应力大于抽油杆的许用应力时再选用大一规格的抽油杆。此方法可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杆柱设计与计算,其程序简单易行,适用于现场工程设计计算。最后给出了设计与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稠油或特稠油一般采用热力及有杆泵进行开采,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能源消耗大,且设备运行寿命短。该文介绍委内瑞拉OrinocoBelt和Boscan两油田采用电潜泵开采稠油的现场试验情况,并对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和注入降粘剂,使原油产量增加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估,证明该方法在技术上是成功的,可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