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皮下注射流程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流程改良小组,通过循证,改进操作流程,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进行操作,运用改良后的方法对观察组病人进行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的例次、出血程度的轻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的改良,规范了护士操作,有效降低了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与出血面积,减轻了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2.
崔秀格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19-112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规抗凝,腹部新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26人,对照组30人.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皮下注射,实验组病人采用新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中发现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8%,对照组约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约9d,两组比较存在差异.结论 新方法从注射部位、注射方式加以改进,大大降低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局部不良反应,增加了病人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整个疗程的耐受性,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轮换的方法。 方法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注射部位,观察组采用轮换注射表和腹部分区示意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皮下注射。 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及硬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轮换注射表和腹部分区示意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皮下注射,可以明显降低皮下出血及硬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盛洁  姚慧 《天津护理》2020,28(4):473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规范性,降低皮下出血率。方法:选择2019年3至5月143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7至9月1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观察组应用六西格玛 DMAIC 模型规范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等手段对注射过程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48 h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程度。结果:观察组单项质量关键点(CTQ)规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后48 h皮下出血率,瘀点、紫癜、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规范性,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后皮下出血率,减轻患者皮下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贴敷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减轻皮下出血的作用。方法4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每例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次,共400次。对照组注射后用普通输液护贴贴敷注射部位,治疗组注射后用云南白药贴敷。分别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治疗组皮下注射后局部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云南白药贴敷能有效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并能减轻其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分别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9.6%,对照组为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法对皮下瘀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外科术后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在腹部皮下注射肝素钠,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注射部位的瘀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皮下瘀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过程及方法的优化,有效降低了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在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按常规皮下注射方法操作,观察组按改良注射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进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可以减少皮下出血及硬结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改良低分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轻皮下注射时局部疼痛,以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PCI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的6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方法的60例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局部疼痛情况,观察皮下注射后48 h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局部出血和疼痛程度较轻,具有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皮下注射方法,可以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的皮下出血,减轻局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部规律轮换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11月入住我科接受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186例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随机选择脐部注射部位,观察组采用假想线规律轮换脐部注射部位,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淤斑、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皮下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假想线规律轮换脐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降低瘀斑、血肿发生率,减轻出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轻局部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135例住院行PCI后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采取在患者腹部两侧用2种方法注射的自身对照法,右侧使用常规注射法,左侧使用改良注射法,每例患者腹部两侧各皮下注射了4次,2种方法交替使用,各完成540针次,比较2种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注射疼痛感、皮下硬结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注射组比较,改良注射组出血和疼痛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出血和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式注射法可以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程度、皮下硬结形成,减轻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及减少不良并发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方法。方法选取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98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10 s持续注射后等待10 s再拔针,注射后不按压,如有出血和血肿按压3~5 min。另选取同期患者122例为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注射部位出血率高达34%~42%,十分影响患者就医体验及依从性,本文将探讨一种按压贴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实验设计,研究收集2019年2月-10月某院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对于术中发现慢血流或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临床通常在术后会皮下注射3天(Q12h,共6针)低分子肝素,将这6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针),对照组皮下注射后常规不按压,实验组采用自制按压贴在注射后进行物理按压,比较两组的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纳入171例患者共1026针次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3针次.实验组不仅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42%VS.44.83%,P<0.01),且实验组皮下出血患者的平均出血面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56±12)mm2 VS.(719±170)mm2,P<0.01].亚组分析中发现对照组中高龄患者(≥60岁)的皮下出血率较非高龄患者(<60岁)高(50.81%VS.44.30%,PP<0.05),女性患者皮下出血率高于男性(48.81%VS.44.06%,P<0.05).围术期抗血小板方案对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 按压贴可有效预防ACS患者PCI术后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显著减少出血后的出血面积,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且使 用按压贴较传统手工按压可显著降低护理工作量,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的皮下注射方法.方法 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冠心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2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法,改进组采用改进法(即从心理、体位、部位、排气、穿刺方法、注射和拔针、按压、用药后观察等方面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两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 改进组较常规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低、出血程度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通过改进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皮下出血及较大面积出血率,对减轻老年患者恐惧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影响,找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缩小出血面积,减轻疼痛。方法选择普外科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47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实验组24例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观察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结果改良注射法能明显降低注射部位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减小出血面积,减轻患者的疼痛(P0.01)。结论应用改良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减轻患者因皮下注射治疗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9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进组(消毒前按摩局部皮肤3min至皮肤发红,拔针后继续保持注射部位皱褶3min,余同传统方法)和对照组(传统注射方法)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皿的发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为52.08%(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03,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按摩皮肤可促进药物吸收,注射后提捏注射部位皮肤可有效防止药物沿注射孔道反流,从而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注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注射后疼痛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注射后疼痛及皮下出血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可减少注射后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宋效玲  吕银红  朱慧 《护理研究》2008,22(2):155-156
[目的]改进老年冠心病病人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的老年冠心病病人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在抽吸药液后吸入0.1 mL空气,注射前不进行常规排气,防止药液污染针头,注射完药液后再将0.1 mL空气推至皮下,停留3 s~5 s后迅速拔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排气注射法.观察两组病人注射部位有无皮下出血及出血程度.[结果]实验组出血率比照组明显降低,出血程度轻.[结论]采用改进注射方法可降低老年冠心病病人皮下出血率.  相似文献   

20.
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注射部位出血的影响,分析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探讨合适的按压时间。方法选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67例,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随机将患者分为注射后按压2min组和按压3min组,测量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并记录前6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按压2min组出血患者与未出血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27.46±7.43)mm和(37.02±8.9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压3min组出血患者与未出血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29.45±8.87)mm和(34.98±8.6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脂肪厚度是影响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因素之一,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小于30mm的患者易出血,需按压3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