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月以来,我院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资源,对手术器械进行统筹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12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包装再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手术结束后随机抽取中等污染程度的止血钳、持针钳1 000件,设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今将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集中管理,手术结束后随机抽取中等污染程度的止血钳、持针钳1 000件,设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选取某器械厂商提供的骨科置入手术器械各100件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对照组则由器械厂商负责清洗。采用放大镜目测检查法、蛋白质残留测试法检测两组的清洗质量。结果放大镜目测检查发现观察组清洗不合格2件,对照组不合格45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6,P〈0.01);两组各抽检30件进行蛋白质残留测试,观察组清洗不合格3件,对照组不合格21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7,P〈0.01)。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口腔器械由门诊口腔科护士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期间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结果实施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口腔器械从科室自行处理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处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管理方法,提高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系中,按标准化流程进行器械交接、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监测,比较标准化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灭菌效果。结果标准化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目测法的4.89%下降到1.09%,蛋白残留监测法由12%降低到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灭菌后湿包发生率为0.006%,与普通手术器械湿包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灭菌过程生物监测及灭菌器械细菌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器械清洗、灭菌质量,保障了器械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往供应室消毒灭菌(设为对照组);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消毒供应室对手术室器械实施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等一体化管理(设为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包灭菌不合格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一体化管理前的12.1%下降至一体化管理后的2.3%:器械包灭菌不合格率由10.0%下降到1.O%;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6.0%上升至98.0%,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一体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使用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可充分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减少医院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回收清洗等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外来手术器械,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控制医源性感染.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医院成本;也利于促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体化规范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外来手术器械150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外来手术器械150件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采用一体化运作规范的管理方式,对照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未采用规范的管理方式.比较湿包的发生率和医生、护士的使用满意度.结果 两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进行器械清洗之后,检查其清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中的器械清洗合格率较高,使用满意率较高,对照组中的器械清洗合格率较低,使用满意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器械经检测,灭菌效果较好,合格率较高,而对照组的灭菌效果较差,合格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一体化规范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外来手术器械上的病原微生物,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指由外单位(厂家)带来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各种骨科植入物、内固定手术用的操作器械等。由于这些器械在不同医院频繁流动,给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清洗及灭菌效果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管理.以保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为规范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我院于2008年1月起,将所有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经专业清洗灭菌处理后,送手术室备用。现就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孔磊  黄志灵 《山西护理杂志》2010,(12):3161-3162
介绍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回收清洗等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外来手术器械,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控制医源性感染。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医院成本;也利于促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口腔器械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由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对照组,2009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观察组,进行清洗质量;不同包装,同一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器械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比较.[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口腔器械其清洗质量,包装、灭菌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对器械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P<0.001).l结论]口腔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小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17-4417
目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严格执行准入制度,设专人管理,做好与供应商业务员交接清点手续。外来器械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经过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结果保障器械灭菌质量,保证手术安全。结论规范了植人物及其手术相关器械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口腔器械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由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对照组,2009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观察组,进行清洗质量;不同包装,同一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器械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比较。[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口腔器械其清洗质量,包装、灭菌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对器械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P〈0.001)。[结论]口腔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集中式管理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效果.方法 对器械公司自行清洗分散式管理的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的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及其外包装盒的清洗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有利于外来器械清洁质量的控制,明显优于以往分散式管理.保证了灭菌质量.结论 加强外来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促进清洗质量提高。方法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和由器械厂商提供的自行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采用放大镜下目测和残留蛋白测试两种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结果放大镜目测检查试验组合格率99.65%;对照组合格率66.67%。蛋白质残留测试,试验组合格率98%;对照组合格率30%。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灭菌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介绍了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配置发放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手术器械,减少了手术室护士非护理性操作,减少冗余环节,保证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也促进了消毒供应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施外来医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外来医疗器械原由租赁公司自行处理突出的质量问题,探讨实施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由租赁公司自行处理的外来医疗器械抽样2000件设为对照组,2009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理的外来医疗器械抽样2000件设为观察组,进行清洗质量、包装质量、手术窒满意度比较.结果 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手术室对器械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租赁公司自行处理的医疗器械(P〈0.01).结论 外来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程质量管理干预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骨科器械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清洗的800件外来骨科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措施;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1月31日清洗的700件外来骨科医疗器械作为实验组,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外来骨科器械流程管理过程中各环节工作质量达标情况、清洗消毒不合格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种类实验组外来骨科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外来骨科器械损坏、丢失、提前放行手续不完整、送货不及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骨科器械质量控制中采用全程质量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降低器械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障了临床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全国医院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现状的调研,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运行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53家医院的手术室管理者进行外来手术器械现状调查。结果 58.5%的医院对当前使用的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表示满意,39.6%的医院认为清洗质量一般;90.5%的医院赞同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流程;34%的医院能做到对全部外来手术器械实现信息跟踪和追溯管理,15.1%的医院无任何追溯信息;60.4%的医院存在部分或所有手术由器械商技术人员上手术台进行操作,83%的医院存在器械商技术人员在手术室内进行操作指导;外来手术器械信息追溯及外来人员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结论 各医院手术室需确保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落实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追溯管理,规范外来手术器械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管理模式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至10月在本院手术麻醉中心手供一体化供应片区消毒灭菌的7 800包器械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结构理论为框架管理模式对其消毒供应过程进行管理和评价;选取2017年5月至10月在本院手术麻醉中心手供一体化供应片区消毒灭菌的7 800包器械设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管理措施做好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管理工作。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遗失、损伤、器械仓不规范装备及器械派送延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器械交接单填写正确率、清洗消毒合格率、装配合格率、器械供应及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管理模式运用于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管理实践中,可降低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提高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模式,确保手术器械质量安全。方法规范外来器械进入程序,全方位实施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登记和检查验收制度。结果通过贯彻实施本医院制定的管理规程,实现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专职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率均为100%。骨科手术感染率为0.48%。结论经过对外来骨科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使得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全部达到合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