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节能型铝电解槽非正常管理期快速降电压工艺对电解槽稳定性和工艺参数指标的影响,重点探讨了设定电压、铝水平、电解质水平、分子比、槽温、炉底压降和上调阳极对角部伸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常管理期快速降电压工艺易造成角部伸腿长大,不均匀降低电压、铝水平快速提高和角部调极是造成角部长伸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四低一高"的管理思想与当前形势下节能减排的矛盾。提出了通过规整电解槽炉膛、降低过热度和提高电流密度等方式实现低电压管理思路。低电压综合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而炉膛内型的规整成为低电压稳步实施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在240k A系列电解槽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炉膛畸形化的电解槽通过对各项工艺技术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逐步实现规整炉膛,并取得良好的工艺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铝电解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槽壳长侧板鼓肚、摇篮架开焊断裂以及电解槽出铝和烟道两端上翘等变形现象,严重破坏电解槽炉膛内型,给电解槽指标带来不利影响,并且这种状况在电解槽运行中很难修复,一直持续到停槽大修。本文全面分析了电解槽在每个运行阶段的变形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保障电解槽规整稳定的炉膛内型,获得良好的运行指标。同时在槽大修方面给出了槽壳校正评判标准及槽壳校正方法,可以为电解槽槽壳校正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阳  徐敏 《黄金学报》2010,(Z1):70-72
通过对石墨化阴极大型预焙槽启动后期管理工艺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适合350 kA以上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启动后期管理工艺思路.对某铝厂365 kA型石墨化阴极预焙铝电解槽进了启动后期管理的工业试验,考察启动后期电解槽槽况的变化、炉膛建立、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等,对管理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指出启动后期管理中应避免的一些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石墨化阴极大型预焙槽启动后期管理工艺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适合350 kA以上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启动后期管理工艺思路.对某铝厂365 kA型石墨化阴极预焙铝电解槽进了启动后期管理的工业试验,考察启动后期电解槽槽况的变化、炉膛建立、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等,对管理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指出启动后期管理中应避免的一些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规整炉膛是铝电解槽平稳、高效生产的保证,某公司通过优化600 k A电解槽阳极钢爪、阴极钢棒、槽壳结构、内衬材料等,实现了热平衡耦合控制;通过对非正常期的电解槽温度、电压、分子比、电解质水平、铝水平、效应等技术条件进行管理,为建立规整炉膛创造了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正常生产期间电解质成分的最佳配比(氟化锂1.0%、氟化钙4.5%、氟化铝8.0%、氟化镁1.5%),使过热度处于10~15℃的理想范围,进而达到了稳定炉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电解槽远行到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运行效率低,槽子破损.炉膛不规整等现象,只要加强对中高槽龄电解槽工艺技术条件的研究探索,并且根据不同槽龄段和不同电解槽的槽况,及时进行调整技术条件的摆布和电解操作。同时加强各项生产操作管理,可以延长电解槽寿命,稳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铝厂200 kA电解车间的电解质体系中的Li、K含量越来越高和经济技术指标持续下滑的生产现状,通过一系列试验探索最优的工艺技术条件,电解质分子比化验方法由衍射法变为荧光法,工艺技术条件标准由根据电解槽槽型划分变为根据槽龄划分;通过降低无功电耗、加强电解槽保温、规整炉膛、严抓操作管理和及时消除设备故障缺陷等措施,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改善,电流效率稳步提升,铝液直流电耗、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阳极毛耗持续下降,效应系数和闪烁效应系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取规整炉膛、加强电解槽保温、改进换极工艺等措施,对186kA电解槽现行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合理匹配各工艺参数,保证电解槽在低电压条件下平稳运行、电流效率保持95%以上,实行低电压生产降低吨铝电耗。  相似文献   

10.
根据 6 0kA铝电解槽炉膛变化情况、大修槽阴极方钢和阴极炭块破损情况分析 ,初步探讨了6 0kA铝电解槽寿命同电解槽炉膛、阴极方钢质量、阴极炭块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导电双钢棒铝电解槽可有效降低铝液水平电流、炉底压降和电解槽的工作极距,同时使电解槽由原来的散热型改为保温型来维持电解槽的热平衡,提高了电解槽低电压运行的稳定性,实现了平均槽电压3.78V和吨铝直流电耗12 270kWh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186kA铝电解槽添加锂盐后的工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电解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减排,一直是国内外铝电解生产管理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重点与研究热点。结合186 kA预焙铝电解槽添加锂盐后的实际生产状况,论述了如何对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优化,以达到电解槽的长期稳定生产。通过优化,采用"双平衡"控制技术和"曲面阴极"的应用后,从生产统计结果表明,电解槽单槽电耗可达到12 200 kWh/t-A l。效应系数由原来的0.25次/槽.日降低到0.05次/槽.日以下,槽龄提高到2 500 d以上,为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3.
300kA新式异型阴极双钢棒铝电解槽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300kA新式异型阴极双钢棒铝电解槽可有效减缓铝液的流动、大幅降低铝液水平电流、降低铝液和电解质界面变形的波形幅度、提高电解槽的稳定性、降低电解槽的工作极距,同时使槽侧部由原来的散热型改为保温型来维持电解槽的热平衡。在保证电解槽平稳高效生产的前提下,电流效率比普通异型阴极电解槽高1个百分点以上,吨铝直流电耗降低400kWh。  相似文献   

14.
铝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的波动、电解槽热平衡的破坏,削弱了电解槽局部妒帮.钢窗口发红。尤其在电解槽度夏的阶段,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电解槽散热分布的变化,热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炉帮的伸长;同时炉帮薄弱的电解槽其侧部漏炉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本文从生产实践以及技术标准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造成电解槽局部炉帮薄弱的原因,提出了促使铝电解槽炉帮形成的措施;对不同槽型电解槽炉帮形成后的保持维护,从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总结,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铝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的波动、电解槽热平衡的破坏,削弱了电解槽局部炉帮,钢窗口发红。尤其在电解槽度夏的阶段,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电解槽散热分布的变化,热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炉帮的伸长;同时炉帮薄弱的电解槽其侧部漏炉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本文从生产实践以及技术标准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造成电解槽局部炉帮薄弱的原因,提出了促使铝电解槽炉帮形成的措施;对不同槽型电解槽炉帮形成后的保持维护,从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总结,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铝电解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铝电解槽极距已经达到低限,槽电压不能大幅度降低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一种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介绍了这种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的特点和工艺技术特征,以及在重庆天泰铝业公司168 kA电解槽上进行工业电解槽试验的结果.统计期内3台试验电解槽平均槽电压为3.803 V,平均直流电耗比同系列其他127台传统电解槽低1 250 kW · h/t Al,达到1 2101 kW · h/t Al.  相似文献   

17.
阳泉铝业于2002年5月至2002年12月止,利用原65kA的自焙阳极铝电解槽地坑式厂房改建为200kA中间点式下料预焙槽,主要对原通风通道进行改造,屋顶两侧窗户打开,使改造后的电解厂房内自然通风,气流组织合理,空气流动畅通。焙烧启动开始就狠抓焙烧启动工作,正常生产采用“四低一高”工艺技术条件管理槽子,同时推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电解槽作业制度,使铝电解槽炉膛形成好,电流效率高达94%。通过中南大学测试,电能利用率高达45.99%,与同类型200kA二层楼结构厂房相比,散热损失小,电能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8.
以186 kA铝电解槽的实际生产为基础,分析了导致电解槽电解温度异常的原因,并阐述了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表明:避免电解温度异常的关键在于建立规整的炉膛;加强工艺技术条件的保持;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制度是避免异常槽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对于大型铝电解槽磁场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电解槽磁流体的稳定性,铝电解槽的稳定性是电解槽取得高电流效率和低电耗的基础。一个生产效率高的电解槽必然具备:(1)热的稳定:主要是热平衡和恒定的电解质温度及其规整的槽帮形状;(2)电解槽的稳定,即槽内熔体流动(特别是电解质/铝液界面)和波动规律的稳定,它反映在槽电压的稳定性上。而电解槽的稳定又取决于三大因素:第一、设计,即磁场,槽结构和阴阳极参数的优化与选择;第二、生产管理和工艺技术条件的优化;第三、计算机控制技术。从设计上来讲,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我国开发大容量预焙铝电解槽技术经历的三个阶段-铝电解槽及相关工艺技术理论研究、大型预焙槽技术工业性试验、系列化大型预焙槽技术工业应用,指出了我们与在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