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肝素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 抗凝治疗后解除冠脉痉挛, 缓解胸痛症状疗效退定. 方法: 40例年龄在38~65岁平均年龄52.3岁. AMI患者均在8 h内给予溶栓后6 h测得全血激活时间(ACT)时间延长应用肝素钠6 25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 连续应用5~7天, 同时静滴硝酸酯类药物及口服阿司匹林等. 结果: 测定溶栓前纤维蛋白原及应用肝素后1、 3、 5、 7天Fib水平, 治疗前为6.87±1.36, 应用肝素后1、 3、 5、 7天, 分别为6.82±1.36, 6.36±0.79, 6.03±0.83, 5.58±0.81, 可见Fib水平明显下降. 心电图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下降, 胸痛症状均得到缓解和改善. 结论: Fib水平升高有促进心血管病发生的作用, Fib参与血凝与血栓形成, 血浆Fib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心肌梗塞相关, 及时应用抗凝剂肝素钠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流粘滞度, 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中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沉的变化、方法 按WHO诊断AMI的标准选择病例,采用1992年全国统一的溶栓方案治疗,同时检测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中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等指标,并与溶栓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溶栓后AMI患者再通车78.6%;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血沉等明显低于溶栓前,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AMI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障碍,尿激酶可以改善血流变学异常,尿激酶溶栓治疗对AMI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光化学反应后 2 4h中心区、半暗区PAF受体结合特性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 -银杏内酯B(ginkgolide ,GB)对脑缺血时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 :应用光化学诱导树鼠句局部脑缺血模型 ,于光化学反应后 6h ,给药组舌下静脉一次注射GB 5mg/kg(GB组 ) ,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溶剂(溶剂组 )。检测GB组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的PAF受体结合特性的变化。结果 :GB组半暗区两种PAF受体亲和力 (kd分别为 3 0 9± 0 0 8nM(高亲和性受体 ,kd1 )及 1 1 34± 0 78nM(低亲和性受体 ,kd2 …  相似文献   

4.
由中药提取物制备的免疫抑制剂FTY72 0能特异性诱导成熟T淋巴细胞凋亡 ,与环孢素A(CsA)联合应用后可诱导同种异体移植物长期存活。我们给予昆明小鼠不同剂量FTY72 0、CsA以及两者联合连续服药 2周后 ,比较各组脾脏、胸腺、外周血象和骨髓的变化。结果表明 :(1)对照组脾脏重量为12 1 5± 10 .1mg ,FTY72 0组又分每天0 .3mg/kg、3mg/kg、10mg/kg 3组 ,在服药2周后其脾脏重量为 80 2± 9 5mg、6 0 .3± 10 .2mg和 5 0 .6± 8.3mg,明显降低 ,为对照组的 6 6 % ,49 6 %和 41 6 % (3mg和10mg组P <0 .0…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 R I A) 法检测了41 例急性心肌梗塞( A M I) 患者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 T T3 , T T4 , T S H, F T3 , F T4) 水平, 并与正常人及 A M I患者的肌钙蛋白 T( Tn T) 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1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中 T T3 及 F T3 水平分别为0 .94 ±0 .40ng/m L 和1 .09 ±0 .57pg/m L,与37 例正常对照组( T T3 为1 .73 ±0 .31ng/ m L, F T3 为3 .12 ±0 .75pg/m L) 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1) 。动态观察甲状腺激素水平在 A M I 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表明: T T3 及 F T3 水平随着 A M I治疗的进行和病情的稳定慢慢增加及至正常, 与诊断 A M I的“金标准” Tn T 呈高度负相关( r1 = - 0 .7998 ,r2 = - 0 .7858) 。研究提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可用于 A M I的辅助诊断。连续动态观察还可为 A M I患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切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Frequencyofseptumpellucidumanomaliesinnon psychoticpopulation :a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tudyM .M .Aldur,F .G櫣rcan ,R .BasarandM .D .Aksit无精神病人群中透明隔变异频率的MRI研究本前瞻性的MRI研究对 5 0 5名 (男2 42名 ,女 2 6 3名 )无精神病人群的透明隔(SP)变异进行了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 39.1 79± 0 .90 4岁 (男性 40 .46 1± 1 .35 9岁 ,女性 38± 1 .1 6 6岁 )。男女性组的平均年…  相似文献   

7.
CMP促诱生IL—2,TNF—α,IL—6,IFNγ/α效应和产品中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吉成 《免疫学杂志》1998,14(3):194-197
用羧甲基茯苓多糖(CMP)预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在以PHA和ConA为主的复合诱生剂诱导培养24、36、48、72h采样检测的促诱生组TNF-α、IL-2、IL-6、IFNγ效价(x±s)分别为456.1±24.2,475.6±185.7,7433±1189.9,5583.0±535.5IU/ml,分别比无CMP的常规诱生组效价高1.5,3.8,1.8,1.4倍;在以NDV-F病毒为诱生剂诱导培养22h采样,并经酸化和中性化后检测的IFN-α效价可达21274.2±5523.0IU/ml,比无CMP的常规诱生组高1.2倍,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CMP对上述五种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促诱生效应。此外,还采用CMP促诱生技术,对TNF-α、IL-2、IL-6、IFNγ和IFN-α细胞因子进行了中试,提出了低成本、高效益的中试工艺路线,有待于在制备天然细胞因子的细胞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内地和台湾两地的医学科技文化交流 ,以及了解相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 ,医学护理人员的职业人格特征倾向 ,本文采用 16F[1] 同期调查了台湾桃园县护理专业学生 3 0人 ,北京铁路护理专业学生 3 0人 ,安徽黄山市卫生专业学校学生 3 0人 ,均为女生 ,平均年龄 17 8岁。结果 三地学生在聪慧性 (B) ,稳定性 (C) ,恃强性 (E) ,以及敏感性(I) ,幻想性 (M ) ,自律性 (Q3 )等人格特征上基本相似。台湾学生乐群性(A )明显低于内地学生 ,差别显著(5 5 2± 1 48/ 6 5± 1 7,t =3 18,p <0 0 1)。北京学生的兴奋性 (7 3± 1 86/5 5…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尿激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外血栓及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6 5例患者入院后经检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等 ,即予尿激酶 15 0万U加入 0 .9%氯化钠 10 0ml中静滴 ,1h内滴完。检测方法应用国产的XBH 32血栓形成仪检查血栓长度及其湿重、干重 ;应用XBH 31旋转式粘度计检查全血粘度 (高切与低切 )、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6 5例患者均在治疗前检查 ,用药后 7天、30天、6 0天分别检测 6 5例、5 2例、47例。结果 :治疗后 7天、30天、6 0天血栓长度、湿重、干重较药前降低(P <0 .0 5~ 0 .0 1)。血液粘度和…  相似文献   

10.
Ara-AMP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利用小剂量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进行穴位注射合用胸腺素肌内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14 0例为我科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9月住院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 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男性 12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16~ 4 5岁 ,病程 1~ 12 (5 .3± 2 .2 )年。治疗前HBsAg、HBeAg、抗 HBc、HBVDNA均为阳性。ALT值 >6 0IU L〔(85± 2 5 )U〕 ,总胆红素 <17 1μmol L。1.2 药物 Ara AM…  相似文献   

11.
复方磷酸萘酚喹及其组分单药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对比观察复方萘酚喹(Co NQ)与组分单药磷酸萘酚喹(NQ)和青蒿素(QHS)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用Co -NQ (总量含NQ 4 0 0mg及QHS10 0mg)、NQ (总量10 0 0mg)和QHS (总量2 5 0 0mg)分别治疗恶性疟患者30例。所有患者住院7天,随访2 8天,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Co NQ、NQ和QHS 3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 0 1±11 .8h、2 4 . 4±16. 1h和18 .0±9. 3h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30 . 1±5 . 7h、4 4 7±9 .2h和2 8 .9±5 . 6h ;2 8天治愈率分别为10 0 %、10 0 %和6 3 .3%。提示复方萘酚喹治疗恶性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 1、VCAM 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质 (MCP 1)表达的影响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以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 ,作观测对象 ,采用平行板流动腔产生一定大小的切应力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测经 0 .72Pa作用不同时间 (30min、5h)后 ,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采用ELISA方法测定灌流液中MCP 1蛋白浓度 ,反映内皮细胞表达MCP 1的变化。结果 :粘附分子测定的结果如下 :切应力作用 30min后 ,ICAM 1的阳性表达率 (% )为 5 6 .3± 10 .2 ,作用 5h后为 5…  相似文献   

13.
依那普利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依那普利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左室重构的影响 ,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了 51例老年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51例均为住院患者 ,符合WHOAMI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63~ 82岁 ,平均 75 5± 3 9。前壁AMI(包括前间壁和广泛前壁 ) 36例 ,下壁及后壁AMI 1 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别。 2 方法 :A组于AMI2 4h后给予依那普利 (悦宁定 )以 5mg开始 ,逐渐加量 ,最大剂量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2 9例颅脑损伤患者在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三种情况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Ⅱ )含量。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IGF -Ⅱ水平 (0 131± 0 0 4 7ng ml、0 117± 0 0 4 6ng ml、0 12 3± 0 0 5 0ng ml)均较正常对照组 (0 4 4± 0 14ng ml)明显降低 ,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IGF -Ⅱ含量的变化对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病理生理机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6~ 1999年 ,我院中西医结合辅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BPH 56例 ,年龄 53~ 85岁 ,平均71 6岁 ,病程 4个月~ 11年 ,平均 4 5年 ,均有进行性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病史 .所有患者均经直肠前列腺B超、直肠指检、PSA测定确诊 .IPSS症状评分为 ( 2 7 4±3 5)分 ;生活质量评分 (QOL) ( 4 9± 0 4 ) ;最大尿流率(MFR) ( 6 8± 3 1)ML/S ,剩余尿 (R) 70~ 2 0 0ML ,平均110ML .方法  56例均用中西药治疗并加微波热疗 .中药基本方剂 :黄芪 15克、车前子 30克、甘草 2 …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肝素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胶原合成和分泌以及纤维蛋白,α1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3H-脯氨酸掺入,胶原酶消化法测定胶原含量;采用Northern blot法检测FN,α1型胶原mRNA。结果:对照组,肝素组及PDGF组细胞内胶原含量分别为(1.250±0.501)%,(0.809±0.161)%和(2.690±0.597)%而其培养液中的含量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7.
卡托普利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增生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卡托普利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增生的干预作用。雄性Balb 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柯萨奇B3病毒感染组 (感染组 )和病毒感染加卡托普利治疗组 (治疗组 )。苦味酸天狼猩红胶原特异染色 ,半定量分析胶原面积及胶原平均光密度。第 14天和 30天实验结果 :(1)感染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 4 5 5 %、38 5 % ,治疗组分别为72 7%、6 1 5 % ;(2 )心肌胶原面积前者分别为 1 6 5± 0 14、3 0 2± 0 2 9,后者分别为 1 4 9± 0 13、1 75± 0 18;(3)心肌胶原平均光密度前者分别为 0 4 3± 0 0 2、0 5 7± 0 0 5 ,后者分别为 0 4 1± 0 0 2、0 4 5± 0 0 5。提示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予以卡托普利治疗能抑制慢性期心肌胶原纤维过度增生 ,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8.
女性器官褪黑素受体鉴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已知褪黑素 (M)对生殖系统有抑制作用 ,提示生殖系统是M作用的靶器官 ,生殖系统上可能存在褪黑素受体 (MR)。方法 :MR检测方法在放射配体结合法。 [1 2 5I]褪黑素 ( 1 2 5I·M ,81 40× 1 0 1 0 Bq/mmol)为中科院上海原子能所产品。结果 :1 [1 2 5I·M]特异性最大结合量 (Bmax)在卵巢、子宫及输卵管分别为1 2± 0 4,1 0± 0 3,0 6± 0 1fmol/mg蛋白。平衡解离常数 (Kd)分别为 58± 1 1 ,62± 1 4,89± 9pmol/L。 2 动力学研究 :随时间增加 ,结合量不断增多 ,至 40min饱和 ,加入非标记M…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进行肿瘤标记物糖蛋白抗原 (CA12 5、CA199)及铁蛋白 (SF)的测定 ,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方面的价值。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病例来自青岛市肿瘤医院 ,共 6 0例 ,其中初诊患者 39例 ,术后复发 8例 ,由外院手术后转入我院 13例。临床分期按FIGO标准 ,细胞学分级按 3级标准 ,组织类型分为内膜样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及浆液性乳头状癌。二、方法 :CA12 5、CA199IRMAkit、SFRIAkit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按说明书操作。三、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  相似文献   

20.
龟板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和脑内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益肾中药龟板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 羟基多巴胺脑内定位注射制备帕金森病模型 ,随机将 4 0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观察动物单侧旋转行为以及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 3、4 二羟苯乙酸和高草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造模 8周后实验组帕金森病大鼠旋转圈数 6 97± 1 6 7比对照组 9 4 5± 1 75明显减少 (P <0 0 5 ) ;其纹状体内多巴胺 (DA)及其代谢产物 3、4二羟苯乙酸 (DOPAC)、高香草酸 (HVA)含量显著提高 ,分别为 3 12± 0 4 8,0 2 7± 0 0 6和 0 35±0 0 6 ,而对照组仅为 0 4 9± 0 0 4 ,0 0 7± 0 0 3和 0 2 7± 0 0 3(P <0 0 5 )。结论 益肾中药龟板对大鼠帕金森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