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健康居住的角度,对居住区室内和室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室内外环境的内容对居住区内人们健康的影响。提醒人们在“非典”过后的健康居住环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孙丹 《山西建筑》2004,30(20):19-20
针对现代居住建筑中邻里关系冷漠的问题,分析了现代居住建筑中如何改善邻里间的交往空间,并提出了各种交往空间都应该满足的三种场所心理。  相似文献   

3.
指出如何促进邻里交往、构建和谐社区是当前居住环境设计面临的巨大挑战,从邻里交往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邻里关系淡漠的原因,进而提出一系列促进邻里交往的环境设计手段,以改善邻里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下,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社区居住环境品质评价之检视尤为重要,文章系延续过去里分之系列研究之一,特针对里分住宅居民对于里分住宅内部环境、邻里性设施及环境、社区邻里关系及社区周边环境等四大部份进行评价,作为里分住宅未来社区居住环境品质改善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红 《山西建筑》2009,35(10):17-18
指出如何促进邻里交往、构建和谐社区是当前居住环境设计面临的巨大挑战,从邻里交往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邻里关系淡漠的原因,进而提出一系列促进邻里交往的环境设计手段,以改善邻里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6.
风水学的主要目标是: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并加以利用,选择最佳的居住环境,创造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居住境界。现代城市居住区建设中,对风水学进行研究并借鉴应用,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将传统风水理念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造景要素相互融合,可营造出理想的居住环境。文章重点论述如何根据风水理论进行城市居住区内的道路、水体、植物和小品的设计,并以金色俊园居住区为例,阐述风水理念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罗文海  黄春文 《山西建筑》2006,32(24):31-32
介绍了成都曼哈顿居住区的规划构思和建筑设计,提出居住区的规划要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设计手法应细致、质朴、人性化等观点,从而营造出一个整体形态的高品质居住区。  相似文献   

8.
钱锋 《住宅科技》2011,31(11):20-23
可持续理念下的健康高层住宅,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住宅,它除了能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功能需求,高度聚集人群,节省用地,达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外,还应该在人类健康、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方面有所作为,包括居民生理心理的健康,融洽的邻里关系、院落文化的延续,低碳节能的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等  相似文献   

9.
上海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资金来代化市民的居住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为市民未来美好生活作出不懈努力。文章通过对上海城币肌理的分析和延续运用里弄住宅的基本构架,把地方居住文化的精华带入21世纪,提出完整的居住理念,改变冷淡的邻里关系,提出即时交往场所,建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并以’96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获奖作品──《家园》为实例,作具体深入分析,提出构筑上海城市居住园区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住宅小区如何规划,是营造住宅区居住环境的关键;同时,建筑与环境的紧密结合以及景观的再造,是提高住宅区居住环境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广岭家园为例,浅述安居房小区规划设计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饶宇飞 《山西建筑》2006,32(16):11-12
从住区层面属性的改变、住宅设计、社会生活的变化多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邻里交往的诸因素,以期对居住区的规划、空间、环境及场地服务设施等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住区邻里交往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和  严钧  梁智尧 《华中建筑》2008,26(11):131-135
该文通过对住区邻里交往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结合调查提出了一些设计对策,以期从邻里交往的角度对住区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城市居民的邻里交往问题出发,指出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营造应适应居民交往活动的需要,并通过对江南城市传统居住区空间环境分析研究,探讨了现代居住区中和谐的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我国城市封闭住区的历史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市封闭住区的形态特征与西方城市门禁社区的不同。并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描述了以封闭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城市居住空间小聚居,大混居的环境形态。  相似文献   

15.
任英 《华中建筑》2006,24(9):18-19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居住区环境设计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市场营销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要求,以期为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钢 《江苏建筑》2010,(5):9-14
居住区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是居住区(包括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居住区公共服务建筑配套指标为对象,通过对规范标准设置的历史沿革和新旧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比较,结合现阶段居住区设计特点,提出了对商业服务类、教育配套类、管理及邻里交往类这3项公共服务建筑规划配套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天津滨海新区南港轻纺园工业邻里区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新时期蓝领人群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策略,力图通过设计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怀,生活品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孔磊 《山西建筑》2007,33(29):29-30
通过对交往空间的概念分析以及当今中国住区邻里交往的现状,以共享空间的理念提出针对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的一些设想,以促进住区人类活动与交往,真正实现居住和谐和整个住区和谐。  相似文献   

19.
靳超 《建筑创作》2010,(6):94-99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强化,环境景观中公共艺术和设施无论从设计理念到制作都有了长足进步。本文以北京部分小区景观为例,从比较完美的作品分析入手,探讨北京住宅小区公共艺术与环境设施的结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几点关键要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搞好居住小区规划的重要性,探讨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关键要求,包括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要求和居住小区空间布局规划的要求,强调了居住小区要做好社会服务环境规划,以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理想的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