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5岁,体质指数(BMI)28.4 kg/m^2。主因“左足部肿痛1 d”入院。患者10 d前因上呼吸道感染,于家中自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每天0.5 g,服用8 d,上呼吸道感染好转,遂停药。无其他明显诱因,1 d前突然出现左足部内踝和第一跖趾关节处红肿,伴剧烈疼痛,不敢触碰,不伴有发热、恶心、胸闷及头晕等症状。既往高尿酸血症2年(血尿酸430~450μmol/L),无症状表现,未治疗,无痛风发作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缬沙坦胶囊,血压控制可。  相似文献   

2.
重用薏苡仁治疗痛风急性发作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薏苡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脾、胃经、肺经,功能健脾去湿,清热除浊。具有功力和缓,除湿而不助燥,清热而不损阴,益气而不滋湿,又能舒筋脉,缓和挛急,在风湿拘挛时,确有疏筋展臂的伸筋作用,据此,笔者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另以薏苡仁粥作为痛风患者的食疗方,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口服秋水仙碱0.5 mg/次,3次/d;B组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3次/d;C组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1次/2 h。结果 C组与B组比较,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比A组缓解时间缩短(P<0.05)。C组与B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A组(P<0.05),C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少,明显少于C组(P<0.05),但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3次/d,能使80%以上痛风急性发作期病人的疼痛缓解、炎症消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1例79岁女性患者,因心悸、胸闷伴周身乏力入院。既往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入院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心房纤颤、高尿酸血症。给予平喘、稳定心率、降压等治疗的同时,建议改用兼具降尿酸作用的降压药物氯沙坦。入院后第6天,患者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建议急性期给予秋水仙碱及非甾体类抗炎药,避免使用别嘌醇与苯溴马隆。患者服用秋水仙碱出现腹泻,建议给予蒙脱石散。1周后,患者各项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并使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广东地区各医院收治痛风急性发作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诱因、并发症,并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0.5m、1.0mg、1.5mg剂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2.00%)低于 B 组(90.00%)、C 组(94.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B组胃肠不适、肝功能损伤、血常规异常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腰背痛,实验室检查为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因为饮酒、食用海鲜等。采用1.0mg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莉  左玮 《医药导报》2022,(5):727-728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因"胸痛8 h"于2020年11月14日13:00入院.入院前8 h平躺睡觉时出现胸痛,以胸前区为主,可向正后背及双上肢放射,疼痛呈压榨性疼痛,发作时伴大汗淋漓、心慌、视物模糊、恶心,无呕吐、腹痛腹泻、反酸等不适,疼痛呈持续性,自诉6h前疼痛较前缓解,呈烧灼样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的急性痛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A组、B组、C组三组,每组20例;予以A组用药量是0.5mg/次,3次/d;予以B组用药量是1.0mg/次,3次/d;予以C组用药量是1.5mg/次,3次/d.对比分析三组不同剂量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关节炎发作的次数.结果:通过治疗,B组和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而且剂量越大,治疗总有效率越高(P<0.05);A组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关节炎发作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剂量为1.0mg/次,3次/d的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症状缓解时间比较短而且关节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出血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了减少或避免痛风的复发,更好地护理该类患者,笔者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原有痛风病史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了整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在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抗炎方案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对1例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致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痛风急性发作的抗炎药物方案实施药学监护并进行评价.结果 中药临床药师在患者存在西药抗炎药物使用禁忌的情况下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医师予以采纳.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结论 中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痛风急性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首次服用秋水仙碱片1.0 mg,以后每2 h服用0.5mg;治疗组服用秋水仙碱片0.5 mg,tid,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 mg,ti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缓解率和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91.4%,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缓解率和缓解时间、总有效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1.4%,对照组为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3岁,因发热、咽痛2 d,于2011年9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咽痛、头痛,体温39.4 ℃,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服阿莫西林及解热镇痛药(不详)后体温略下降,症状无明显减轻。入院当天患者发热,体温38.4 ℃,伴咽痛、咳嗽、周身肌肉酸痛无力。既往有痛风病史9年,否认有药物致变态反应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粗。胸部X线平片示双肺纹理紊乱。肾功能检查:肌酐63.2 μmol&#8226;L-1,尿酸403.1 μmol&#8226;L-1。血常规:白细胞12.41×109&#8226;L-1,中性粒细胞68%,红细胞4.3×1012&#8226;L-1,血红蛋白144 g&#8226;L-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61 g&#8226;L-1。入院诊断: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痛风缓解期。给予头孢呋辛钠(意大利依赛特大药厂生产,批号:H20080467)1.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12h。患者入院后第3天右手背部红、肿、热、痛。追问病史,患者曾因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出现过上述症状两次,疑为痛风急性发作。给予秋水仙碱口服后症状缓解,遂确诊为痛风急性发作。停用头孢呋辛钠,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秋水仙碱口服,12 h后右手背红、肿、热、痛症状缓解,24 h后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2.
<正>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急性发作期时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急性痛风治疗的目的迅速有效地缓解和消除急性发作,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三类,三类药物均应及早期、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1]。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相关治疗药物进行分析,对患者住院期间痛风急性发作用药进  相似文献   

13.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关节部位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的过程常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为此,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Embas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IL-1受体拮抗剂治疗痛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起至2020年9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例心房颤动并发痛风发作患者自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心房颤动并发痛风发作患者自服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协助医师制定抗栓以及抗痛风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全程化的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发挥专业特长,针对消化道出血后重启抗栓药物时机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伴发急性痛风选择何种抗炎止痛药物提出合理建议,并同时关注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最终症状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心房颤动并发痛风发作患者自服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及用药监护,并及时识别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水娇 《淮海医药》2013,31(2):140-141
目的探讨痛风的发作频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痛风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导致本次痛风发作的发病诱因及发作频率等相关因素。结果大部分患者痛风急性发作都与不合理饮食有关。结论饮食不当与痛风发作有密切关系,合理膳食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布洛芬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建忠  李达  高延辉 《医药导报》2005,24(10):964-964
患者,男,51岁。2005年4月8日,因牙痛自购布洛芬胶囊(商品名: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120203)0.3 g,PO。20 m in后出现胸闷、气急,渐加重,继而端坐呼吸,伴阵发性干咳而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7.1℃,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急病容,大汗淋漓,口唇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2型糖尿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分析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药物原因,筛选降糖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建议选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同时优化降糖、痛风治疗的中西药方案。结果 患者肿痛症状明显缓解,血糖平稳下降。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2型糖尿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学监护,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病毒性肝炎并癫痫发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8岁、工人、因头晕,纳差5天,抽搐1次于2000年5月18日入院。5天前因情绪不畅而出现头晕、恶心、尿色深黄,当时未经诊治。次日晚饭后突然感觉左侧眼睛视物不清,随之晕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不醒人事约9min,清醒后感到全身酸痛,四肢乏力,对发病经过完全不能回忆。患者急被家人送到附近医院,以“抽搐原因待查”给予安定及钙剂等处理,后入我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及癫痫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近期当地有肝炎散发流行。体检:T36.9C、P86次/分、R23次/分、BP15./9.4kPa,神志清,精神不振,皮肤、巩…  相似文献   

20.
1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间断性眼睑浮肿,加重4个月,于2014年4月10日入住我院肾内科。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200/120 mmHg,规律口服替米沙坦40 mg 1次/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2.5 mg 1次/日,血压控制在160/90 mmHg。医生调整降压方案,于4月10日给予施慧达1片2.5 mg,1次/日,血压控制仍在150~160/80~90 mmHg,于4月13日加用盐酸阿罗洛尔片,10 mg 2次/日。自述4月18日起关节疼痛加剧,测血尿酸由501μmol·L -1(2014年4月11日)升至564μmol·L-1(2014年4月18日),考虑患者血尿酸升高与盐酸阿罗洛尔使用有关,遂于2014年4月18日晚停用盐酸阿罗洛尔,改用氯沙坦钾片50 mg 1次/日,3天后患者疼痛减轻,复查血尿酸496μmol· L-1(2014年4月2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