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远红外线加热的节能原理简述大家知道,太阳光除了有七种颜色的可见光以外,还存在着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光线,例如,紫光的前端存在着紫外线,红光的后端存在着红外线,虽然各种光波的长短不同,但都是电磁波。从电磁波频谱上可见,红外线的波长范围是0.76到1000微米,目前工业上一般把红外线分成两部分,波长小于5.6微米,离红光比较近的叫近红外线,波长大于5.6微米,离红光比较远的叫远红外线,又称长波红外线。  相似文献   

2.
一、概论红外线也是一种电磁波,它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与其它类型的电磁波相比,仅是波长不同而已.红外线的波长范围是0.76~1000微米,一般把0.76~4微米的红外线叫做近红外,把4微米以上的红外线叫做远红外.近年来,红外线已被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军事、金属热处理、各种加热工艺、食品工业、制酒、医疗以及农业等.据国外资料介绍,仅加热一项,其耗能就占工业化国家燃料开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红外线的热效应,而红外线按波长通常划分为三个部分——近红外线(波长为0.78—1.4μm)、中红外线(波长为1.4—3μm)、远红外线(波长为3—25μm及以上区域)。绝大多数的高分子物质、有机物等材料都对3~25微米区域的远红外线有很强的吸收,通常所说的远红外线技术应用就是指这个区域的红外线,而红外线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对非透明材料的透射率可以看作是零。 2.红外辐射光谱只有与物质分子振动光谱的吸收波长相等时,物质才容易吸收热辐射能。  相似文献   

4.
<正> 远红外加热、干燥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已在油漆、塑料、电线、电机、橡胶和绝缘材料等行业广泛应用,大量节约了电力和各种能源,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国家计委、经委将远红外加热技术列为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之一。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原理红外线即红外辐射,也叫热辐射,是电磁波的一种,它在可见光谱红色光端以外,红外辐射即由此得名。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在0.75~1000微米之间,其中波长为0.75~1.5微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利用远红外线加热烘烤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传播速度等于光速(300000公里/秒)。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76~1000μ。习惯上把红外线分为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红外线是介于可见光及微波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其波长为0.75~1000微米。它在可见光的红光波一侧,故称之为红外线。红外线与可见光一样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其辐射能量与其热源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正消毒,人们最常用的方法是紫外线消毒、高温消毒、75%酒精消毒,那在我们厨房中,消毒柜的消毒方法是什么呢?是否也利用了以上的消毒原理?根据消毒柜的种类,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消毒柜的消毒方法。1红外线消毒红外线消毒的原理与高温消毒差不多。它通过内置石英电热管,发射大量远红外线对餐具进行高温杀菌消毒,能快速杀死餐具中残留的微生物。优点是杀菌速度快,效果好,能满足大众基本需求。不过在使用的时候,不可轻易打开消毒柜,红外高温很容易将手烫伤,另外像塑料碗、塑料勺子等餐具,不可以使用红外线消毒。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关于远红外线硫化橡皮配方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证实,以远红外线作为硫化加热媒质完全可以满意地实现硫化,在电线性能上是可靠的.本文所提供的橡皮配方是初步成果,对进一步研究远红外线硫化橡皮配方有一定参考价值.我们认为,为了远红外线硫化技术更臻完善,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远红外线加热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门加热新技术,它利用各类热辐射元件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辐射出波长在5.6~1000微米的远红外线被加热物体所吸收,引起物体中分子振动变为热能,使被加热物温度升高。远红外线由于辐射元件以光速向外辐射直接作用于被加热物体,不需通过媒介,能量损失很小,并且透入到物体内部,使物体的表面和内部温度同时升高,加热均匀。  相似文献   

10.
最近以来,我们收到全国各地不少电机厂来函问询是否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作为电机烘房的热源问题。来函一般认为这样做能够节省用电量,但同时反映出烘焙后电机绕组出现不少质量问题。例如,统组表面漆膜颜色不一样,有深、有浅、漆膜偏软;靠近红外线热源一侧的线圈已经发深棕色,而远离红外线热源的一侧线圈却明显地还未干燥;同一只烘房中堆放几十台电机,中间电机表面也难以烘干等等。但也有认为只要采取措施,亦可保证质量。为了促使大家进一步研究,本刊将介绍一些不同的看法,希望大家提供这方面的研究报告。本文拟就电机厂烘房是否适用远红外线加热问题谈谈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红外线也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不错,这种采用红外线进行无线连接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在电视机,录像机、VCD、DVD中使用的遥控技术;电脑之间、电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甚至在一些手机上也都采用了红外线连接技术。但是,红外线技术有局限性,它仅适用于单台设备之间一对一的连接。而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不可遮蔽性。更重要的是红外线  相似文献   

12.
林明 《电气时代》1997,(3):11-11
干手器是现代文明卫生用具。现将我们研制的GSQ-1型自动干手器电路工作原理介绍给读者。 该机是运用远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原理,将发射具有固定频率的红外线通过手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经放大控制电路控制加热丝加热,由风机将热风吹出。 图1为供电电源。为减少电网串入的干扰耦合,电源变压器中间屏蔽层接地,在整流二极管两端及7812三端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均加接退耦电容。  相似文献   

13.
日本日荣电机产业开发了利用远红外线的电吹风(毛发干燥器)。这是最早利用远红外线的电吹风,是继远红外电暖器后的第二种远红外线的应用商品。 在电吹风机身的出风口和喷咀之间插入了昭和电工公司开发的陶瓷制的远红外线辐射体。由于采用了远红外线,这种电吹风只要用普通电吹风的约一半时间,就可升温到所定温度。用较低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厂共有漆包机8台,玻璃丝包机6台,电热总功率达846千瓦。我们首先选择电耗较大、生产工艺及炉子结构较为简单、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玻璃丝包线工序进行改造。远红外线是指5.6~1000微米波长范围的电磁波。据了解玻璃丝包用的2240醇酸漆的吸收带在3~8微米最强烈。我们所用的远红外发生器材料,是福州台江无线电四厂生产的SiC板,其表面涂二氧化锆、二氧化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一种利用远红外线辐射加湿的新型加湿器,阐述它的加湿原理、元件构成、控制精度等。通过对比分析远红外线加湿器与其他传统加湿器之间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介绍红外加湿器在空调领域的使用情况,可以解决电极式加湿器使用受水质限制和运行结垢后加湿量降低的问题,且维修清洗较为简单便捷。  相似文献   

16.
我厂是为人造板表面二次加工所需的装饰纸进行凹版印刷的专业厂。我厂的生产主机——四色凹版轮转印刷机于1976年投产,由于当时的远红外技术尚未推广,所以采用了透明石英制做的红外线溴钨灯做为加热的热源。采用这种方式干燥,不仅耗电多,还经常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装饰纸的质量(这里主要指含水率指标)达不到技术要求。红外线溴钨灯发射的光谱中,远红外辐射仅占四分之一,其余是近红外和可见光。我们的干燥对象——高吸水性的钛白纸及印刷用的涂料色浆,均为有机物质。而绝大多数有机物质对远红外线都有强烈的吸收本领,即当远红外线照射到这些物质上时,大量的辐射能就会被吸收,从而达到加热干燥的目的。根据光谱分析的结果,我们选用了与装饰  相似文献   

17.
我厂采用远红外线烘烤电机表面漆和硅钢片等,先后改造了9台设备,仅半年节电11万度,节能效果显著。小型出国电机表面烘漆过去用红外线灯泡作为发热元件,耗电多,效率低:灯泡易损。适应不了生产需要。为此,我们对烘烤炉进行改造。用φ22×2000毫米、1.5千瓦的电热管涂以远红外涂料。分别将三个电热  相似文献   

18.
红外线通讯是一种廉价、近距离、无连线、低功耗和保密较强的通讯方法,为了使其实现在PC机间的通讯,可以通过一个红外线接口来完成,介绍一个pc机主板红外线接口方案,通过对其进行制作、安装、调试和使用,就能实现红外线在PC机之间的通讯。  相似文献   

19.
远红外电暖器是暖器市场中的大众品种,它采用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对空间进行加热,因远红外线较其他红外线更易被辐射物体所吸收,穿透力强,可以使人体直接感受到热量,做到开机即暖。因而,远红外电暖器不受空间环境限制,即使在密封条件较差、空间较大、阴暗潮湿,甚至室外使用,只要距离适当,都可达到较佳取暖效果,特别是远红外系列电暖器经济实惠的  相似文献   

20.
微波炉是新颖的厨房炊具,具有省时、节能、安全、卫生等优点而步入百姓家庭。微波是介于远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是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炉是利用频率为2450MHz的电磁波对食品进行加热烹调。1微波炉烹调食品有害健康吗微波是一种电磁波,界于远红外线与无线电波之间,属于非离子化的能量。它与力射线不会残留或储存在食品中。微波辐射一停止,食品中分子摆动就自行停止,根本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残留物。事实上,微波烹调是直接作用于食品本身,烹调速度极快,食品的营养成份能最大限度得到保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