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成年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63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试验组用TPM进行单药治疗,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及12个月时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未经治疗的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PM治疗后3,6及12个月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癫痫本身并不引起甲状腺激素的改变;TPM对成年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没有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部分难治性癫痫(RE)在添加拉莫三嗪(LTG)或奥卡西平(OXC)或托吡酯(TPM)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累积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212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对照治疗3个月前癫痫发作频度,并对治疗2年结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ADR)及安全性和脑电图进行自身分析对比。结果患者应用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 2年结束后,患者发作频率均比用药前明显减少,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8.5%、78.1%, ADR的发生率分别为9.6%、19.2%、21.9%,脑电图总的好转率分别为89.9%、78.5%、76.9%。结论 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患者的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ADR轻。  相似文献   

3.
托吡酯致严重失眠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婉莉  林广裕  郑红 《中南药学》2006,4(5):396-396
托吡酯(Topiramate,TPM)作为一种新的抗癫痫药(AE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无论是国外或国内文献,均认为该药抗癫痫疗效良好,副作用轻微而短暂,一般不影响其继续用药。我们近期应用TPM治疗癫痫(EP)过程中共有3例发生严重失眠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31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单药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1例患者入组,TPM目标维持剂量100mg,基础期4周,记录痫发作次数;加药期4-8周;稳定期12周,坚持服用维持剂量,记录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癫痫总有效率为86.6%,其中显效73.3%,无效占13.4%。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有效率均>75%。不良反应发生率60%,多数较轻微且短暂。结论:TPM单治癫痫疗效明显,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辅助妥泰(Topmax,TPM)抗癫痫的效果。方法:将服用TPM治疗癫痫的患分为TPM组及TPM加CB组。观察癫痫发作频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西比灵,尼莫地平辅助TPM组临床癫痫控制率(76.15%)明显优于未用CCB组(18.18%)。不良反应发生率TPM加CCB组(10.09%)低于TPM组(33.3%)。结论:CCB辅助TPM可提高癫痫控制率,降低TPM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卡马西平(CBZ)、托吡酯(TPM)和丙戊酸钠缓释片(VPA)在脑炎继发性癫痫疾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及其负面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例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用药不同分为VPA(71例)、TPM(61例)、CBZ(69例)三组,而后对其在接受了VPA、TPM及CBZ为期1年的治疗之后的疗效进行比较,从而对药物的负面作用做出评价。结果 CBZ对脑炎继发癫痫的总有效率为72.46%,和VPA的78.87%和TPM 80.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单一药物治疗手段时, CBZ在部分发作癫痫上的疗效可观,而TPM和VPA对所有类型的脑炎激发的癫痫均起到不错的疗效,而TPM的负面作用较其余两种更少。  相似文献   

7.
托吡酯单药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2000年4月至2003年6月对47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给予托吡酯(topiramate,topamax,TPM,商品名妥泰)单药治疗,以观察部分性癫痫患者接受TPM治疗的疗效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统抗癫痫药物在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中老年患者中的不同特点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0例中年(〈65岁)和190例老年(≥65岁)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的药物保留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年组4种药物保留率依次为卡马西平(87.7%)〉丙戊酸钠(75.8%)〉苯妥英钠(53.7%)〉氯硝西泮(41.2%);老年组4种药物保留率依次为丙戊酸钠(88.9%)〉苯妥英钠(73.8%)〉卡马西平(59.5%)〉氯硝西泮(43.7%);中年组卡马西平疗效最好,控制率达66.7%,老年组丙戊酸钠疗效最好,控制率达72.1%。结论临床治疗脑卒中迟发性癫痫时,中、老年患者应分别首选卡巴西平和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钠(VPA)治疗脑炎继发癫痫(SEVE)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9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TPM组、CBZ组和VPA组。TPM组采用托吡酯,CBZ组采用卡马西平,VPA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年,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TPM组、CBZ组和VPA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78.13%,81.25%,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TPM组、CBZ组和VP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37.50%,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间无差异,但是使用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0.
苯巴比妥在癫(癎)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刘彬  梁荆芬 《医药导报》2007,26(5):496-500
目的 通过临床数据研究儿童苯巴比妥的群体药动学。方法采集298例儿童癫痫患者服用苯巴比妥常规治疗的监测资料数据,利用CPKDP程序分析药动学参数,结合Bayesian反馈法及二步迭代估算儿童个体药动学参数。结果癫痫儿童苯巴比妥群体药动学主要参数Ke、Vd、CL在单用苯巴比妥组分别为0.351 h-1、0.452 L·kg-1和5.135 L·h-1·kg-1;其中性别、身高以及辅助用药、用药持续时间未见明显影响;儿童年龄、体重、合并丙戊酸(vaproic, VPA)、氯硝西泮(clonazepam , CNP)、托吡酯(topiramate ,TPM)、苯妥因(phenytion ,PHT)、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CBZ)为影响苯巴比妥清除率的重要因素,其中VPA、CBZ和PHT均增加PB的清除率,而CNP、TPM则会降低其清除率。结论 根据癫痫儿童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结合患儿的年龄、体重、服药剂量以及合并药等资料,可估算其清除率,预测患儿体内的药物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对照治疗成人癫痫13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托吡酯(TPM)及卡马西平(CBZ)单药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发作成人癫痫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33例患者入组,自愿选择进入TPM组58例和CBZ组75例.起始剂量TPM 25mg·d-1,nd,CBZ100mg·d-1,bid.根据患者的发作情况及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并充分观察该剂量下的疗效及耐受性,以达最佳或最终剂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平均发作次数变化和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的病例比例评价药物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时间TPM组(8.10±6.35)个月,CBZ组(15.69±10.23)个月.最佳或最终剂量范围TPM组50~300mg·d-1,CBZ组100~600mg·d.按照发作频率减少≥50%、无效或发作增加、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及68.0%(P=0.033 6),因不良反应退出比例TPM组明显低于CBZ组(1.7%vs 14.7%).结论:TPM单药治疗成年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的疗效与CBZ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明显优于CBZ.  相似文献   

12.
癫痫神经科的常见病,约75%患者通过常规的传统抗癫痫药可获满意疗效.约25%患者成为难治性癫痫(IE)。为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自2003年9月对难治性癫痫加用托吡酯(妥泰)治疗.现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PS)或继发全面性发作(SGT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PS或SGT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拉莫三嗪治疗12个月,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PS或SGTCS癫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添加妥泰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妥泰 (TPM)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 (R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4 8例难治性癫痫 ,加用TPM后观察其发作频率与加用前进行比较 ,计算完全控制率、总有效率 ,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添加TPM治疗RE总有效率 5 0 % ,完全控制 34 5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绝大部分轻微 ,可自行消失。结论 TPM添加治疗RE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青少年耐药性癫痫(DBE)采用拉莫三嗪(LTG)添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青少年耐药性癫痫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耐药性癫痫患者选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4小时脑电图(AEEG)监测在老年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老年癫痫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EEG)及AEEG监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84例患者AEEG监测总异常率为70.2%,明显高于EEG监测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小时脑电图可以提高老年癫痫患者的异常检出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托吡酯(TPM)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我院神经内科自2001年3月2002年12月采用TPM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患者87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馨 《安徽医药》2014,(6):1162-1164
目的评价托吡酯(TPM)与左乙拉西坦(LEV)在临床上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9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予TPM、LEV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两组18个月后的治疗情况。结果 18个月后,TPM组的总有效率为84.4%,LEV组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TPM组有7例(15.6%),以体重减轻和低热为主,其次为脑力受损、食欲不振;而LEV组有8例(17.8%),主要以食欲不振和易怒为主,其次为低热和无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与LEV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148例文献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索1997年至2007年CNKI和CMB收我的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患者148例的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诱发癫痫药物、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癫痫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患者中,男82例,女66例,平均年龄(40.16±24.08)岁,有癫痫病史15例。诱发癫痫样发作居前三位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物82例(其中喹诺酮类39例),占55.4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4例(其中抗精神病药物20例),占22.97%,麻醉药8例(其中氯胺酮6例),占5.41%;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类型以全面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为主,共120例(81.08%),其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5例(10.14%);患者年龄〈19岁32例(21.6%),年龄≥60岁52例(35.14%);超剂量用药21例(14.19%);45例联合用药患者中有10例出现癫痫样发作。癫痫发作时间为首次用药后3min至6个月.持续时间为4s至20min。147例癫痫样发作患者经停药及对症处理症状均好转或痊愈,1例因肺部感染,循环衰竭死亡。结论: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患者的年龄(老年或未成年)、癫痫病史、原患疾病、药物剂量过大以及联合用药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药物组30例(对症抗血栓、减轻心肌氧耗等药物治疗)和PCI组40例(支架介入术或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心绞痛疗效上, PCI组显效率57.5%及总有效率95.0%分别明显高于药物组的23.3%和60.0%(P〈0.05)。无效率5.0%和进展率0分别显著低于药物组的30.0%和10.0%(P〈0.01)。两组除心绞痛稳定性外,治疗后疗效满意度、躯体活动受限度、心绞痛发作、疾病认知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PCI组在后三项上明显高于药物组。结论 PCI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更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