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东矿在其井田范围内共11个村压,人口密集,村庄搬迁难度大,周期长,且投入成本高,严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接替。为了有效降低煤炭开采平均成本,解决村庄压滞煤炭资源开采的问题,邢东矿在1126工作面回采时首先提出并应用综合机械化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在1128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将这套技术不断完善,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或规避开采沉陷的负面影响、研究邢东矿井田区域内地表移动特征,有针对性的利用建筑物下采煤技术开采各类呆滞资源,保护地面附着物正常使用,使矿井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在先于村建立了114个观测点的地表移动观测站。经过3a的观测,取得了大量的野外观测数据,探索了特厚松散冲积层、中等硬度基岩条件、厚煤层巷道开采、矸石充填情况下地表移动的部分特征。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邢东矿先于村地面沉降观测报告,为邢东矿开采建筑物压煤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或规避开采沉陷的负面影响、研究邢东矿井田区域内地表移动特征,有针对性的利用建筑物下采煤技术开采各类呆滞资源,保护地面附着物正常使用,使矿井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在先于村建立了114个观测点的地表移动观测站。经过3a的观测,取得了大量的野外观测数据,探索了特厚松散冲积层、中等硬度基岩条件、厚煤层巷道开采、矸石充填情况下地表移动的部分特征。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邢东矿先于村地面沉降观测报告,为邢东矿开采建筑物压煤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幸丽 《电镀与涂饰》2014,(24):306-308
超高水充填开采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绿色开采技术,但对其引起的地表沉陷及预计参数的确定仅有较少的研究。通过建立地表岩移观测站,及时准确获取观测资料,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实测数据与预计数值的拟合,获得了某矿超高水充填综采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岩移预计参数,并对导致地表产生明显移动和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煤炭开发中保护环境是实现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邢东矿实施以巷道充填方式消化井下矸石、置换部分呆滞资源,实现地面不建矸石山、保护环境的工程试验效果,结合多年来开展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邢东矿巷道矸石充填规划区域剩余资源全部回收的设想,并通过理论研究可行性,为国内外类似工程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军  李雷 《河北化工》2013,(9):17-19
7623工作面是邢台矿现有的唯一分层充填开采工作面,开采煤层属于厚煤层,且该面地质条件复杂。通过矿压观测,找到了充填工作面充填体下二次开采矿压显现规律,通过对矿压显现规律与充填效果的分析,有效地减少了工作面片帮和冒顶事故的发生,同时强化两巷巷帮及三角地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7608(底)充填工作面是邢台矿充填体下二次充填开采的首面,为全面掌控顶板下沉、矿山压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通过二次充填工艺的研究应用、全时段立体式矿压观测、分析顶板活动规律,得到充填体下二次充填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为充填体下二次充填开采顶板管理、地表沉陷控制,对充填体下二次充填开采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北化工》2013,(9):161-161
<正>国家能源充填采煤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2月s日经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由冀中能源集团出资并联合中煤科工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建设,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内。冀中能源集团自2002年就开展充填采煤技术研究通过煤矿井下巷道歼石充填实现歼石不升井,把邢东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缓倾斜、薄至中厚磷矿体开采技术难题,将在煤矿中应用相对成熟的超高水充填开采技术运用到磷矿开采中,并对此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以四川某磷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单轴、直剪试验测定超高水材料充填体在不同水灰比(5∶1、6∶1、7∶1)及各龄期下的物理力学参数,运用FLAC3D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采场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水灰比下超高水材料充填体的覆岩承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超高水材料充填体在养护7 d时可达到最终强度的80%;在养护28 d内,各配比下的充填体强度呈对数曲线上升,直至达到最终强度;当预留矿柱间距为4 m时,3种配比充填方案均能有效提高采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王侃 《山西化工》2024,(1):225-226+247
大倾角煤层开采作业中,若不对采空区进行适当充填,极易发生岩层沉陷。就矸石滑移充填开采技术展开研究,建立顶板力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并在山西省某煤矿3203工作面开展现场矿压监测,得出矸石滑移充填非均匀性、矿压分区性、来压时间时序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沈月霞 《河北化工》2014,(9):57-58,62
邢东矿后备区地下构造极其复杂,掌握其构造特点是井下开采前提条件。本文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反映,结合区域资料,通过多专业多专家的多次研究论证和研究,认识了邢东矿后备区有别于邢东矿其它采区的特点,确定了测区内构造格局,为矿方修改矿井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浅埋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强烈矿压问题,对某一典型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矿压规律观测。根据矿压观测结果,对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掌握了工作面顶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运动参数、端面顶板片冒情况,并对支架合理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影响,提出了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理念,论述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研究成果,并对充填采煤条件下控制矿压显现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设计方法及采煤矿压监测的方法,达到了在采煤过程中控制地表下沉的目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及煤矿安全保障程度,为煤炭生态矿山建设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晓亚 《山西化工》2022,(3):190-192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全面提高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水平,必须要重视当下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现状,并且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地改进对策,提高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水平,更新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设备,促进煤矿开采作业的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矿业之窗     
锡矿山南矿采用胶结充填矿壁、尾砂充填矿房的方法回采河床保安矿柱.开采期间进行了岩体与充填体应力、应变测量与稳定性研究及岩移观测。自1973至1980年共采出矿石36万吨,回采率达86.8%,取得预期效果.本文着重阐述了现场地压观测和研究的某些结果,对采场构成要素进行了评价,并且探讨了采用该法控制采场地压与岩层移动的机理和规律,可为类似条件矿体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陈志平 《河北化工》2013,(9):4-6,10
通过对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18503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巷旁充填强度及留巷内支护强度设计进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确定巷旁及留巷内的最优支护方式。同时,在留巷现场进行各项矿压观测,分析研究大采高综采面大断面沿空留巷的矿压显现特征,对大采高、大断面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达到优化施工工艺及留巷支护参数的目的,为大采高、大断面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17.
邢东矿2127综采工作面在回采初期,上隅角瓦斯始终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针对这一问题,邢东矿通过综合比较,最终通过调整通风系统和抽排瓦斯的方式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类似情况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前,矿压观测一直都在沿空巷道掘进和施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观测矿压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同时关注设备的数量、观测面的位置、观测的方法和观测的结果。从实践过程看,多数矿压观测内部的程序非常复杂,更会包含多数的数据。因此,现阶段进行沿空掘进巷道维护也相对较为困难。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沿空掘进巷道矿压观测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旨在提供更多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李四清  张磊 《河北化工》2013,(8):15-17,55
以慈林山矿9号煤首采面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矿压观测等方法,研究了采场的矿压基本规律。结果表明:该工作面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34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3m。现场矿压观测数据分析证实了工作面所用支架的合理性。采场的顶板活动规律与采场垮落带范围内的关键层关系密切,该关键层即被认为采场的基本顶,这种观点在现场观测和理论计算对比中得以验证。以上研究结果为9号煤层后续高效回采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矿压观测的目的及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以山西某矿11205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综采面矿压观测的方法及内容,以期能更好的促进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