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肖永洲 《矿业世界》1998,(2):45-46,49
鲍店井田位于兖州向斜轴部的中段,层滑构造比较发育。在采掘生产中,根据层滑构造的和形态,将其分为揉皱型层滑构造、断滑型层滑构造和断层型层滑构造。搞清层滑构造的类型及特征,有助于地质预测预报,对采掘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层滑构造是煤矿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构造现象,层滑构造的发育将对煤层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层滑构造在王石凹井田的成因、类型及表现形式,指出了层滑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孟庄煤矿位于淮北闸河煤田北部.施庄向斜西翼,为一单斜构造。由于受区域构造应力的影响,煤层赋存条件极不稳定,层滑构造极为发育。阐述了该矿层滑构造表现形式、发育规律,并对层滑构造形成机制和对煤矿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总结了皖北刘桥一矿层滑构造发育类型,阐述了各种层滑派生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层滑薄化带的分布规律,为指导矿井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桥一矿层滑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总结了皖北刘桥一矿层滑构造发育类型,阐述了各种层滑派生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层滑薄化带的分布规律,为指导矿井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前岭煤矿层滑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前岭煤矿层滑构造的类型、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展布规律,指出了层滑构造对煤层的影响,对生产矿井利用层滑构造预测层滑薄煤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层滑构造及其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加圣 《煤炭技术》2004,23(2):90-92
根据临涣煤矿的实际地质资料 ,论述了层滑构造的成因、类型及发育特征 ,指出了层滑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范各庄井田的层滑构造及其对开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范各庄井田煤系地层中的层滑构造的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并对层滑构造给煤矿生产及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通过进一步研究掌握井田内层滑构造的形成机理及发育规律,进而更准确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9.
结合车集煤矿在巷道施工中发现的层滑构造,分析了该构造的一般特征及其对煤层的破坏作用,预测了层滑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总结渭北矿区层滑构造的发育规律,阐述层滑构造发育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层滑构造的形成模式,为开展滑了构造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资料,对青东矿主采煤层8-2煤层滑构造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复杂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青东矿8-2煤层滑构造主要表现形式为断裂式层间滑动,在矿区中、东部发育强烈,与构造煤的展布重叠区域大,说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磁滑差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及在煤矿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矿井构造预测及其在瓦斯突出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波  李明  程国玺  李凤丽 《煤炭学报》2019,44(8):2306-2317
矿井构造是制约煤炭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效率,同时对矿井瓦斯突出和突水等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矿井构造预测与评价不仅是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难题。本文较为系统地评述了我国矿井构造预测以及矿井构造对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作用的研究现状,并以阳泉矿区新景矿为例阐释了依据区域地质背景-矿井构造-煤体变形特征-构造煤发育及其瓦斯特性进行瓦斯赋存与突出预测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方法。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矿井构造研究以定性评价和预测为主;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矿井构造预测从定性的描述到定量评价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近年进展较为缓慢,指出基于地质实际的数理方法、地球物理探测和计算机技术的多源信息融合预测理论与方法是矿井构造定量预测和评价重要发展方向;分别从断裂、褶皱和层滑构造等方面阐释了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构造控制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多限于某些特定因素或静态的分析,而以矿井构造预测为基础,深入剖析矿井构造控制下的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发育、演化及分布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构造煤的瓦斯地质特征是瓦斯突出预测的发展趋势;新景矿的实例剖析表明,EW向与NNE—NE向褶皱叠加复合独具特色的矿井构造对构造煤发育和瓦斯赋存具有关键控制作用,揭示了瓦斯非均质性分布的构造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开采扰动下逆冲断层滑动面应力场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宏伟  邵明明  王刚  邓代新 《煤炭学报》2019,44(8):2318-2327
复杂地质构造与煤矿冲击地压关系密切,也是世界范围内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课题,断层滑移失稳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及前兆信息是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理论前提和重要保障。工作面开采扰动时,以断层滑动面上应力场演化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断层滑移失稳时的前兆信息。以义马千秋矿2122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了F_(16)逆冲断层赋存条件下的水平加载相似材料模型,运用应力监测和声发射监测的手段,分析了开采扰动下断层滑动面切应力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断层面上声发射事件数的分布规律;通过建立断层赋存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的数值模型,研究了断层区域岩层裂隙发育情况,分析了断层滑移失稳时切应力分布和能量释放的动态演化特征;通过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中应力场、声发射和能量场的分布规律,总结了断层滑移失稳的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滑动面切应力和声发射分布特征表现出3个不同的阶段,即水平载荷施加阶段,工作面开采阶段和断层滑动失稳阶段。载荷施加阶段,断层滑动面不断积聚能量,声发射事件数激增;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断层频繁受开采扰动,正应力与切应力两者变化不同步。开采初期,正应力处于较大值而切应力较小。随着工作面的开采,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变化情况相反,正应力逐渐降低,切应力逐步增大。工作面接近断层时,断层滑动面切应力表现为逐步降低的过程中陡然增加的特征;断层滑动前期,断层构造在失稳前仍然积聚大量应变能,声发射事件数出现较少或者缺失的现象;当岩层垮落诱发断层滑移失稳时,能量在不断释放;断层区域内声发射事件数则在近似恒定不变时突然激增。断层滑移失稳前声发射数较少或恒定不变与微震监测中的"缺震"现象较为吻合,即微震事件数在断层滑移失稳前或冲击地压发生前突然出现减少,发生后激增的现象。因此,断层滑动面应力和声发射事件数的激增变化特征可作为断层滑移失稳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5.
王钰博 《煤炭学报》2017,42(Z1):30-35
为揭示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演化机理,以塔山矿82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力学分析,建立采空区端部覆岩运动模型,对采空区稳定前后端部结构特征及侧向支承压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稳定前低位关键层以悬臂梁结构存在,高位关键层形成砌体梁结构,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达41.6 MPa,影响范围68 m;采空区稳定后,低位关键层悬臂梁结构破断,实体煤侧断裂贯通形成三角形滑移区,侧向支承压力峰值降低至32.09 MPa,但影响范围增加至99 m;悬臂梁破断后块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破断块体的高长比、破断角以及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三角形滑移区破断稳定后部分载荷转移至采空区是侧向支承压力降低的根本原因,但受稳定前高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煤体塑性区范围扩大,致使稳定后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16.
煤矿深部高地应力巷道软岩底板大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文泰  杨飞霞 《煤》2012,21(4):5-7,16
基于深部高地应力巷道软岩底板底鼓大变形力学机理的分析,对某煤矿-800 m水平轨道巷底板失稳的力学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轨道巷底板变形的力学模型。针对轨道巷底板两底角剪切滑移变形、中部拉裂变形的特征,拟采用分步联合的支护策略,重点控制变形失稳的关键部位(底角、帮角)。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按照所提方案进行支护后,有效降低了角部应力集中的程度,充分调动了深部岩体的承载能力,底板的非线性大变形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使整个巷道断面形成完整、封闭的支护系统。进而保证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及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deling geomedium around a mine working are reported. Two families of spiral slip lines are reproduced on a granular material. One or two families of log spiral slip lines arise around a cylindrical foreign body simulating a supported mine working. It is shown that shears on the lines of different families develop irregularl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2, pp. 3–9, March–April, 2009.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易发生煤壁滑移片帮和现有煤壁片帮深度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毕肖普(Bishop)法的煤壁滑移片帮的力学模型,引入滑移面安全系数并推导出其计算式,依此判断滑移面上煤体的稳定性。以斜沟煤矿18107工作面为例,详细阐述了滑移面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临界滑移面位置和煤壁最大滑移片帮深度。与现有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基于Bishop法得出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最大滑移片帮深度更接近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矿井高密度电法探查工作面内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查黄陵一号煤矿工作面内部煤层缺失的探测方法和应用效果。钻探验证表明,这种探查方法可靠,所推断的构造位置准确。这一探查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节约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