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护理学是护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护理概论、护理技术2部分内容,共180学时,其中实践100学时,占总学时的56%。护理技能教学传统的方法是:理论讲授、示教、回示、练习考核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操作,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邓湘宁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104-105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新颁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该门课程课时调整为36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除要求护生熟悉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知识外,培养护生树立无菌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无菌观念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始终牢记无菌操作技术、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护生能否牢固树立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技术,是今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关键.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由于护生第一次接触到微生物、无菌操作知识,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反复强调无菌观念,为护生今后熟练掌握各项无菌操作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护理伦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高职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低,学时安排少;教材选用受限,教学内容混乱;教学模式老化,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探索理论够用、岗位主体、案例贯通、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转变护生对护理伦理学的学习态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护生对护理伦理问题的判断能力与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4.
曾繁杰  强晓玉  李淑芹 《吉林医学》2007,28(8):1041-1041
临床护生实习是在校护生的最后一门功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动手能力的极好机会,儿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独立的科室,有着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特殊性,对护士素质的要求极高,实习儿科对学习护理的学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从认知、理解到实践护理能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带教工作,结合儿科的特点,总结以下几点护生的带教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创新思维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强.护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并结合护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教育观、教学观、教学法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护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体会和做法,旨在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为探索培养护生创新能力之路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护理学基础》中护理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护理学基础》(下面简称《护基》)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介绍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任务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 ,在整体护理观指导下 ,使护生具有较高的护理学基本理论以及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 ,应用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术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课时量约占总课时数的一半。我院从 1998年起开始招收护理专科生 ,2 0 0 0年开始招收护理本科生 ,为不断深化高护教学改革 ,贯彻整体护理观念 ,应用护理程序 ,对《护基》中护理技能训练模式教学改…  相似文献   

7.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好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可为护生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内科护理学涉及知识面广且与临床结合紧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护生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做到因材、因人和因时施教,让护生积累处理各种临床问题的经验,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为使护生尽快熟练掌握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具备端正的职业态度与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临床护理岗位“零距离”对接,我校一改过去实习前单纯护理技术操作强化训练的教育模式,在护生学习完基础护理学、护士礼仪、人际沟通、健康评估等基础护理课程以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专科护理课程后,开展基于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的综合性实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的讲解与演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春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9):109-110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而能否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是决定护生毕业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且能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如何讲解、演示操作,如何让学生易于掌握操作技能尤为重要。笔者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论述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的讲解与演示。  相似文献   

10.
《基础护理学》(以下简称《基护》)是一门培养护生护理基本素质的专业课,实践性很强,特别强调操作技能。在《基护》教学中,实验课占总学时的1/2,充分利用实验课,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基护教师是一种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受“突破”思维的影响,对《基护》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使用了一些新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高职护理人才,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特开发一门《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本文从该门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引入“多站式考试”理论的设计理念,站点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丰富的教学方法与科学严格的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尤其是提出和进行了护生实习前“站点式教学”强化训练的探索与实践。最后用SPSS17.0对接受该门课程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与往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门课程能够明显提高我院护生的理论技能水平和人文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欣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02-500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课程都要在实验室里操作训练。实验室是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的基地。护理实践不仅能使护生加深对护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规范的操作能力。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卫技人才为宗旨,培养学生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2007两届共48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内容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案例情景沟通模拟训练;第二阶段,社会实践,与幼儿、老人、患者沟通实践。课程教学前、后由每住护生填写《沟通能力调查袁》,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在学习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后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学习前相比有明显提高(μ=17.58,P〈0.001)。结论: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是成功的,对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具有真实性、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的特点,增强了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突出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掌握技能为核心”,因而特别重视对中职护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近年来,我校教师依托学校先进的护理实训基地,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实验课多(占总学时数1/2以上)。所以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本科的教学质量,尤其是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笔者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必须迅速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基础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护生护理技能的培养,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是从事护理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是培养护生专业技能的主要课程.通过采用一人负责式教学,在示教室内完成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及学生练习;改革考核方法,提高护理技术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达40%).护生护理操作能力明显提高,操作步骤科学、合理,促进了护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合护理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高职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学生分成2组,实验组实施“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式”教学方法。结果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欣梅 《实用医技》2007,14(36):5002-500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课程都要在实验室里操作训练。实验室是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的基地。护理实践不仅能使护生加深对护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规范的操作能力。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卫技人才为宗旨,培养学生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在护生实习前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4个班级的护生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组在第4学期开设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对照组不开设此课程。授课后对两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组护生及医院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8%的实验组护生认为能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90%的实习医院带教教师认为护生能尽快适应临床。结论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是护生在学习完多门课程后,对其进行的一个综合性技能操作训练。在护生实习前开设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可以为护生下临床实习奠定很好的基础,可以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科,而护理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动手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我们将教育管理学的激励理论运用到护理实践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