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促进马基诺矿(FeS)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综述了FeS的结构特征及性质、氧化过程,以及催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指出:(1)天然矿物FeS是一种极好的还原性材料,也是高级氧化技术的催化材料,能应用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2)FeS的层状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电子转移能力,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强还原性的Fe(Ⅱ)和S(-Ⅱ),产生的Fe(Ⅲ)也能与FeS反应生成Fe(Ⅱ),形成铁循环,S(-Ⅱ)促进了铁循环。(3)结构和性质导致FeS比其他还原性材料(例如零价铁)具有更强的还原性能和催化性能。有机物降解中,FeS通过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能直接降解卤代有机污染物;FeS/高级氧化技术能降解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对含卤素、烯烃、苯环类有机污染物降解效果最为显著。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对单一污染物,FeS高级氧化技术对复杂废水的降解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韩荣敏 《中州煤炭》2020,(10):63-66
为了对工业源和生活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防治,分析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状,研究了工业源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吸收技术、冷凝技术、生物技术、吸附技术、压缩冷凝膜分离工艺膜分离技术、燃烧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生活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油烟净化技术与荷电水雾处理技术。研究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精细化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药是硫化矿浮选的常用、有效、廉价捕收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毒性,在废水中难以自然降解,是很多选矿厂的主要污染物。传统的处理方法酸化分解法、自然曝晒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等存在处理周期长、产生二次污染、难以达到深度处理效果等不足而难以推广应用,而高级氧化技术因具有有机污染物氧化效率高、污染物处理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能有效去除选矿废水中的黄药,满足出水排放标准,但如何提高O3利用效率及开发高效低能耗的臭氧发生装置和反应器需要进一步研究;Fenton法处理技术具有氧化速率高、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等优点,但Fenton法对双氧水利用率低,且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有待加强;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催化剂对光能利用效率低,且光催化反应装置复杂。目前影响高级氧化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是处理成本较高。因此,解决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问题,应积极开展新型、高效、廉价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研发,以及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优化组合及其与传统生化处理技术的联用研究,从而实现含黄药选矿废水的低成本、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钛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红  王京刚 《矿冶》2002,11(4):73-76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降解机理及其光催化活性和纳米二氧化钛在环境领域各方面的应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那些用生物或一般化学方法难以降解的芳烃和芳香化合物 ,如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及治理室内外各种空气污染物和城市垃圾等。讨论了纳米二氧化钛应用在环保领域降解环境污染物的优点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焦点 ,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5.
钨矿在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污染物,钨矿选矿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水玻璃、固体悬浮物和COD(化学需氧量)等,钨冶炼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COD、氨氮、氟化物、磷和砷等,因此钨矿选冶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其中,COD是钨矿选冶废水中很难去除的污染物,其来源于废水中残留的脂肪酸盐或羟肟酸盐浮选药剂。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结合钨矿选矿和冶炼常用流程,对钨矿选冶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影响废水循环利用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对于钨矿选矿废水,原浆混凝技术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从源头降低尾矿水的COD,应考虑推广应用;同时,应大力发展钨矿选矿厂内各种中矿精矿浓密机溢流水、精矿干燥脱水返回至原浮选流程的实践,此举对原流程浮选指标影响最小,且可节约浮选药剂。对于钨冶炼废水,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势必要采用组合工艺处理,而电化学技术由于管理运行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而有望成为钨冶炼废水处理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河钢集团宣钢焦化厂采用低温超导磁分离技术对焦化污水进行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用氦气制冷机冷却的超导磁体,磁场强度可达4~10 T。论述了该技术通过加入磁种,使之与废水中污染物结合,迅速分离污水中的磁性絮团,再通过与沉淀、絮凝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去除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等。经A/O+絮凝+低温超导磁分离处理,焦化污水化学需氧量(CODcr)直降至150 mg/L以下,氨氮直降至25 mg/L以下。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低、安全可靠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了选矿废水的主要来源、成分及特点的基础上,归纳了现有选矿废水的处理方法。通过介绍我国硅藻土资源概况和应用现状,阐明了利用硅藻土的吸附性能降解选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以及硅藻土基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分析了硅藻土负载作用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硅藻土基复合材料处理选矿废水的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矿山废水主要产生于采矿作业以及选矿作业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离子、油类、酸、氰化物和氟化物等.本文介绍了矿山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危害,阐述了含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矿山废水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如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技术、酸碱中和法、混凝沉降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和电化学法等典型废水处理技术,并概述各处...  相似文献   

9.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BTEX)是煤化工废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通常情况下较难被生物降解,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手段对其进行去除。本研究以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为基础,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模拟废水中的BTEX进行去除实验。探究了pH值、温度、臭氧投加量以及臭氧投加模式对BTEX降解效果的影响;使用叔丁醇作为羟基自由基抑制剂、自由基歧化酶作为超氧自由基抑制剂,探究臭氧降解BTEX时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8、反应温度为30 ℃、臭氧投加量为3.5 g/L、臭氧投加模式为逆流投加时,BTEX的降解效果最佳;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存在是臭氧有效去除水中BTEX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具有水量大、难降解、水质复杂和处理成本高等特点,且随着"两山论"、"零排放"和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新理念、新标准的提出,传统深度处理技术已难以使焦化废水处理达标;为了使焦化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探讨了以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磁混凝技术和聚瓷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单元深度处理新技术及其相互耦合深度处理新技术;分析了新型臭氧催化剂和新型臭氧反应设备、新型重介质、新型膜材料和新型膜结构分别作为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磁混凝技术和聚瓷膜分离技术的重要特征;介绍了3种单元新型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分别耦合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指出耦合新型处理技术可以使焦化废水处理后稳定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或废水回用标准,总结了不同技术的绿色环保、处理成本低、矿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短流程和运行稳定等技术优势。根据单元深度处理新技术及其分别耦合新技术的特点,形成了完善和成熟的集成技术工艺包,这将是今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张笑然 《煤质技术》2023,(5):36-42+50
2,6-萘二甲酸是合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重要单体,可由煤焦油中2-甲基萘经酰化、氧化反应合成,但在该反应猝灭阶段易产生大量酸性含硝基苯的酰化废水,而含硝基苯的酰化废水具有强酸性、高硝基苯毒性、高盐的特点,易使微生物失去活性,因而需对硝基苯酰化废水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阐述国内外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并比较不同工艺处理所需条件及处理效果,论述各种工艺优缺点,以期构建更经济高效的硝基苯酰化废水处理工艺。物理法可以实现快速分离且处理量大,但存在无法完全降解硝基苯类有机物的问题,适合作为预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化学法具有处理效率快以及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药剂成本高以及二次污染的风险;生物处理含硝基苯废水成本低廉,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但高浓度硝基苯会使微生物失活。传统处理含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包括物理汽提法、萃取法、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等,但单一方法很难将高浓度硝基苯完全降解;可采用汽提法等方法对酸性高浓度含硝基苯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降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并有助于回收废水中的铝资源。多种方法耦合仍是硝基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物理法与化学方法作为预处理可...  相似文献   

12.
选矿废水是矿山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废水中残留的浮选药剂大多都是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都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且不易自然降解,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而经过有效处理后,可达到废水排放标准,还可回用到选矿过程中。本文从选矿废水的具体来源、特点以及危害展开深入探析,综述了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中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其机理,主要有物理吸附法、过滤法、好氧-厌氧降解、Fenton氧化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等。并对选矿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其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展望今后选矿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开发和应用经济、高效和绿色的选矿废水处理技术,是减轻选矿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对选矿废水低成本有效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选矿废水中残留的选矿药剂会对环境及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实现选矿药剂的有效降解逐渐被选矿工作者重视,为此考察了乙硫氮在水体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延长静置时间、降低溶液pH均有利于乙硫氮的降解;在反应温度为25 ℃、反应溶液pH为5.98、静置5.5 h时,乙硫氮降解率可达88.40%;添加H2O2可显著提高乙硫氮的降解率,缩短降解时间;在反应温度为25 ℃、反应溶液pH为5.98、H2O2用量为8.00×102 mg/L、静置时间为5 min时,乙硫氮的降解率可达99.69%。研究结果可以为含乙硫氮选矿废水的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景芸 《矿冶》2010,19(2):84-87
印染废水的治理是水系环境治理的重点,而亚甲基蓝是印染废水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本论文选用掺杂铁、钒、硅和锌等离子的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进行降解研究。焙烧温度与光催化剂掺杂量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具有很大影响,焙烧温度为500℃,Si4+掺入量为5%时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臭氧氧化技术是废水高级氧化技术即废水深度氧化技术之一,用于降解有机物具有反应速率快、氧化能力强、适用范围广、污染小等特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综述了臭氧氧化废水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因该技术处理废水臭氧利用率低,故今后应重点开展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开发和优化,以及臭氧预处理与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焦化废水是一种高负荷、有毒、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传统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 放标准。 目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普遍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组合工艺。 生物处理 作为整个水处理系统的主体与核心,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方 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焦化废水极低的可生化性、水质水量波动性较大、生物工艺处理 效率低和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焦化废水水质分析、监测技术以及多种焦化废水预处 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分析了生物处理段污泥微生物菌群结构 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对各种水处理新技术进行了盘点和展望,以期为今后焦化废水处理技 术的优化和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利  陈亚雄  宁平  梁波 《有色金属》2003,55(Z1):140-142
研究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焦化废水.经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COD降解率比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明显提高,COD总降解率由45%升高到81%.反应液曝气、初始COD浓度及声能密度对焦化废水中COD超声降解效果影响明显.曝气有利于超声降解;初始浓度越低,有机物的降解率越高,但绝对COD去除量越少;声能密度高,COD降解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选矿废水中有机选矿药剂污染的问题,采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技术氧化降解丁基黄药,分别考察了微波功率、过硫酸钾浓度、丁基黄药浓度及pH等因素对丁基黄药降解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提高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以及增加过硫酸盐用量可以提高丁基黄药的降解率;丁基黄药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降解效果好。废水中存在的主要阴离子HCO3-,Cl-和SiO32-对丁基黄药的降解影响较小,但腐殖酸的存在对丁基黄药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反应90 min后,微波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TOC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7.74%。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微波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参与降解丁基黄药的主要活性自由基是·SO4-。  相似文献   

19.
Bi2O3催化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红  梅光军  周国华 《金属矿山》2011,40(3):151-153
研究了用Bi2O3催化氧化法处理含黄药的模拟选矿废水的降解效果,分别考察了光照与否、反应时间、废水的pH值、Bi2O3用量、黄药浓度、催化剂可重复利用性等因素对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药初始浓度30 mg/L,自然pH=7.2,Bi2O3用量为1 g/L且无光照条件下搅拌反应60 min,黄药降解率可达99.74%,催化剂重复利用4次仍有较好的活性,且在黄药降解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中间产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Fe-TiO2/膨润土对甲基橙染料废水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宁明膨润土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微波辐射下制备了掺铁TiO2负载型光催化剂——Fe-TiO2/膨润土复合材料,研究了废水的pH值、催化剂用量、Fe的掺杂浓度及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4.21、催化剂用量为2.5g/L、Fe的掺杂浓度为0.2%、废水初始浓度为20mg/L、光照时间为60min时,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6.3%;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该光催化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且Fe-TiO2/膨润土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稳定性,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