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性病后微小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后菌落情况及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取临床女性性病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58例,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取培养为阳性的临床株在各传一代后进行液体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并取10μL液体培养基滴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固体培养基中微小脲原体、解脲尿原体的菌落大小。选取临床女性性病后女性58例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58例比较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原体的感染率及在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判断其与临床相关性。结果: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到脲原体菌落36例,阳性率为62.1%,液体培养基阳性42例,阳性率72.4%。液体培养基的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基;观察组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阳性率为68.9%,体检组20.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尿阳性的患者中,其中真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23.8%,滴虫性阴道炎为11.9%,细菌性阴道炎为64.3%,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较好,容易生产,在固体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菌落;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有一定联系,在临床上对相应病人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解脲脲原体分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解脲脲原体分离研究马远方,许国强,孙会升,徐志喜,赵粤萍,白慧玲(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男性学研究所47500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但解脲脲原体(UU)在NGU病因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崔昭 《中国性科学》2007,16(7):11-11,15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IES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21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临床标本,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68例,阳性率为31·1%。药敏实验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依次为美满霉素(97·7%),强力霉素(94·1%),交沙霉素(92·6%)。耐药率最高为克林霉素(77·3%)。结论:对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应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药敏检测,参考试验结果规范地选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解脲脲原体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脲原体(Uu)是主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可引发尿道炎、宫颈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及输卵管炎等疾病,近年来不合理使用药物,致使其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导致多种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不佳.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愈率,2002年3月-2004年5月我科对35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出110例解脲脲原体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脲原体是最小和最简单的自我复制细胞之一。它们缺乏细胞壁,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万古霉素不敏感,并且不能合成叶酸,所以对磺胺类药物或甲氧苄啶也不敏感。该综述阐述了脲原体一些可能的耐药机制,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能是主动外排(msrD、msrB基因)或23S rRNA突变或甲基化(erm基因);对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能是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的突变;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能是存在tetM基因。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脲原体耐药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临床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体外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IST2支原体试剂盒做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脲脲原体体外敏感药物前三位是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耐药前二位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在医院周边地区解脲脲原体耐药普遍。治疗其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疾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如条件不许可时,首选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7.
2001年~2004年我国解脲脲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我国公开发表文献的UU临床分离和耐药情况及实验缺陷。方法以“解脲脲原体”和“药物敏感性”为关键词,检索CBMD isc上2001年1月~2004年12月县级以上医院发表的论文并分析。结果共111篇论文,各地UU分离及耐药率差别较大,绝大多数使用IST检测。2 0 0 1年~2 0 0 4年,全国UU平均分离率依次为3 6.4%,35.02%,34.98%,40.10%(2001年~2002年和2003年~2004年,P<0.05;2002年~2003年,P>0.05)。阿齐霉素、左氧沙星、罗红霉素及四环素有较高耐药率且逐年上升。从2002年到2004年,耐药率较高的前三位均为红霉素、氧氟沙星及四环素,交沙霉素有较高敏感性。实验中缺乏标准株,实验方法也不统一。结论UU临床分离呈上升趋势,对大部分药物有较高耐药率,实验方法的标准有待制定。  相似文献   

8.
引起不育的原因很多,其中支原体特别是解脲脲原体(UU)引起的不育的相关研究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也有不少相关的报道。为了通过具体的试验来分析UU感染和不育的关系,就我院和嘉兴妇保院在2006年-2007年度的不育患者及已生育的正常对照者进行了UU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解脲脲原体(UU)是泌尿生殖道中常见的微生物.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UU在下生殖道的定植及致病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UU的生物群/血清型、载量、UU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及宿主等相关因素.UU是病原体还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只作为协同因素,或仅仅由于其他致病因素而引起泌尿生殖道内UU定植的增加,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为泌尿生殖道常见微生物之一,影响细胞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四环素类药物为常用治疗药物,临床上一般将这三类药物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然而UU对此三类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就UU的药敏试验方法、国内外耐药现状和对UU耐药菌株的治疗策略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宫颈糜烂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对 3 2 4例宫颈糜烂患者 (观察组 )、3 2 4例无宫颈糜烂的宫颈炎患者 (对照组 )进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总检出率为 2 0 .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2 6% (P <0 .0 1) ;其中轻度糜烂患者检出率为 6.5 9% ,中度 2 7.18% ,重度 5 1.85 %。轻、中、重度宫颈糜烂各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单纯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 12 .65 % ,单纯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 5 .2 5 % ,两者混合感染检出率为 2 78% ,解脲支原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沙眼衣原体 (P <0 .0 1) ;有不洁性生活史者阳性检出率为 44 .74% ,显著高于无不洁性生活史者的 13 .3 1% (P <0 .0 1)。结论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引起宫颈糜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检测情况。方法发放解脲脲原体阳性、干扰菌和阴性泌尿生殖道模拟标本,要求各临床实验室于当日按常规操作进行检测并准时反馈信息。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标本检测结果均符合的单位为39家(31.7%);阴性标本符合单位为123家(100%),阳性标本符合单位为79家(64.2%),干扰菌标本符合单位为50家(40.7%)。结论检测UU的商品化试剂品牌很多,试剂质量参差不齐,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实验室解脲脲原体检验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是否会引起射出精液细胞的异常凋亡,精液细胞凋亡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感染部位及炎症程度与精液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而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如何?探讨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增高是否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机制环节。方法:用TUNEL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荧光素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19例泌尿生殖器UU感染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不育患(UUif)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生育力正常(UUf)。精子活动度和精子细胞数均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解脲支原体感染组(UU )的凋亡率比正常对照组(UU-)高。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前列腺炎组(UUp)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比单纯尿道炎组(UUur)高。结论:男性不育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有关,后与精液质量下降有关。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是UU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一个发病机制环节,UU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改变精液质量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4.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准确定量检测待检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FQ-PCR技术,检测标本765份,并用常规PCR技术,对比检测了85例。结果FQ-PCR检测的765份标本,UU-DNA阳性279份,阳性率36.5%,其DNA平均拷贝数为2.4×104。38例阳性患者治疗2周内复查,转阴率为44.7%,治疗3周后复查,转阴率76.0%(P<0.005)。常规PCR结果重复检测时,25例阳性者中2例变为阴性,而60例阴性者中4例变为阳性。FQ-PCR结果重复时完全吻合。结论实时FQ-PCR检测UU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药黄芩苷、黄连素体外抗解脲脲原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苷、黄连素体外抗解脲脲原体(UU)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在体外分别测定黄芩苷、黄连素对UU8型标准菌株及15株UU临床菌株的抗菌效应,并与红霉素比较。结果黄芩苷、黄连素对UU8型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mg/mL和0.0625mg/mL;对15株UU临床菌株的MIC范围分别为0.125~2.0mg/mL和0.0625~4.0mg/mL,MIC50分别为0.50mg/mL和0.25mg/mL,MIC90为1.0mg/mL和2.0mg/mL。黄芩苷、黄连素对UU临床菌株体外抑菌作用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红霉素对UU8型标准菌株的MIC为0.5μg/mL;对15株UU临床菌株的MIC范围为16~64μg/mL。结论黄芩苷、黄连素对UU8型标准菌株和对红霉素耐药的UU临床菌株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解脲支原体第一群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解脲支原体第一群进行分型,建立简便,可靠的分型方法。方法 设计分型引物,用CR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方法进行分型。结果 设计了解脲支原体的分型引物UMS511UMAU1和UMS511UMAU3,前者扩增出Uul型和Uu6型,后者扩增出Uu3型和Uu14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芪苓解浊颗粒剂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102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观测患者临床主症积分、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NK细胞活性,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73.3%,与西药组疗效相当(76.7%);而中西药组为95.2%,明显高于前两组。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均能明显提高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但西药组无显著变化。结论芪苓解浊颗粒能提高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适用于UU感染的治疗,且与美尔力胶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分型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反相斑点杂交技术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基因分型,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并建立一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对有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组和正常体检人群进行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采用FQ-PCR做解脲脲原体检测。设计分型引物,对FQ-PCR阳性标本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总检出率为89.1%。对照组中解脲脲原体以parvum群(微小脲原体)为主(79.3%),其检出率较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高(P=0.018),而且以其中的1,3,6基因型的单型别为主(82.6%)。病例组解脲脲原体两群感染(16.2%)较对照组高(6.9%),差异有显著性(P=0.033),其中以T960群与Parvum群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高(P=0.009);在多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26),而单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在对照组高(P=0.000)。结论parvum群,尤其是1,3,6的单型别在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而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两群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尤以T960群与parvum群中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提示T960群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两组药物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560例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济尼新、乳酸氟罗沙星口服,B组给予舒美特、司帕沙星口服,均疗程2周,并随访1个月。结果A组有效率为95%,B组为61%,复发率A组为10%,B组为35%。结论济尼新、乳酸氟罗沙星口服,疗程14天,是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