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建成区的扩大和功能区类型的改变,"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的调整、优化是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新疆奎屯市"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设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点原则、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以"十一五"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现状为基础,结合功能区环境噪声的普查数据,对优化选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出具有空间分布适当,可以保证设备安全,方便操作,并且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的测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借签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污染特征,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前 ,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 ,本文在借鉴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噪声污染特征 ,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 ,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 ,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 ,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功能区噪声环境监测资料,计算分析了鞍山市区声环境现状。结果表明:2012在鞍山市区,各功能区噪声超出国家标准,对声环境的影响以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以及鞍钢生产所产生的工业噪声为主。结合鞍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监管、治理、防范等措施减少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5.
对沈阳市现有建成区范围内,1~4a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实际监测调查,分析各功能区噪声水平和特点,以及超标地区分布等情况,并提出重新确定噪声常规监测点位及对沈阳声功能区划进行优化调整,科学确定各声功能区区划单元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2年遵义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城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的数据为依据,阐明了全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以及近五年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遵义市城市声环境状况良好,但城市区域声环境一直处于轻度污染状况,需要进一步加大噪声科普知识宣传和噪声污染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一种考虑兴趣点的噪声暴露评价模型,模型考虑了目前城市区域多类型用地杂糅,与早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不匹配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各类型兴趣点的数量设置超标限值,再结合噪声暴露人群属性对区域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并将模型应用于深圳市,基于深圳市噪声地图数据、兴趣点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等,对深圳市噪声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不考虑兴趣点对声功能区影响的模型进行对比,证明模型符合实际情况,能更客观地评估区域的噪声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和环境噪声管理,对2018—2020年通海县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通海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通海县城市声环境质量噪声防治的建议,为给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噪声测量工作中的点位布设问题,尝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点位布设原则,也提出了与噪声测量相关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点位都呈现出数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间分布上的不科学,特别是县级子站,急需优化调整,本文根据山西省具体情况,从全省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了县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优化的技术路线,初步形成了县、市、省三级优化路线,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点位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区域城乡污染物控制究竟做些什么、怎么做,本课题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城乡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布局入手,以江苏扬州市为范例,围绕生态市建设、沿江与沿河开发、乡镇水环境保护问题,对区域城乡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布局进行全面认真的研究。目的是从生态市建设、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角度,思考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重点关注乡镇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布局的问题,为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提供一些驾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丹东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现状,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及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的要求。考虑在新城区建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这样可以保证丹东市各行政区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分布的均匀性,反映新城区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武荣国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76-178
利用楚雄市1997年、2002年道路交通噪声的例行监测资料进行了多元对数线性回归分析,用建立的对数线性模型对1996~2002年各类车流量平均值预测等效声级,并与实际值比较,结果表明全城测点在作重大调整后,必须重新建立模型.运用2002年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期找到几类测点特性,为声环境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聚类分析法利用数据之间距离系数进行分类的原理,建立空气监测点位聚类分析优化模型,结合阜新市地形、气象及历史监测数据,进行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布设优化应用,优化结果表明:距离相似水平取d=0.3时,环保局(B点)与人民公园(C点)监测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相似性最高,合并为1点,增设气象台监测点位作为清洁背景点,4个点位构成阜新市空气监测新网络;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对优化后监测点位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监测点位优化后SO2浓度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84,PM10相关系数为0.968,NO2相关系数为0.973。CALPUFF模型模拟值与实际监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表明优化后的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具有客观环境代表性;监测点位优化与检验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苏南地区新建了一大批高等级公路,使交通紧张局面得到了大大缓解。但是,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外来人口的增多,城镇用地也相对紧张化。本文以昆山市陆家镇夏桥小学为例,针对其面临京沪铁路、沪宁高铁和东城大道复合交通噪声污染的影响,在声环境现状监测基础上,分析周边道路空间布局和噪声污染特征,选择合理的噪声预测模型,通过预测分析,提出可行的交通噪声解决方案。案例研究为提高苏南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声环境敏感点,实现噪声污染防治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沈阳市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沈阳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情况,同时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从城区职能调整、产业布局调整、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论述了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地农村居民点系统因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多重扰动而处于深刻转型中,探索山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优化策略,对于优化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推进山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构建理论框架,集成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栅格权重叠加评价法、改进蚁群算法(ACO)等,以重庆澄江镇为例,探索山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优化过程,提出优化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呈现集中、靠拢的演化发展趋势,总体呈现匀质、线状、向心、院落四种分布形态;同时高程、坡度、水域、城镇、道路、基础设施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均对山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化产生重要影响。(2)改进蚁群算法优化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CA)减少10.07%,居民点斑块数量(NP)和密度(PD)分别减少83.12%和81.16%,平均斑块面积(MPS)增加了4.3倍,平均最近邻体距离(MENN)增加了42.82%。优化后69.1%的农村居民点斑块都集中在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内,且重点向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完善、生产便利和中心村庄集中。优化后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更加紧凑有序,土地集约节约效率更高。(3)基于仿真优化结果,综合考虑村庄振兴“产业—人口—土地”互动耦合机制,提出城郊融合、产业集聚、景村融合、搬迁撤并四类农村居民点格局优化方案,助推山区乡村振兴。(4)优化结果同时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非常适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较小尺度要素空间布局优化,能够为山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Fisher最优分割法是用离差平方和来表示同类样本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简便的计算步骤和作图,确定最优分类数,使同类样本间的差异最小,各类别样本间的差异最大,并用F检验法检验最优分类数的合理性。文章根据Fisher最优分割法的理论内涵,研究其应用于酸雨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可行性。以漳州市沿海区域监测点为研究实例,用Fisher最优分割法确定最优的分类情况和最优的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的9个监测点用Fisher最优分割法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地反映漳州市酸雨控制区的整体污染状况和污染趋势,该方法理论内涵直观、计算简便、重复性好,对环境质量监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郑之奇 《环境科技》2005,18(4):64-65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资源与环境问题。在此,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变化特点,以昆山市为例,分析制定了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小城镇规划。以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实施乡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1年-2015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临安市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并利用"A值法"测算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能源消耗中,原煤占60%以上;大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范围为0~73μg/m3,年均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1月份和12月份二氧化硫的浓度较高,7月份和8月份浓度较低.全市二氧化硫环境容量为12.21万吨,城区环境容量为2.96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