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达茂旗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主要宿主、主要媒介、疫源地类型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进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和研究。结果1970年在达茂旗发现了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查明了疫源地空间分布约1.6万平方公里.确定了主要宿主为长爪沙鼠,主要媒介为秃病蚤蒙冀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同型客蚤指名亚种Xe- 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及鼠疫菌的生物型。结论只有系统地监测,才能及时发现动物鼠疫疫情。同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991-2005年宁夏鼠疫监测及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宁夏1991-2005年鼠疫监测资料及宁夏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控制鼠疫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15年来我区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和长爪沙鼠疫源地主要宿主密度呈上升的趋势,阿拉善黄鼠平均鼠密度为0.74-1.76只/公顷,长爪沙鼠平均鼠密度为0.10-5.90只/公顷;黄鼠疫源地平均染蚤率在38.01%-59.00%之间,蚤指数在0.95-2.36之间,处于较高的水平;疫源地有6年次存在鼠间鼠疫明显流行,沙鼠疫源地有3年次发生动物鼠疫猛烈流行;我区动物鼠疫活跃流行与鼠密度增高有密切关系。结论宁夏动物鼠疫将继续间断流行。为预防控制人类鼠疫,仍应坚持以鼠疫监测、灭鼠灭蚤、宣传教育、联防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鼠疫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各年鼠疫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长爪沙鼠平均密度为2. 81只/hm~2,夜间活动鼠类平均捕获率为2. 90%,平均染蚤率为13. 34%,平均蚤指数为0. 25,共剖检各种宿主动物5 385只,培养各种蚤类611组1 290匹,2010年检出2只染疫长爪沙鼠,其他年份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呼和浩特市存在鼠疫的散发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加强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预警,以减少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3年宁夏平罗县沙鼠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1年宁夏平罗县陶乐地区监测结果资料,分析该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态势.结果主要宿主平均密度为2.14只/ hm2,平均染蚤率为30.95%,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70.监测发现1起鼠间鼠疫疫情,共检出鼠疫菌9株,其中长爪沙鼠检菌6株、子午沙鼠1株、同型客蚤1株、秃病蚤1株.间接血凝检测(IHA)450份,阳性材料1份,血凝阳性率为0.22 %;反向间接血凝检测(RIHA)8份,阳性材料7份,血凝阳性率为87.50 %.结论 2007-2011年平罗县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活跃,鼠密度较高,局部发生了鼠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2007年康保牧场鼠疫监测资料,掌握其鼠疫疫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运用鼠疫流行病学方法,按照医学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主要宿主动物长爪沙鼠平均密度0.01-5.01只/公顷,呈逐年降低趋势;达乌尔黄鼠的平均密度0.47-0.78只/公顷,相对比较稳定;达乌尔黄鼠鼠体蚤平均染蚤率43.66%-80.14%之间,平均蚤指数1.06-5之间,长爪沙鼠鼠体蚤平均染蚤率26.85%-35.05%之间,平均蚤指数0.35-0.97之间。达乌尔黄鼠窝巢染蚤率60%,平均蚤指数7.12。结论动物间鼠疫疫情发展稳定,但达乌尔黄鼠窝巢染蚤率和平均蚤指数较高。我们应加强监测,严防鼠密度的回升,坚持连续春秋两季灭鼠工作,并严防临近地区鼠疫的传入。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染疫动物及染疫媒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疫源地内自然染疫动物及染疫媒介种类、构成和相互关系 ,为今后防治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我所 195 3年到 2 0 0 3年间有关鼠疫监测资料。结果 :疫源地共判定染疫动物 6种 ,染疫蚤 3种 ,其中狭颅田鼠和宽圆纤蚤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首次记录的疫鼠和疫蚤。结论 :长爪沙鼠是该疫源地内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 ,每次鼠疫流行是以长爪沙鼠为主要染疫动物的沙鼠型鼠疫 ,其它动物积极参与流行 ,对动物病的保存延续起协同作用。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主要传播媒介。宽圆纤蚤为次要媒介 ,但该蚤对鼠疫的流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0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总结疫情的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3年长爪沙鼠疫源地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蒙古2004年至2013年总计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点共调查样方面积134 803 hm^2,捕获鼠42 469只,密度为3.15只/hm^2,剖检各种宿主动物67 295只,染疫鼠297只,阳性率为0.44%,培养蚤数86 847匹/22 770组,阳性蚤数645匹/233组,阳性率为1.02%,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查各种动物血清16 326份,检出阳性血清109份,阳性率为0.6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2004-2014年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类、数量及分布,分析鼠疫流行规律,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进行。结果长爪沙鼠密度在1.30~2.78只/hm2范围内;鼠体染蚤率2004年、2005年和2014年均超过20.00%,其余年份在6.54%~17.70%之间。媒介蚤指数2005年最高,为0.75;2007年最低,为0.09。2010年检出阳性鼠(自毙长爪沙鼠)2只,分离鼠疫菌2株。结论呼和浩特市鼠疫疫源地又重新进入活跃状态,必须进行长期有序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控制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定边县鼠疫疫区周围地区宿主动物及媒介蚤分布现状。方法以村为单位,通过走访群众和实地考察,了解鼠类分布概况;采用公顷夹日法在长爪沙鼠分布区调查鼠密度;采用5米夹笼法调查夜行鼠密度;采集捕获鼠体表寄生蚤进行种类鉴定;采集鼠血清检测F1抗体。结果石洞沟、贺圈、白泥井3乡(镇)局部地区有长爪沙鼠分布,平均密度为10.00只/公顷,最高密度为66只/公顷;长爪沙鼠染蚤率为19.90%,蚤指数为0.31,秃病蚤为优势种。结论定边县鼠疫疫区周围地区有可能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应加强该地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鄂尔多斯高原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鼠疫流行,而修建的察棋公路、东乌铁路贯穿历史鼠疫流行区(现木凯淖尔镇、乌兰镇、阿巴斯苏木),为了掌握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于2003年对察棋高速公路和东乌铁路沿线地区进行疫源性监测调查。方法运用鼠疫流行病学监测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主要宿主动物长爪沙鼠平均密度9.40只/hm2,病原学调查各种啮齿动物419只,培养蚤26组162匹,血清学检验43份,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宁夏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早期鼠间鼠疫流行规律。方法分析宁夏近13年沙鼠鼠疫疫源地各监测点的数据和资料。结果 2001-2013年共捕获野鼠21 241只,隶属5科7属16种。年平均沙鼠密度2.03只·公顷^-1,鼠体染蚤率平均29.61%、鼠体蚤指数平均0.81。13年共检鼠疫菌128株,其中活鼠检菌2株,自毙鼠检菌108株,蚤类检菌18株。自毙鼠检菌阳性率高达59.67%,活鼠检菌率0.94·(10^4)^-1。结论宁夏群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群,监测中加强自毙鼠搜检,就可尽早地发现沙鼠动物间鼠疫疫情,杜绝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期间的相关危险因素,利用数据指标建立动物鼠疫流行的预测回归模型,对动物鼠疫流行进行风险分级。方法 统计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1990—2013年动物鼠疫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该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总体数据6个指标(长爪沙鼠密度、长爪沙鼠巢蚤指数、长爪沙鼠体蚤指数、极端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0.1mm日数)利用SPSS 26.0软件最优回归子集法进行风险分级模型。将预报值yi>0.50,预报为流行;预报值yi<0.20,预报为不流行;0.20≤yi≤0.50,预报为高风险。结果 对风险分级采用实际数据进行拟合,最优回归模型yi>0.50预报流行拟合率为100.00%,yi<0.20预报不流行拟合率为100.00%,0.20≤yi≤0.50预报流行拟合率为71.43%。结论 以最优回归子集法模型预报结果为依据建立的河北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风险分级模型,拟合效果好、结果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方法  对 1 971年以来河北省的鼠疫疫情报告卡逐个进行了统计 ,并查阅了相关资料 ,研究分析了与动物间鼠疫流行相关内容。结果 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 3次 ,检出鼠疫菌 1 1 3株 ,1 1月份为流行高峰 ,动物间鼠疫流行发生在长爪沙鼠密度高峰年 ,检出鼠疫菌的阳性材料以自死长爪沙鼠为主 ,未检出鼠疫阳性血清材料 ,在动物间鼠疫流行初期即可从蚤体内检出鼠疫菌。结论 鼠疫自然疫源地属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组成部分 ,鼠疫菌为鄂尔多斯高原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1992-2011年家鼠鼠疫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2-2011年鼠疫监测和鼠疫疫源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发生鼠疫疫情34起,鼠疫疫情除1994、1995、2002、2006年和2008-2011年未发生外,其他年份均有疫情发生;20年间从染疫动物和媒介昆虫体内分离鼠疫菌225株,20年间共发生人间鼠疫3起,报告病例15例,无死亡病例;7~8月为流行季节,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结论西双版纳州鼠疫疫情态势严峻,鼠疫已向城镇人口密集处蔓延,应加大防控力度,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落实联防联控的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和控制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81-2008年宁夏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制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28年间,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1-1.80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66.47%,蚤指数为0.88-3.15,有8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宁夏动物鼠疫流行呈周期性、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二连浩特市2003年鼠间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年降水量较多、植被恢复较好、鼠类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荒漠草原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方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及其实施细则进行,采用日弓形法和5 m夹线法。结果全年共调查样方76.75×105m2,平均鼠密度5.9只/×104m2,其中长爪沙鼠密度5只/×104m2;调查夜行鼠布夹1 000夹次,捕获率为7.3%;鼠体蚤染蚤率20.8%,平均指数为0.58;全年共剖验各类宿主动物12种697只,检出染疫长爪沙鼠32只,共培养各种蚤713组2 488匹,检出染疫蚤91组155匹,其余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长爪沙鼠疫源地鼠密度异常增高时,动物鼠疫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极大,加强防控是避免波及到人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10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为科学防治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鼠疫监测资料并进行了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蒙古2001-2010年总计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点共调查样方面积12 527.5hm2,捕获鼠53 512只,密度为3.58只/hm2。剖检各种宿主动物66 926只,染疫鼠529只,阳性率为0.79%。培养蚤数20 134组,阳性蚤数402组,阳性率为2.00%。10年中检出鼠疫菌株931株。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查各种动物血清18 001份,检出阳性血清107份,阳性率为0.59%。结论在该疫源地共有16个旗(县、市)有动物鼠疫流行,虽然流行趋势趋于自然流行状态,但是不排除有大面积暴发的可能,应加强对该疫源地的监测,防止发生人间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81-2010年宁夏海原县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提供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0~1.87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81.78%,蚤指数为0.49~3.15,有5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海原县动物鼠疫流行呈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密度、小型夜行鼠的种群构成、分布,为鼠疫疫情监测及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对捕获到的鼠进行梳检、细菌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4-2009年月牙湖鼠密度为1.75只/公顷,小型夜行鼠捕获率为5.20%。2005、2009年两个年份在动物间发生鼠疫流行。结论长爪沙鼠是该地的优势种群,对鼠疫的发生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型夜行鼠常常作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次要宿主或偶然宿主参与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但小型夜行鼠成为沟通种间或种内群落间鼠疫流行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陶乐县鼠疫监测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宁夏陶乐县鼠疫自然疫源地是1970年由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所从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体分离出鼠疫菌而首次被证实的。28年来进行了以监测、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大力改变生态环境,使动物鼠疫已初步得取了控制。为了很好地防治鼠疫,提高防治水平,现将历年来陶乐鼠疫调查监测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