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因素的影响,首次剖宫产指征的进一步放宽,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大多数医院报道剖宫产率在40%~60%,有的医院甚至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近年来,剖宫产术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一般医院剖宫产率达到20-30%,有的甚至达到50%。剖宫产率的升高在增加医疗风险的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聂桂香 《华夏医学》2011,24(2):202-203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据报道,许多医院的剖宫产率在30%~50%,而在发达地区剖宫产率高达70%以上[1]。有学者认为医学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孕妇的自我保健能力影响着分娩的质量[2-3]。为了减少剖宫产的后遗症以及为了追求剖宫产术式更加完美,我院采用了改良式新式剖官产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胡兰英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82-12,831,285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麻醉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技术的改进,剖宫产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一些产妇和家属的青睐,此外,剖宫产指征放宽、晚婚晚育、高龄产妇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巨大胎儿增多、医技因素、胎儿监护技术的广泛使用、产科医生对胎儿窘迫诊断过度、为减少医疗纠纷等使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剖宫产率由过去的20%上升到现在的50%~60%,有些医院甚至高达70%~80%[1],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5%,欧美国家的剖宫产率达到20%~30%.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婴的成活率.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的进-步深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我国一些医院为10%~25%,个别医院达30%.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分娩达2194例,其中剖宫产术为493例,剖宫产率为22.4%.其术后疼痛原因及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6.
分娩中不同方式的选择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的产科造就开始推行以人为本,知情选择的生态医学模式,所以产妇有选择各种分娩方式的权利,目前我国在分娩方式上剖宫产率显著增加,由以前的1%~2%上升到后来的22%,进入90年代,剖宫产开始快速攀升,90年代末国内大城市的剖宫产率即已达到30%~40%".一些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50%,个别大医院甚至高达60%.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缘于现代人走进一个误区,认为剖宫产可使孕妇免受产程的疼痛又能保证婴儿的安全、剖宫产的孩子聪明、能为孩子选择出生时间等等.  相似文献   

7.
孙静 《吉林医学》2013,(26):5450-5451
<正>近年来,由于麻醉技术及剖宫产手术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加了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同时由于社会因素的介入,使首次分娩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国内大多数医院报道剖宫产率在40%50%,部分医院甚至达到70%50%,部分医院甚至达到70%80%,故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也随之日益增多,这已经引起了临床上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某县级医院2005年和2012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对策。方法调取2005年和2012年3 660例产科住院分娩孕妇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分年度统计剖宫产率,对剖宫产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12年某县级医院剖宫产率为40.83%,比2005年的46.83%下降了6个百分点,剖宫产原因分类2012年与2005年相比瘢痕子宫、头盆不称、要求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上升;臀位、重度妊高症、羊水少、引产失败的构成比明显下降。结论 2012年剖宫产率较2005年下降,与医院对促自然分娩的重视、产科技术的提高、产前检查得到重视及规范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湘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57-85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剖宫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8月我院产科352例剖宫产资料。结果 20个月的剖宫产率平均为10.62%.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胎位异常(23.86%),相对头盆不称(14.2%),瘢痕子宫(13.35%),脐绕颈(9.94%),胎膜早破(5.97%),中、重度妊高征(5.97%),而社会因素比例(3.13%)有所提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相较同期国内大城市医院剖宫产率40%以上的现状,我院剖宫产率虽然符合WHO提出的不大于15%的标准,但是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也发生着变化,剖宫产指征相对扩大。结论剖宫产率的改变已经不只是一个纯医学问题,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剖宫产指征复杂化,要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对产科医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教育力度。只有通过医患双方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探寻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术病例的资料。结果: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分娩产妇6479例,实施剖宫产手术2678例,剖宫产率41.3%,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798例,占剖宫产总数的29.8%。自2006年-2013年,我院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结论:滥用剖宫产指征从而导致剖宫产率上升,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重点应放在社会因素剖宫产上,这需要医院、社会、孕妇及家属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剖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2、2007、2008、2009年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已逐渐占居首位,瘢痕子宫所致的剖宫产呈明显上升趋势,是剖宫产率明显升高的次要原因.结论 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可以间接地降低瘢痕子宫所致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各地大小医院剖宫产率均有逐年增高趋势,有的医院剖宫产率高达50%左右。宁波市也不例外,个别医院的剖宫产率已达50%以上。虽然剖宫产对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有积极影响,但超过一定的比例后,它所引发的产后出血〔1〕、感染、术后粘连性腹痛等要比阴道分娩者高。因此,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已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成为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宁波市剖宫产现状及其相关的因素,我们对全市开展剖宫产单位进行了剖宫产情况的调查研究,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全市66所开展剖宫产的医疗保健单位,其中市级医院(保健院)4…  相似文献   

13.
关于降低剖宫产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近10年剖宫产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998年1~12月、2008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率及影响剖宫产的可能原因。结果 1998年剖宫产率12%,2008剖宫产率26.3%;1998年社会因素占剖宫产比例3%,2008年占34%。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占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上升。结论近十年剖宫产率增高的可能原因是社会因素。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做好孕期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因素的影响,首次剖宫产指征的进一步放宽,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大多数医院报道剖宫产率在40%~60%,有的医院甚至达到80%以上。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困扰产科医生的难题之一。本文对12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彬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57-4558
剖宫产术是解决某些难产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由于输血技术和抗生素的进展,手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术的安全性,使剖宫产率日趋增高,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都超过WHO低于15%的标准。为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本文对我院近3年剖宫产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三甲医院2008—2017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7年在长沙市某医院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该院10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长沙市某医院10年间的平均剖宫产率为50.0%,而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龄、多胎妊娠、孕次≥4次、异常胎方位、胎儿出生体重较重为剖宫产危险因素,经产妇为剖宫产保护因素。结论:长沙市某医院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影响剖宫产的因素较多,需制定安全降低剖宫产率的策略和措施,将剖宫产率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周斌 《广西医学》2007,29(9):1414-1415
近年来,随着我院服务质量及产科技术质量的不断提高,住院分娩人数逐年上升,剖宫产率也逐年上升,2003年住院剖宫产分娩536例,剖宫产率为29.3%;2004年住院剖宫产分娩579例,剖宫产率为31.8%;2005年住院剖宫产分娩615例,剖宫产率为35.5%.下面对我院3年来1 73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的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剖宫产安全性的提高,我国近年来剖宫产率迅速上升,高达37.5%[1],近几年某些地方甚至达到70%[2]。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也随之增加,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及分娩并发症的处理等有待产科工作者进一步探讨。笔者现就3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对2003~2007年医院剖宫产率及其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构成比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中的剖宫产率为54.8%,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构成比达46.7%.各年度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构成比呈逐年增多趋势.结论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亲和胎儿的成活率。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我国一般医院为25%,个别医院高达30%。我院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共行剖宫产术891例,剖宫产率为32.9%。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护理与产妇康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