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世界》2018,(7)
正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梵净山茶源于唐代早期,因产于梵净山而得名。据茶圣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黔中茶区"为唐代八大茶区之一,包括思州、费州、夷州等。《中国茶经》载:唐代名茶夷州茶、费州茶、思州茶分别产于贵州石阡、思南、德江、印江等一带。  相似文献   

2.
唐·陆羽《茶经·八之出》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大意是说,黔中(茶区):茶产于思州、播州、费州和夷州…一但是常常获得这些州所产的茶,滋味都极好。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9月14日,贵州省凤冈县召开"东有龙井·西有凤冈"茶文化讨论会,县委书记廖其刚主持会议,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参会。据悉,去年2月12日,贵州省委陈敏尔书记(时任省长)针对凤冈的茶产业发展提出了"东有龙井·西有凤冈"的远景规划,把凤冈锌硒茶与西湖龙井茶相提并论,为凤冈茶产业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就此,凤冈县委、县政府积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茶海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基于聚集经济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磊 《中国茶叶》2009,31(5):20-21
2005年12月26日,由贵州遵义市的湄潭、凤冈、余庆3县人民政府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联合成立的"中国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合作联盟正式被命名为"中国西部茶海"(简称"西部茶海")。"西部茶海"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茶园较为集中,总面积1.15万hm^2,年茶叶产量6500t,产值1.7亿元,占3县农业总产值的6.5%,年利税2386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7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章根明率队到贵州凤冈县考察茶产业,凤冈县委书记廖其刚,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继松等县领导陪同考察,期间双方签署了"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遵义市凤冈县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开展‘东有龙井·西有凤冈'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座谈会上,廖其刚介绍了凤冈县茶叶产业基本情况、凤冈锌硒茶的特色优势、发展茶产业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打算。廖其刚建议,将"东有龙井、西有凤冈"作为双方茶叶共同的形象品牌对外宣传,为凤冈锌硒茶品牌搭建产品销售和品牌推介平台,帮助凤冈锌硒茶扩大对外知名度和美誉  相似文献   

6.
正2月15日记者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获悉,为更好地促进凤冈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凤冈锌硒茶"专卖店的门头标识,凤冈县日前特面向全国有奖征集"凤冈锌硒茶"专卖店门头设计方案。凡经评审小组评出选中的最佳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全面推进"东有龙井·西有凤冈"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凤冈锌硒茶品牌,促进贵州省凤冈县与西湖区在茶文化传播、品牌打造等系列方面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10月30日下午,"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文化交流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贵州省人大常委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等领导出席论坛活动并致辞。论坛围绕"东有龙井·西有凤冈"主题从茶文化交流、茶旅一体化建设、品牌打造与宣传、市场拓展营销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连日来,在贵州凤冈县客运站,由该县茶叶发展中心、县生态茶业商会、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的招募志愿者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发放凤冈锌硒茶资料,讲解凤冈锌硒茶有关知识,返乡农民工只需登记自己的姓名、工作地址、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便可成为一名宣传推介凤冈锌硒茶的志愿者,还可以领到一份精致的茶叶。据主办方介绍,现已招聘凤冈锌硒茶宣传推介志愿者1025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赠送茶叶600余公斤。在贵州黎平县汽车南站,类似的宣传推介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现场招募到黎平茶宣传志愿者350  相似文献   

9.
正由贵州凤冈县茶叶协会会长谢晓东编著的反映凤冈县近10年来茶产业发展历程的《凤茶掠影》一书,日前由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发行。自2003年始,凤冈用10年时间从一个地图上都难找到的西南陲地,发展成家喻户晓的"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凤冈锌硒茶由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贵州省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凤冈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中国茶业发展史上的"凤冈现象"。凤冈茶业的10年,有决策者的智慧,有执行者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徘徊的困惑,其中也包含了作者谢晓东先生"伺茶"的汗水和心血。《凤茶掠影》全书共9章,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凤茶近10年发展的风风雨雨,其中"高层设计"收录了原遵义市委书记傅传耀《道茶》、原凤冈县委书记王贵《打造西部茶海的构  相似文献   

10.
正遵义属古老的茶区,唐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今遵义主产茶区均属于唐代、思州、播州、夷州范围。宋代大文豪黄庭坚摘贬思州时写下《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都儒春味长",都儒即今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唐代属思州。清《贵州通志》记载":湄潭眉尖茶……为贡品"。清代46个名茶中即有湄潭  相似文献   

11.
正凤冈是云贵高原的一块绿宝石。我认识凤冈是从大型文艺节目《我们美丽的生态家园》开始的,那是2005年5月28日应邀参加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从此我爱上了这块"黔中乐土",也爱上了这里的茶人,谢晓东先生就是我那一年结识并友情日深的茶友。说实话,凤冈历史上并非我国的产茶大县,甚至可以说十年前在茶行业内还名不见经传,但是在从2003年到现在,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风冈却一鸣惊人,从产茶小县一跃成为"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重点产茶县、中国特色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并且引领了中国绿茶保健新潮流,创造了我国县城茶业经济发展的奇迹,被誉为中国  相似文献   

12.
图看春茶     
《茶世界》2018,(4)
正贵州凤冈:赶制春茶迎春天近期,贵州省凤冈县春茶迎来加工繁忙季,茶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抢抓季节生产春茶,保障节日需求。凤冈茶区因出产的茶叶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兴晗摄罗星汉文)落英缤纷粉色湄潭阳春三月,湄潭湄江河岸的象山茶园樱花烂漫、茶芽吐露,这里正处神秘而精彩的北纬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4月27日,2017"东有龙井·西有凤冈"浙黔茶业大会在贵州凤冈县举行。大会上,嘉宾围绕"茶"从产品、市场、金融、品牌、文化、养生、健康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讲,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本次大会上风冈锌硒茶正式入驻中国茶叶博物馆,吴晓力馆长为凤冈颁发入驻证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孩子不爱劳动,是很多父母感到头痛的事情。从图中这对夫妇带着孩子到贵州省凤冈县古夷州茶叶专业合作社生态茶园采茶的实践看,我们可以得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8月26日,由贵州省遵义市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陶晓薇率领的检查组一行来到"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凤冈县,就该县2015年国家级出口茶叶安全示范区工作进行考核检查和验收指导。在凤冈期间,检查组一行听取了副县长黄建兴对凤冈县农业(茶叶)投入品、茶叶质量综合执法、茶叶质量安全检查、凤冈锌硒茶标准宣贯培训、品牌建设、市场开发以及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农业部目前发布2014年第二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告,由贵州省凤同县申报的"凤同梓硒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这为凤冈进一步加强茶叶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原产地域保护打下了良好基础。 凤冈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就早有相关记载。近年来,凤冈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确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8月19日,2015年贵州凤冈招商推介会暨香港邵氏锌硒茶酒发布会在凤冈县经济开发区彰教工业园区举行,标志着香港邵氏集团健康产业园正式落户"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凤冈,此举为该县锌硒茶产业的发展迎来新机遇。当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司司长宋承敏,遵义市副市长敖鸿,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国家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0,(10)
贵州省湄潭县茗茶有限公司,始创于1992年,是茶叶专业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注册商标夷州牌。公司于2007年技改,总投入1600多万元,已建成贵州省首家名优茶洁净化,标准化先进生产流水线,车间面积3550平方米。公司自有无性系良种有机茶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贵州省凤冈县是全省首选开展茶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县。日前,由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及省农委、省保监局、人保财险省公司一行组成的调研组,来到凤冈开展茶叶保险试点调研工作。在风冈县期间,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花坪镇东山村林云制茶厂、何坝镇凌云村养猪大户,进化镇临江村天泉地绿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详细询问了各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农户的投保意愿,保险意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等情况。现场查勘和走访了风冈县茶叶种植区(受灾区)及茶  相似文献   

20.
凤冈县位于贵州遵义地区东面。地处大娄山南麓与乌江北岸,平均海拔900多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6℃,无霜期288天,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条件优越。全县尚有可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草地10.67余万公顷。农业人均0.33余公顷非耕地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低矮丘陵、土层深厚、多呈酸性黄沙壤,适宜发展茶叶生产。 湄潭是黔北茶乡。凤冈与湄潭山、水、相连,自然条件相近。历史上,农民酷爱种茶、饮茶。农民普遍习惯吃油茶,烹调十分考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